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3207053.jpg)
- 吴玉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483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职业教育-教育史-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制度化过程14
第一节 前制度化期的职业技术教育14
一、中国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15
二、学徒制中的职业技术教育25
三、前制度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31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调整33
一、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背景34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44
三、实业教育制度文本的出台50
四、实业教育制度的补充与调整52
第三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文本分析55
一、概念体系和目标体系55
二、结构体系和组织系统57
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60
第二章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65
第一节 权重一方、节制学务的总督巡抚66
一、督抚兴办实业教育概况67
二、督抚参与的动因分析70
三、督抚兴学的特点74
四、督抚在实业教育中的作用76
五、周馥、端方个例分析79
第二节 劝学助学、造福桑梓的地方士绅83
一、士绅参与的活动概况83
二、士绅参与的动机分析87
三、士绅参与的历史作用90
四、孙诒让、熊希龄个例分析93
第三节 父实业、母教育的实业巨子100
一、周学熙的实业教育实践101
二、盛宣怀的实业教育实践105
第四节 亦商亦儒、热心向学的商人和商人组织109
一、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兴学活动110
二、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办学特点115
三、商人和商人组织兴学的动力来源117
第五节 实业教育的其他办学主体123
一、中央机关之商部(农工商部)124
二、中央机关之邮传部130
三、地方局、所、会社及公司132
四、各地教育会136
第三章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施教机构144
第一节 农业教育:教喻服田力穑、冀图地无弃才145
一、清末农业教育兴起的背景145
二、农业学堂兴办述略148
三、农业教育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布局151
四、农业教育的成效和局限158
第二节 工业教育:精研器物制造、造就局厂工师162
一、工业教育的兴起162
二、洋务时期的工业技术学堂164
三、癸卯学制前的工业教育166
四、实业学堂的工业教育167
五、工业学堂办学实例169
第三节 商业教育:通晓商事商情、促进贸易繁盛173
一、新式商业教育兴起的背景174
二、商业教育体系的初创177
三、清末商业教育的特点和成效181
第四节 铁路学堂:发达交通枢纽、蓄养铁路工师183
一、负笈游学,取石他山——清末铁路教育的开端185
二、诸校迭兴,体系草创——清末铁路学堂的兴办梗概186
三、弃旧谋新,求实通达——清末铁路学堂的管理和教学190
四、微效初著,罅漏待补——清末铁路学堂的成效和局限192
第五节 矿业学堂、商船学堂、艺徒学堂发展概况194
一、研求矿质矿脉、培养矿工矿师的矿业学堂195
二、授以航海技艺、造就管带驾驶的商船学堂201
三、教授薄技粗工、裨益贫家子弟的艺徒学堂204
第六节 女子实业教育:传授劳动技能,养成自立资格210
一、女子实业教育的门类211
二、女子实业教育产生的原因和特点215
第四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221
第一节 实业教育行政管理221
一、实业教育中央行政管理221
二、实业教育地方行政管理231
第二节 实业学堂行政管理236
一、实业学堂组织结构236
二、总办或监督的人选及作用238
第三节 实业教育财政与财务240
一、实业教育财政242
二、实业学堂财务管理246
第四节 实业教育师资251
一、实业教育师资来源251
二、实业教育师资管理258
三、实业教育师资的总体状况260
第五节 实业学堂学生262
一、学生数量262
二、入学资序263
三、学生管理266
四、毕生出路267
五、学生“滋事”269
第六节 课程、教学与考试270
一、实业教育的课程270
二、实业教育的教学275
三、实业教育的考试276
第五章 比较与鉴别292
第一节 对清末实业教育的比较分析292
一、实业教育的内部比较292
二、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比较299
三、清末实业教育与同期德、日实业教育的比较301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历史定位305
一、清末实业教育的历史成就305
二、是实业教育,还是“失业教育”308
第三节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315
一、民初实业教育的发展变化316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一度流行316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317
四、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分野319
结语326
参考文献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