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靠性工程师必备知识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靠性工程师必备知识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205464.jpg)
- 任立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539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可靠性工程-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可靠性工程师必备知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1
1.1有关产品的基本概念1
1.1.1“活动”与“过程”及其相关术语1
1.1.2产品2
1.2质量、可信性3
1.2.1质量3
1.2.2可信性4
1.3可靠性、故障与失效4
1.3.1可靠性及其相关术语4
1.3.2可靠性参数5
1.3.3失效率曲线7
1.3.4有关失效的若干概念8
1.3.5软件故障10
1.4维修性11
1.4.1维修性及其相关术语11
1.4.2维修的类型11
1.4.3维修性参数13
1.5测试性14
1.5.1测试性及其定性要求14
1.5.2测试性参数15
1.6维修保障性16
1.6.1维修保障性及其定量要求16
1.6.2维修保障计划17
1.7可用性及时间分类17
1.7.1时间分类17
1.7.2可用性及其参数19
1.8寿命周期费用21
1.8.1 LCC的定义21
1.8.2 LCC的计算21
1.9系统效能、效—费比22
1.9.1系统效能22
1.9.2效—费比23
第2章 可靠性管理25
2.1可靠性工程25
2.1.1可靠性工程的作用25
2.1.2质量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26
2.1.3可靠性功能的作用27
2.1.4研发中的可靠性28
2.1.5故障和责任管理29
2.1.6寿命周期费用规划31
2.1.7顾客需求评估36
2.1.8项目管理37
2.2可靠性项目管理50
2.2.1可靠性工作项目50
2.2.2产品的寿命周期和费用53
2.2.3设计评价56
2.2.4需求管理57
2.2.5可靠性培训60
2.3可靠性职责及安全性64
2.3.1可靠性工程的角色和责任64
2.3.2安全性69
第3章 基本统计概念91
3.1统计术语91
3.1.1基本统计术语91
3.1.2集中趋势度量92
3.1.3中心极限定理93
3.1.4散差测量93
3.2基本概率概念96
3.2.1基本概率术语96
3.2.2简单事件96
3.2.3复合事件96
3.2.4加法定律和乘法定律98
3.2.5排列99
3.2.6组合99
3.3离散和连续概率分布99
3.3.1抽样100
3.3.2期望101
3.3.3概率密度函数102
3.3.4累积分布函数105
3.3.5可靠度函数105
3.3.6故障率函数106
3.3.7连续分布模型107
3.3.8离散分布模型120
3.3.9抽样分布125
3.4统计过程控制(SPC)127
3.4.1控制图的类型128
3.4.2构造X-R图的步骤128
3.4.3基本控制图判别规则说明131
3.4.4定性图131
3.4.5 p控制图案例132
3.4.6预控133
3.4.7短周期SPC134
第4章 高等统计学137
4.1统计推断137
4.1.1基本统计概念137
4.1.2点估计137
4.1.3区间估计140
4.1.4假设检验148
4.1.5 Bayes方法178
4.1.6图检验法180
4.2方差分析182
4.2.1单因素方差分析183
4.2.2两因素方差分析184
4.3回归分析187
4.3.1一元线性回归188
4.3.2拟合优度评价189
4.3.3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190
4.3.4 β0,β1的置信区间190
4.3.5 y0的置信区间190
4.3.6多元线性回归191
4.3.7拟合优度及变量筛选193
4.4试验设计194
4.4.1简介194
4.4.2名词术语195
4.4.3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197
4.4.4析因设计200
4.4.5区组设计203
4.4.6混料设计206
4.4.7正交表208
4.4.8最优化方法213
第5章 可靠性设计和开发218
5.1可靠性设计技术218
5.1.1使用因素219
5.1.2应力—强度分析220
5.1.3容差分析和最坏情况分析221
5.1.4稳健设计概述223
5.1.5人的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231
5.1.6 X设计233
5.2零件和系统管理239
5.2.1零部件选择239
5.2.2材料选择和控制242
5.2.3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243
5.2.4降额方法和原则244
第6章 可靠性模型和预计248
6.1可靠性模型248
6.1.1可靠性数据来源248
6.1.2可靠性框图和模型250
6.1.3仿真技术263
6.2可靠性预计264
6.2.1基本概念264
6.2.2元器件计数法和元器件应力分析法264
6.2.3可靠性预计的优点和局限性266
6.2.4可靠性预计方法267
6.2.5可靠性分配268
第7章 可靠性试验271
7.1可靠性试验计划271
7.1.1可靠性试验计划要素271
7.1.2可靠性试验的类型和应用273
7.1.3试验环境事项276
7.2可靠性研制试验278
7.2.1加速寿命试验278
7.2.2步进应力加速试验280
7.2.3可靠性增长试验281
7.3产品测试286
7.3.1鉴定/演示试验286
7.3.2产品可靠性验收试验292
7.3.3应力筛选293
7.3.4性能试验298
7.3.5退化试验303
第8章 维修性与可用性307
8.1 维修性/可用性的管理战略307
8.1.1计划307
8.1.2维修战略311
8.1.3维修性分配315
8.1.4维修性可用性权衡316
8.2维修性和可用性分析319
8.2.1维修时间分布319
8.2.2预防性维修分析322
8.2.3修复性维修分析325
8.2.4测试性326
8.2.5零部件更换的优化328
第9章 数据的收集与运用332
9.1数据收集332
9.1.1数据类型332
9.1.2可靠性数据来源333
9.1.3数据收集方法334
9.2数据运用336
9.2.1数据整理336
9.2.2数据管理341
9.2.3知识管理344
第10章 “三F”技术345
10.1FMEA/FMECA345
10.1.1故障机理和模式345
10.1.2风险评估345
10.1.3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347
10.1.4风险评估和RPN349
10.1.5 FMECA实施步骤349
10.2 FTA353
10.2.1 FTA符号354
10.2.2 FTA举例355
10.3 FRACAS356
10.3.1纠正措施的类型356
10.3.2纠正/预防措施计划357
10.3.3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357
10.3.4根源分析方法360
10.3.5改进措施的有效性363
第11章 软件测试与维护365
11.1软件测试365
11.1.1软件测试类型与级别365
11.1.2软件测试设计366
11.1.3软件测试策略369
11.1.4软件测试支持372
11.2软件维护373
11.2.1软件维护的分类373
11.2.2软件可维护性373
11.2.3软件维护副效应374
11.2.4软件维护的质量保证374
11.2.5软件维护成本375
11.2.6软件维护工具375
附录一 美国注册可靠性工程师考试简介376
附录二 CRE知识体系378
附录三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386
附录四 分布表402
附表Ⅰ 正态分布函数表402
附表Ⅱ x2分布分位数表403
附表Ⅲ Γ函数表405
附表Ⅳ t分布分位数表406
附表Ⅴ F分布分位数表408
参考文献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