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崔国华编 著
- 出版社: 台湾商务印书馆
- ISBN:95705183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战时财政及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概况1
1.战时财政的特点1
1-1 战时财政的收入要迅速集中2
1-2 战时财政的收人要数额巨大2
1-3 战时财政的收入要安全可靠3
2.战时财政的筹划3
2-1 增税3
2-2 借债4
2-3 发钞5
2-4 国际经济援助5
3.战前国民政府财政概况6
3-1 初步建设时期的财政(1927年~1933年)7
3-2 进行改革时期的财政(1934年~1937年)10
附录法规16
所得税暂行条例21
第二章 改订财政收支系统的政策21
1.确立财政收支系统的重要性21
1-1 权责分明22
1-2 自主发展23
1-3 统一税制23
1-4 平均负担23
2.战前财政收支系统法24
2-1 中央税24
2-2 省税27
2-3 直隶于行政院的市税27
2-4 县税或隶属于省的市税27
3.改订财政收支系统,确立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两大系统29
3-1 改订财政收支系统的经过和内容29
3-2 改订财政收支系统实施纲要公布施行33
3-3 中央分配划拨给县市的国税种类和数额35
4.再次改订财政收支系统,由二级制改为三级制,恢复省级财政38
5.订定财政收支系统的原则39
4-1 政治任务原则40
4-2 财政调剂原则42
4-3 法制订明原则45
4-4 行政效率原则46
附录法规 从略48
第三章 田赋收归中央并改征实物的政策48
1.适应抗战需要,改革税政税制48
1-1 抗日战争爆发,国家财政经济发生重大变化48
1-2 田赋改制为增收措施的重点50
2.中央接管各省田赋,集中财力51
2-1 接管的决议51
2-2 接管的实施52
3.田赋改征实物54
3-1 田赋改征实物的先例54
3-2 田赋征实办法的演变,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的决议55
4.田赋改征实物制度的建立59
4-1 经征机构59
4-2 经收机构61
4-3 1942年征实机构的调整62
5.随赋征购粮食和发行粮食库券63
5-1 概述63
5-2 粮食库券发行换发办法64
5-3 粮食征购改为征借和发动大户献粮65
6.财政改制成功,征实效果显著67
6-1 征实所得尽先拨作众粮,保证抗战68
6-2 平价和免费配给公教人员食粮,改善生活69
6-3 价拨征实余粮,调剂民食供应71
6-4 有利增强财力,紧缩货币发行72
6-5 政府掌握粮食,以粮制价稳定市场74
7.征实忽视公平原则,弊害丛生,扰累人民76
7-1 沿袭旧有赋额,轻重失平76
7-2 对大户累进摊购,有令不行77
7-3 征实弊端日甚,怨及政府79
8.田赋改征实物意义重大,应当充分肯定80
附录法规86
壹、田赋改征实物办法暂行通则86
贰、战时各省田赋征收实物暂行通则86
叁、战时田赋征收实物暂行通则88
肆、战时田赋征收实物条例90
伍、民国30(1941)年粮食库券条例93
陸、民国30(1941)年粮食库券领换凭证领换办法94
第四章 整顿旧税,维持国有收入95
1.关税95
1-1 修订进口关税,促进必需品输入96
1-2 修订出口税则,鼓励非必需品出口97
1-3 进口税一律改行从价税制97
1-4 转口税的扩大及其废除98
1-5 管理战时进出口物资99
1-6 严格查禁走私100
1-7 税收101
2.盐税102
2-1 抢运、充实、囤储与后方增产102
2-2 废除专商引岸制度103
2-3 实行从价计征105
2-4 税率及税收105
3.货物税与直接税106
3-1 货物税106
3-2 直接税111
4.对整顿旧税的评价115
附录法规116
壹、救护药品免税暂行办法116
贰、非常时期零星卷烟纳税运销暂行办法117
叁、财政部糖类统税征收暂行办法118
肆、调整盐价四条办法120
伍、国产烟酒类税暂行条例121
陸、非常时期禁止进口货物办法122
柒、茶类统税征收暂行章程124
捌、战时管理进出口物品条例126
玖、营业税法127
拾、印花税法130
拾壹、非常时期征收印花税暂行办法132
第五章 创办新税,另辟战时税源134
1.过份利得税134
1-1 开征过份利得税134
1-2 税率135
1-3 非常时期过份利得税的调整136
1-4 税收137
2.征收遗产税137
2-1 遗产税的举办137
2-2 遗产税暂行条例的主要内容138
2-3 遗产税暂行条例及施行细则的修订140
2-4 税收141
3.创办战时消费税143
3-1 创办战时消费税的原因143
3-2 税则144
3-3 税收145
4.对簿措战费创办新税的评价146
附录法规148
壹、非常时期过份利得税条例148
贰、遗产税暂行条例150
参、遗产评价规则153
肆、战时消费税暂行条例155
第六章 专卖政策158
1.实行专卖的必然性158
1-1 实行专卖的内因159
1-2 实行专卖的外因163
2.专卖的实施和内容169
2-1 专卖的实施169
2-2 专卖的主要内容176
3.对专卖利弊得失的分析191
3-1 增加了财政收人,缓解财政收不抵支的尖鋭矛盾192
3-2 使战时经济得到发展,生产技术水平都提高194
3-3 保证了军民基本需要,缓和了物资紧张局面194
3-4 专卖品物价得到控制,为稳定物价水平,安定社会经济秩序起了一定作用197
3-5 由于实行局部专卖,使专卖的作用大大减弱200
3-6 政府力量未达之处,专卖贯彻不力202
3-7 政治腐败对专卖的不利影响203
附录法规206
壹、盐专卖暂行条例206
贰、战时食糖专卖暂行条例212
叁、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217
肆、战时火柴专卖暂行条例221
第七章 发行公债与举借外愦的政策225
1.战时公债的发行225
1-1 战时中央公债的发行225
1-2 战时筹募公债政策229
1-3 战时公债的评价234
2.战时外债的举借238
2-1 战时外债的举借238
2-2 战时举借外债的作用248
附录法规252
壹、救国公债条例252
贰、民国30年粮食库券条例253
叁、民国31年同盟胜利美金公债条例253
肆、31年推销公债实施办法254
伍、31年推销公债补充办法257
陸、中苏第三次易货借款合约258
柒、中美财政援助借款262
捌、中英财政援助协约263
第八章 稳定金融的政策266
1.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公布266
1-1 公布安定金融办法的原因266
1-2 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主要内容267
1-3 安定金融补充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施行268
1-4 君子协定的达成270
2.第二次限制提存与巩固金融办法纲要的实施271
2-1 第二次限制提存271
2-2 《巩固金融办法纲要》的实施273
附录法规275
壹、国民政府财政金融动员计划大纲275
贰、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276
叁、上海市规定非常时期安定金融补充办法四项277
肆、汉口市规定非常时期安定金融补充办法四项277
伍、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纲领财政金融实施方案278
陸、国民政府关于分区金融处理办法280
柒、国民政府转发巩固金融办法纲要令282
第九章 巩固扩大健全金融机构政策284
1.战时金融决策机构四联总处的设立284
1-1 四联总处的设立及其职责284
1-2 四联总处与经济金融计划的制定288
2.中中交农四行业务专业化与中央银行权力的扩大291
2-1 战时中中交农四行业务专业化291
2-2 战时中央银行权力的扩大292
3.调整地方金融机构及构造战时金融网299
3-1 调整地方金融机构299
3-2 构造战时金融网305
4.限制银行设立309
附录法规313
壹、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纲要313
贰、财政部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314
叁、县银行法315
第十章 管理外汇与防止资金外逃的政策319
1.抗战初期的外汇维持政策319
2.控制外汇时期的外汇政策321
2-1 进出口外汇管理政策321
2-2 外汇市场的控制措施326
3.英美封存资金后的外汇管理政策328
4.战时外汇政策的评价333
附录法规339
壹、购买外汇请核办法339
贰、商人运货出口及售结外汇办法340
叁、各机关请购外汇应行注意事项341
肆、进口物品申请购买外汇规则342
伍、出口货物结汇领取汇价差额办法343
陸、进口物品申请购买外汇规则施行细则344
柒、中美平准基金协定(1941年4月1日)345
第十一章 巩固法币基础的政策352
1.法币发行及其准备352
1-1 法币政策的回顾352
1-2 战时法币发行及准备355
2.限制携钞与法币流通365
2-1 限制提存、限制携钞办法365
2-2 四联总处对法币流通的调控367
3.法币回笼372
3-1 国民政府推行储蓄措施概况372
3-2 举办外币存储业务375
3-3 黄金政策377
附录法规380
壹、巩固金融办法纲要380
贰、限制私运黄金出口及运往沦陷区域办法381
叁、四联总处拟订统一发行实施办法382
肆、管理银行信用放款办法384
第十二章 运用金融力量促进生产政策386
1.关于贴放业务386
1-1 抗战初期的四行联合贴放387
1-2 抗战初期以后四行的联合贴放390
2.关于农业贷款393
2-1 扩大农贷及确立农贷方针393
2-2 拟定农贷办法纲要及农贷宣传纲要395
2-3 各行局农贷业务的划分与交接400
2-4 改进农田水利贷款401
3.关于工矿生产事业贷款403
3-1 专设工矿调整处403
3-2 《经济三年计划》与工矿建设事业404
3-3 改善小工矿业贴放405
3-4 修正《战时生产事业贷款实施办法》410
附录法规414
壹、扩大农村贷款范围办法414
贰、财政部关于制定不受借款数额及期限限制之厂商借款原则令415
叁、四联总处简化放款程序实施办法416
第十三章 鼓励节约储蓄与吸收游资的政策417
1.节约储蓄政策的颁布417
1-1 节约建国储金418
1-2 节约建国储蓄券419
1-3 外币定期储蓄存款420
1-4 特种有奖储蓄券421
1-5 美金节约建国储蓄券421
1-6 节约建国储金邮票,422
1-7 乡镇公益储蓄422
1-8 黄金储蓄存款423
2.推销战时储蓄的机构与政策424
2-1 战时储蓄机构的设立424
2-2 战时储蓄的推销政策427
3.推行战时储蓄的效果432
附录法规440
壹、节约建国储金条例440
贰、节约建国储蓄券条例441
叁、外币定期储蓄存款办法443
肆、加强推行储蓄业务办法443
伍、强制储蓄办法444
陸、发行美金节约建国储蓄券办法447
柒、中央储蓄会增办特种有奖储蓄办法447
捌、普遍推进全国各市县乡镇公益储蓄办法448
玖、黄金存款及法币折合黄金存款办法公告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