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3190239.jpg)
- Ronald J. Norman著;周之英,肖奔放,柴洪钧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34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其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部分 系统分析和概念设计2
第1章 绪论2
本章要求2
1.1 系统分析和设计有很多其他名称3
1.2 什么是系统?4
1.4 什么是自动信息系统?5
1.3 什么是信息系统?5
1.5 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
1.6 什么是系统分析和设计?7
1.7 系统分析和设计难在何处?7
1.8 信息系统的风险承担者9
1.9 系统分析和设计职业9
1.10 系统分析员做什么?10
1.11 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10
1.12 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技能和活动10
1.14 分析和设计的具体细节12
1.13 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模型12
1.15 系统分析和设计项目14
1.16 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项目从何而来?15
1.17 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16
1.18 信息系统生命期和信息系统开发生命期16
1.19 指导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原则18
小结18
习题18
参考资料19
2.1 可行性分析20
第2章 可行性分析和需求确定20
本章要求20
2.1.1 可行性类型21
2.2 需求确定23
2.3 问题域24
2.4 理解和进行需求确定的框架26
2.4.1 需求确定子活动26
2.4.2 PIECES框架26
2.4.3 柯萨尔的需求模型27
2.4.4 面向对象的需求确定建模活动29
2.5 搜集信息系统需求的方法30
2.5.1 向用户反馈32
2.5.2 需求不确定性32
小结34
习题35
参考资料36
3.1 方法论37
本章要求37
第3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论和模型37
3.1.1 传统方法论38
3.1.2 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论39
3.1.3 信息建模方法论39
3.1.4 面向对象方法论40
3.2 面向对象方法论的主要特点40
3.3 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解决的两个经典问题44
3.5 科德的面向对象方法论45
3.6 科德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论和符号45
3.4 分类理论45
3.6.1 科德对象模型的部件48
3.6.2 面向对象的模型48
小结54
习题55
参考资料56
第4章 对象和类57
本章要求57
4.1 对象和类57
4.1.1 对象和类的规则和指导58
4.1.2 定义类的属性和服务59
4.1.3 评论面向对象的解决问题策略60
4.2 寻找对象60
4.2.1 Wirfs—Brock名词词组策略60
4.2.2 Wirfs—Brock CRC策略62
4.2.3 联合策略62
4.2.4 录像商店实例——寻找对象63
4.3 进一步改进的策略64
习题65
小结65
参考资料66
第5章 对象责任:属性67
本章要求67
5.1 属性67
5.1.1 确定属性69
5.1.2 属性类型70
5.1.3 针对不同类型属性的面向对象方法的策略72
5.1.4 多值属性的面向对象策略73
5.1.5 录像商店实例——寻找属性74
小结76
习题76
参考资料77
第6章 对象责任:类和对象联结78
本章要求78
6.1 对象的“‘我’知道谁”的责任79
6.2 对象模式79
6.2.1 通用-特定模式80
6.2.2 通用-特定继承84
6.2.3 整体-部分对象联结模式86
6.2.4 对象联结模式92
6.3 录像商店例子96
小结98
习题98
参考资料98
7.1 对象的“‘我’做什么”责任99
本章要求99
第7章 对象责任:服务和场景99
7.1.1 商业目标和谋略、信息系统目标和谋略以及谋略和过程100
7.1.2 服务类型100
7.1.3 基本服务100
7.1.4 问题域特定服务104
7.1.5 寻找和标识服务106
7.1.6 录像商店实例——识别服务107
7.1.7 识别服务的其他技术108
7.2.1 记录和描述服务细节的技术109
7.2 服务细节109
7.2.2 场景110
7.2.3 结构化英语或者伪码111
7.2.4 判定表和判定树112
7.2.5 判定表实例115
7.2.6 判定树例子117
7.2.7 状态转换图118
7.2.8 录像商店例子——把服务赋予类和消息联结119
习题123
7.2.9 从系统分析转入系统设计123
小结123
参考资料124
第二部分 物理设计与实施126
第8章 系统设计126
本章要求126
8.1 信息系统设计127
8.1.1 传统的信息系统设计127
8.1.3 选择信息系统设计策略128
8.1.2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论128
8.1.4 面向对象的设计132
8.2 可选的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开发策略138
小结139
习题139
参考资料140
第9章 输出设计141
本章要求141
9.1 输出:高质量的、有用的信息142
9.2.2 静态输出和动态输出143
9.2 输出类型143
9.2.1 内部、外部和循环输出143
9.3 输出设备和介质146
9.4 输出格式147
9.5 输出:报告类型148
9.6 输出:图形153
9.7 输出:内部控制156
参考资料157
习题157
小结157
9.8 输出设计展望157
第10章 输入设计158
本章要求158
10.1 概述158
10.2 数据输入的方方面面159
10.2.1 数据验证和确认159
10.2.2 数据输入方法160
10.2.3 输入设备162
10.2.4 数据输入的一般原则162
10.2.5 输入的图形用户接口设计167
小结171
习题171
参考资料171
第11章 文件和数据库的设计172
本章要求172
11.1 文件和数据库172
11.1.1 数据结构173
11.1.2 属性的分类175
11.1.3 文件类型178
11.1.4 文件访问与组织180
11.1.5 范式化183
11.1.6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191
11.1.7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演进193
11.1.8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的特点195
11.1.9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的优点196
习题197
11.1.10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的弱点197
小结197
参考资料198
第12章 软件构建与测试199
本章要求199
12.1 概述199
12.2 软件设计的一般原则200
12.3 软件构建框架202
12.5 软件构建策略204
12.4 面向对象的软件构建框架204
12.6 聚合和耦合205
12.6.1 面向对象的聚合和耦合207
12.7 软件测试207
12.7.1 软件测试策略208
12.7.2 一般软件测试方法论210
小结213
习题213
12.8 应用程序和代码生成器213
参考资料214
第13章 实施215
本章要求215
13.1 概述215
13.2 安装:实施的第1个阶段216
13.3 启动:实施的第2个阶段218
13.4 制度化:实施的最后阶段218
13.5 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预期的)转变220
13.5.1 组织转变的阶段221
13.6 行为研究和作用范围分析223
13.7 影响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224
小结225
习题225
参考资料225
第三部分 有关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各种专题228
专题A 信息系统计划228
本专题要求228
A.1 引言228
A.2 通用的信息系统计划方法论229
A.3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系统计划?231
A.4 信息系统计划技术和方法论232
小结232
习题232
参考资料233
专题B 原型化方法234
本专题要求234
B.1 在信息系统开发生命期中原型的位置234
B.4 原型的风险236
B.3 原型效益236
B.2 产品和信息系统原型的差异236
B.5 原型同义词237
B.6 原型方法的使能技术237
B.7 原型是否有效?238
B.8 如何起始原型化239
小结239
习题239
参考资料239
C.1 引言241
专题C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241
本专题要求241
C.2 CASE体系结构242
C.3 CASE使用的阶段243
C.3.1 CASE的效益243
C.3.2 CASE的问题243
小结244
习题244
参考资料245
本专题要求246
D.1 引言246
D.2 不成熟和成熟的系统开发组织246
专题D 软件过程的改进246
D.3 SEI能力成熟模型的5个成熟阶段247
小结250
习题250
D.5 ISO 9000过程改进方法250
D.4 一个基本的系统开发过程改进模型250
参考资料251
专题E 系统开发所面临的挑战252
本专题要求252
E.1 引言252
E.2 软件开发中四个方面的限制253
E.3 信息技术管理问题254
E.4 系统开发风险254
E.5 系统分析与设计和软件工程255
E.6 90年代系统开发的体系结构256
E.7 SDLC、方法、技术和工具257
小结258
习题259
参考资料259
专题F 项目管理260
本专题要求260
F.1 引言260
F.2 两个工具:PERT网络和甘特图261
F.2.1 PERT网络262
F.2.2 一个PERT网络的例子263
F.2.3 PERT网络长处和短处266
F.2.4 甘特图267
F.2.5 一个甘特图的例子267
小结268
习题268
参考资料269
G.1 一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内的交往270
本专题要求270
专题G 交往和电子会议270
G.2 系统开发项目交往场合271
G.3 问题解决过程策略273
G.4 支持小组工作的电子会议274
小结275
习题275
参考资料276
H.1 引言277
本专题要求277
专题H 商业过程再造工程277
H.2 从已经完成了再造工程的组织那里学到的教训278
H.3 商业过程再造工程的核心278
H.4 商业过程再造工程是组织性变化279
H.5 商业过程再造工程策略279
小结279
习题279
参考资料280
词汇表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