图书介绍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272615.jpg)
- 党安荣,贾海峰,陈晓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86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75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遥感图像-图像处理-应用软件,Erdas Imagine 9.3-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2
第1章 概述2
1.1 遥感技术基础2
1.1.1 遥感的基本概念2
1.1.2 遥感的主要特点2
1.1.3 遥感的常用分类3
1.1.4 遥感的物理基础3
1.2 ERDAS IMAGINE软件系统6
1.2.1 ERDAS IMAGINE概述6
1.2.2 ERDAS IMAGINE安装7
1.3 ERDAS IMAGINE图标面板11
1.3.1 菜单命令及其功能11
1.3.2 工具图标及其功能14
1.4 ERDAS IMAGINE功能体系14
第2章 视窗操作16
2.1 视窗功能概述16
2.1.1 视窗菜单功能17
2.1.2 视窗工具功能17
2.1.3 快捷菜单功能18
2.1.4 常用热键功能18
2.2 文件菜单操作19
2.2.1 图像显示操作20
2.2.2 图形显示操作22
2.3 实用菜单操作23
2.3.1 光标查询功能23
2.3.2 量测功能24
2.3.3 数据叠加显示25
2.3.4 文件信息操作27
2.3.5 三维图像操作29
2.4 显示菜单操作33
2.4.1 文件显示顺序33
2.4.2 显示比例操作33
2.4.3 显示变换操作34
2.5 AOI菜单操作34
2.5.1 打开AOI工具面板35
2.5.2 定义AOI显示特性35
2.5.3 定义AOI种子特征35
2.5.4 保存AOI数据层36
2.6 栅格菜单操作37
2.6.1 栅格工具面板功能37
2.6.2 图像对比度调整39
2.6.3 栅格属性编辑40
2.6.4 图像剖面工具43
2.7 矢量菜单操作45
2.7.1 矢量工具面板功能46
2.7.2 矢量文件生成与编辑47
2.7.3 改变矢量要素形状48
2.7.4 调整矢量要素特征48
2.7.5 编辑矢量属性数据49
2.7.6 定义要素编辑参数50
2.8 注记菜单操作50
2.8.1 创建注记文件51
2.8.2 设置注记要素类型52
2.8.3 放置注记要素52
2.8.4 注记要素属性编辑54
2.8.5 添加坐标格网55
第3章 数据输入/输出56
3.1 数据输入/输出概述56
3.2 二进制图像数据输入57
3.2.1 输入单波段数据57
3.2.2 组合多波段数据58
3.3 其他图像数据输入/输出59
3.3.1 HDF图像数据输入操作59
3.3.2 JPG图像数据输入/输出60
3.3.3 TIFF图像数据输入/输出61
第4章 数据预处理62
4.1 遥感图像处理概述62
4.1.1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62
4.1.2 遥感图像裁剪与镶嵌63
4.1.3 数据预处理模块概述63
4.2 三维地形表面处理64
4.2.1 启动三维地形表面64
4.2.2 定义地形表面参数65
4.2.3 生成三维地形表面66
4.2.4 显示三维地形表面67
4.3 图像几何校正67
4.3.1 图像几何校正概述67
4.3.2 资源卫星图像校正70
4.3.3 遥感图像仿射变换76
4.3.4 航空图像正射校正78
4.4 图像裁剪处理81
4.4.1 图像规则裁剪81
4.4.2 图像不规则裁剪82
4.4.3 图像分块裁剪84
4.5 图像镶嵌处理84
4.5.1 图像镶嵌功能概述84
4.5.2 卫星图像镶嵌处理90
4.5.3 航空图像镶嵌处理93
4.6 图像投影变换95
4.6.1 启动投影变换95
4.6.2 投影变换操作96
4.7 其他预处理功能96
4.7.1 生成单值栅格图像96
4.7.2 重新计算图像高程97
4.7.3 数据发布与浏览准备97
4.7.4 产生或更新图像目录98
4.7.5 图像范围与金字塔计算99
第5章 图像解译100
5.1 图像解译功能概述100
5.1.1 图像空间增强100
5.1.2 图像辐射增强101
5.1.3 图像光谱增强101
5.1.4 高光谱基本工具102
5.1.5 高光谱高级工具103
5.1.6 傅里叶变换103
5.1.7 地形分析功能104
5.1.8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104
5.1.9 实用分析功能105
5.2 空间增强处理106
5.2.1 卷积增强处理106
5.2.2 非定向边缘增强107
5.2.3 聚焦分析108
5.2.4 纹理分析109
5.2.5 自适应滤波110
5.2.6 统计滤波111
5.2.7 分辨率融合111
5.2.8 改进IHS融合112
5.2.9 HPF图像融合114
5.2.10 小波变换融合115
5.2.11 删减法融合116
5.2.12 Ehlers图像融合117
5.2.13 锐化增强处理118
5.3 辐射增强处理120
5.3.1 查找表拉伸120
5.3.2 直方图均衡化120
5.3.3 直方图匹配121
5.3.4 亮度反转处理122
5.3.5 去霾处理123
5.3.6 降噪处理123
5.3.7 去条带处理124
5.4 光谱增强处理124
5.4.1 主成分变换124
5.4.2 主成分逆变换125
5.4.3 独立分量分析126
5.4.4 去相关拉伸127
5.4.5 缨帽变换127
5.4.6 色彩变换129
5.4.7 色彩逆变换129
5.4.8 指数计算130
5.4.9 自然色彩变换131
5.4.10 ETM反射率变换131
5.4.11 光谱混合器133
5.5 高光谱基本工具135
5.5.1 自动相对反射135
5.5.2 自动对数残差136
5.5.3 归一化处理136
5.5.4 内部平均相对反射137
5.5.5 对数残差137
5.5.6 数值调整138
5.5.7 光谱均值139
5.5.8 信噪比功能139
5.5.9 像元均值140
5.5.10 光谱剖面141
5.5.11 光谱数据库142
5.6 高光谱高级工具142
5.6.1 异常探测142
5.6.2 目标探测147
5.6.3 地物制图149
5.6.4 光谱分析工程向导153
5.6.5 光谱分析工作站154
5.7 傅里叶变换156
5.7.1 快速傅里叶变换156
5.7.2 傅里叶变换编辑器157
5.7.3 傅里叶图像编辑158
5.7.4 傅里叶逆变换168
5.7.5 傅里叶显示变换169
5.7.6 周期噪声去除169
5.7.7 同态滤波170
5.8 地形分析171
5.8.1 坡度分析171
5.8.2 坡向分析171
5.8.3 高程分带172
5.8.4 地形阴影173
5.8.5 彩色地势173
5.8.6 地形校正175
5.8.7 栅格等高线175
5.8.8 点视域分析176
5.8.9 路径视域分析181
5.8.10 三维浮雕182
5.8.11 高程转换183
5.9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184
5.9.1 邻域分析184
5.9.2 周长计算186
5.9.3 查找分析186
5.9.4 指标分析187
5.9.5 叠加分析188
5.9.6 矩阵分析189
5.9.7 归纳分析190
5.9.8 区域特征190
5.10 实用分析功能191
5.10.1 变化检测191
5.10.2 函数分析192
5.10.3 代数运算192
5.10.4 色彩聚类193
5.10.5 高级色彩聚类194
5.10.6 数值调整195
5.10.7 图像掩膜196
5.10.8 图像退化197
5.10.9 去除坏线197
5.10.10 投影变换198
5.10.11 聚合处理199
5.10.12 形态学计算199
第6章 图像分类202
6.1 图像分类简介202
6.1.1 非监督分类202
6.1.2 监督分类203
6.1.3 专家系统分类206
6.2 非监督分类208
6.2.1 获取初始分类209
6.2.2 调整分类结果210
6.3 监督分类212
6.3.1 定义分类模板213
6.3.2 评价分类模板221
6.3.3 执行监督分类226
6.3.4 评价分类结果227
6.4 分类后处理231
6.4.1 聚类统计232
6.4.2 过滤分析232
6.4.3 去除分析233
6.4.4 分类重编码233
6.5 专家分类器234
6.5.1 知识工程师235
6.5.2 变量编辑器239
6.5.3 建立知识库242
6.5.4 知识分类器248
第7章 子像元分类251
7.1 子像元分类简介251
7.1.1 子像元分类的基本特征251
7.1.2 子像元分类的基本原理252
7.1.3 子像元分类的应用领域253
7.1.4 子像元分类模块概述254
7.2 子像元分类方法256
7.2.1 子像元分类流程256
7.2.2 图像质量确认258
7.2.3 图像预处理259
7.2.4 自动环境校正260
7.2.5 分类特征提取263
7.2.6 分类特征组合269
7.2.7 分类特征评价271
7.2.8 感兴趣物质分类274
7.2.9 分类后处理276
7.3 子像元分类实例277
7.3.1 图像预处理277
7.3.2 自动环境校正277
7.3.3 分类特征提取278
7.3.4 感兴趣物质分类279
7.3.5 查看验证文件281
7.3.6 分类结果比较282
第8章 矢量功能283
8.1 空间数据概述283
8.1.1 矢量数据283
8.1.2 栅格数据284
8.1.3 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比较285
8.1.4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转换286
8.2 矢量模块功能简介289
8.3 矢量图层基本操作289
8.3.1 显示矢量图层289
8.3.2 改变矢量特性290
8.3.3 改变矢量符号291
8.4 要素选取与查询298
8.4.1 查看选择要素属性298
8.4.2 多种工具选择要素299
8.4.3 判别函数选择要素300
8.4.4 显示矢量图层信息302
8.5 创建矢量图层303
8.5.1 创建矢量图层的基本方法303
8.5.2 由ASCII文件创建点图层307
8.5.3 镶嵌多边形矢量图层308
8.5.4 创建矢量图层子集310
8.6 矢量图层编辑311
8.6.1 编辑矢量图层的基本方法311
8.6.2 变换矢量图层313
8.6.3 产生多边形Label点314
8.7 建立拓扑关系314
8.7.1 Build矢量图层315
8.7.2 Clean矢量图层315
8.8 矢量图层管理316
8.8.1 重命名矢量图层316
8.8.2 复制矢量图层317
8.8.3 删除矢量图层317
8.8.4 导出矢量图层318
8.9 矢量与栅格转换318
8.9.1 栅格转换矢量318
8.9.2 矢量转换栅格320
8.10 表格数据管理322
8.10.1 INFO表管理322
8.10.2 区域属性统计328
8.10.3 属性转换为注记329
8.11 Shapefile文件操作331
8.11.1 重新计算高程331
8.11.2 投影变换操作332
第9章 雷达图像处理334
9.1 雷达图像处理基础334
9.1.1 雷达图像增强处理334
9.1.2 雷达图像几何校正336
9.1.3 干涉雷达DEM提取336
9.2 雷达图像模块概述337
9.3 基本雷达图像处理337
9.3.1 斑点噪声压缩338
9.3.2 边缘增强处理340
9.3.3 雷达图像增强341
9.3.4 图像纹理分析344
9.3.5 图像亮度调整345
9.3.6 图像斜距调整346
9.4 正射雷达图像校正347
9.4.1 正射雷达图像校正概述347
9.4.2 地理编码SAR图像348
9.4.3 正射校正SAR图像352
9.4.4 GCP正射较正SAR图像355
9.4.5 比较OrthoRadar校正效果358
9.5 雷达像对DEM提取359
9.5.1 雷达像对DEM提取概述359
9.5.2 雷达立体像对数据准备359
9.5.3 立体像对提取DEM工程360
9.6 干涉雷达DEM提取369
9.6.1 干涉雷达DEM提取概述369
9.6.2 干涉雷达图像数据准备369
9.6.3 干涉雷达DEM提取工程370
9.6.4 DEM高程生成375
9.7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376
9.7.1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模块376
9.7.2 干涉雷达变化检测操作377
第10章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381
10.1 VirtualGIS概述381
10.2 VirtualGIS视窗382
10.2.1 启动VirtualGIS视窗382
10.2.2 VirtualGIS视窗功能382
10.3 VirtualGIS工程385
10.3.1 创建VirtualGIS工程385
10.3.2 编辑VirtualGIS视景387
10.4 VirtualGIS分析391
10.4.1 洪水淹没分析391
10.4.2 矢量图形分析394
10.4.3 叠加文字注记396
10.4.4 叠加三维模型398
10.4.5 模拟雾气分析405
10.4.6 威胁性与通视性分析406
10.4.7 立体视景操作409
10.4.8 叠加标识图像410
10.4.9 模拟云层分析412
10.5 VirtualGIS导航414
10.5.1 设置导航模式414
10.5.2 VirtualGIS漫游415
10.6 VirtualGIS飞行416
10.6.1 定义飞行路线417
10.6.2 编辑飞行路线419
10.6.3 执行飞行操作420
10.7 三维动画制作420
10.7.1 三维飞行记录421
10.7.2 三维动画工具422
10.8 虚拟世界编辑器422
10.8.1 虚拟世界编辑器简介422
10.8.2 创建一个虚拟世界425
10.8.3 虚拟世界的空间操作429
10.9 空间视域分析431
10.9.1 视域分析数据准备431
10.9.2 生成多层视域数据432
10.9.3 虚拟世界视域分析434
10.10 设置VirtualGIS默认值436
10.10.1 默认值设置环境436
10.10.2 默认值设置选项436
10.10.3 保存默认值设置439
第11章 空间建模工具440
11.1 空间建模工具概述440
11.1.1 空间建模工具的组成440
11.1.2 图形模型的基本类型441
11.1.3 图形模型的创建过程441
11.2 模型生成器功能组成442
11.2.1 模型生成器菜单命令442
11.2.2 模型生成器工具图标443
11.2.3 模型生成器工具面板444
11.3 空间建模操作过程444
11.3.1 创建图形模型444
11.3.2 注释图形模型447
11.3.3 生成文本程序448
11.3.4 打印图形模型449
11.4 条件操作函数应用450
第12章 图像命令工具453
12.1 图像信息管理技术453
12.1.1 图像金字塔453
12.1.2 图像世界文件453
12.2 图像命令工具概述454
12.3 图像命令功能操作455
12.3.1 改变栅格图像类型455
12.3.2 计算图像统计值456
12.3.3 图像金字塔操作457
12.3.4 图像地图模式操作458
12.3.5 图像地图投影操作459
12.3.6 图像高程信息操作459
12.3.7 图像文件常规操作461
第13章 批处理操作462
13.1 批处理功能概述462
13.2 批处理系统设置462
13.3 批处理操作过程463
13.3.1 单文件单命令批处理463
13.3.2 多文件单命令立即批处理465
13.3.3 多文件单命令随后批处理467
13.3.4 多文件多命令批处理469
第14章 图像库管理473
14.1 图像库管理概述473
14.2 图像库环境设置473
14.3 图像库功能介绍474
14.3.1 打开默认图像库474
14.3.2 图像库管理功能475
14.3.3 图像库图形查询476
第15章 地图编制479
15.1 地图编制概述479
15.1.1 地图编制工作流程479
15.1.2 地图编制模块概述479
15.2 地图编制操作过程480
15.2.1 准备制图数据480
15.2.2 创建制图文件480
15.2.3 确定地图制图范围481
15.2.4 放置整饰要素482
15.2.5 地图打印输出489
15.3 制图文件路径编辑489
15.4 系列地图编制工具490
15.4.1 准备系列地图编辑文件490
15.4.2 启动系列地图编辑工具490
15.4.3 显示系列地图分幅信息491
15.4.4 系列地图输出编辑491
15.4.5 保存系列地图文件492
15.4.6 系列地图输出预览492
15.5 地图数据库工具492
扩展篇496
第16章 图像大气校正496
16.1 大气校正模块概述496
16.1.1 ATCOR模块主要特征496
16.1.2 ATCOR模块功能组成497
16.2 太阳位置的计算497
16.3 ATCOR2工作站498
16.3.1 ATCOR2工程文件498
16.3.2 光谱分析模块502
16.3.3 常数大气模块507
16.3.4 增值产品模块510
16.4 ATCOR3工作站511
16.4.1 ATCOR3生成地形512
16.4.2 ATCOR3工程文件512
16.4.3 光谱分析模块515
16.4.4 常数大气模块515
16.4.5 增值产品模块516
第17章 图像自动配准518
17.1 图像自动配准模块概述518
17.2 地理参考配准519
17.2.1 准备图像数据519
17.2.2 产生自动配准点520
17.2.3 选择几何模型523
17.2.4 定义投影类型525
17.2.5 确定输出图像526
17.3 图像边缘匹配527
17.3.1 准备输入图像527
17.3.2 产生自动匹配点528
17.3.3 定义匹配策略528
17.3.4 选择投影类型529
17.3.5 确定输出图像529
17.4 自动配准工程529
17.4.1 保存自动配准工程文件529
17.4.2 打开自动配准工程文件530
17.5 自动配准工作站530
17.5.1 自动配准工作站功能概述530
17.5.2 自动配准工作站应用流程535
第18章 高级图像镶嵌543
18.1 高级图像镶嵌功能概述543
18.1.1 MosaicPro模块特点543
18.1.2 MosaicPro启动过程543
18.1.3 MosaicPro视窗功能544
18.2 高级图像镶嵌工作流程546
18.2.1 航空图像镶嵌546
18.2.2 卫星图像镶嵌553
18.2.3 图像匀光处理559
第19章 数字摄影测量561
19.1 数字摄影测量基本原理561
19.1.1 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过程561
19.1.2 数字图像的内定向562
19.1.3 图像核线数字相关563
19.1.4 建立规则格网DEM563
19.1.5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564
19.2 LPS工程管理器566
19.2.1 LPS工程管理器功能概述566
19.2.2 LPS工程管理器视窗组成567
19.3 摄影图像摄影测量处理570
19.3.1 摄影图像处理流程570
19.3.2 创建LPS工程文件570
19.3.3 向LPS工程加载图像572
19.3.4 定义摄影相机几何模型573
19.3.5 定义地面控制点与检查点576
19.3.6 图像同名点自动量测583
19.3.7 执行航空三角测量584
19.3.8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587
19.4 数码图像摄影测量处理588
19.4.1 数码图像处理流程589
19.4.2 创建LPS工程文件589
19.4.3 向LPS工程加载图像592
19.4.4 定义数码相机几何模型593
19.4.5 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595
19.4.6 执行航空三角测量597
19.4.7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600
19.5 扫描图像摄影测量处理601
19.5.1 扫描图像处理流程601
19.5.2 创建LPS工程文件601
19.5.3 加载并定义第一幅图像603
19.5.4 加载并定义第二幅图像610
19.5.5 图像同名点自动量测613
19.5.6 执行空间三角测量614
19.5.7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616
第20章 三维立体分析618
20.1 三维立体分析基本原理618
20.1.1 基于立体像对的高程模型提取618
20.1.2 三维场景重建的实现方法619
20.2 三维立体分析模块概述621
20.2.1 三维立体分析模块特点622
20.2.2 三维立体分析模块功能622
20.3 创建非定向数字立体模型623
20.3.1 启动三维立体分析模块623
20.3.2 加载三维立体分析图像623
20.3.3 调整图像显示参数625
20.3.4 保存三维立体模型627
第21章 自动地形提取628
21.1 LPS自动地形提取概述628
21.1.1 DTM及其自动提取方法628
21.1.2 LPS自动地形提取功能628
21.1.3 LPS自动地形提取过程629
21.2 LPS自动地形提取操作630
21.2.1 创建LPS工程文件630
21.2.2 DTM提取参数设置632
21.2.3 DTM提取选项设置633
21.2.4 DTM自动提取和检查637
第22章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639
22.1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简介639
22.1.1 IMAGINE Objective框架设计639
22.1.2 IMAGINE Objective关键特征639
22.2 道路信息提取640
22.2.1 道路信息提取模型640
22.2.2 道路信息提取过程640
第23章 智能变化检测643
23.1 智能变化检测原理643
23.1.1 图像预处理643
23.1.2 变化检测方法643
23.1.3 变化定量分析648
23.2 智能变化检测应用特点649
23.2.1 智能变化检测技术特征649
23.2.2 智能变化检测工作特点650
23.3 智能变化检测应用操作650
23.3.1 智能变化检测向导模式651
23.3.2 智能变化检测图像显示653
23.3.3 智能变化检测场地检测656
第24章 智能矢量化657
24.1 智能矢量化模块概述657
24.1.1 模块的关键特征657
24.1.2 模块的局限性657
24.2 智能矢量化模块应用658
24.2.1 模块操作快捷键658
24.2.2 启动智能矢量化模块658
24.2.3 跟踪线状地物中心线659
24.2.4 跟踪面状地物边界线662
24.3 智能矢量化模块使用技巧663
第25章 二次开发工具665
25.1 二次开发宏语言EML概述665
25.2 编写EML二次开发程序666
25.2.1 编写EML程序的过程666
25.2.2 执行EML程序的过程667
25.2.3 丰富EML程序的功能667
25.3 EML接口C程序开发包671
参考文献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