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莱蒙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7233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虫媒病毒-传染病-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概论和评估1
0.1 了解环境、人类健康与生态的关系1
0.2 虫媒传染病的威胁:过去、现在与将来2
0.3 虫媒传染病的特点8
0.4 虫媒传染病的新发要素11
0.5 经验教训:虫媒传染病案例研究19
0.6 需求与机遇23
参考文献27
1 虫媒传染病的新发与复发35
1.1 概述35
1.2 新发/复发虫媒传染病的全球性威胁36
1.3 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生态关系:以虫媒传染病为例53
1.4 新发植物性虫媒传染病的生态学机制57
1.5 疾病的生态学机制:人类健康与动物健康的交叉点63
1.6 气候改变与健康:对疾病风险的全球影响与地方影响71
1.7 气候变化与虫媒传染病:关于气候对北美莱姆病和西尼罗热影响的最新研究84
参考文献89
2 虫媒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107
2.1 概述107
2.2 纵向领域研究将引领一场登革热预防观念的转变110
2.3 控制登革热的新型决策支援和病媒控制方法125
2.4 西尼罗热病毒134
2.5 裂谷热:一种新发的节肢动物媒介传染病143
2.6 昆虫学监测的作用和节肢动物媒介传染病控制计划评估147
2.7 人畜共患虫媒传染病及其生态与经济含义:蓝舌病在欧洲157
2.8 环境因素影响辛诺柏型汉坦病毒在鼠类之间(及对人?)的传播166
参考文献180
3 综合策略应对虫媒传染病206
3.1 概述206
3.2 控制虫媒传染病的需求与机遇:对医学研究所微生物健康威胁委员会所提建议的回应207
3.3 策略整合:监测、诊断与应对222
3.4 监测、诊断与应对:策略整合226
3.5 在生态变迁的时代对抗虫媒传染病230
3.6 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虫媒生物学计划238
参考文献241
附录 缩略词表250
彩图4
表目录4
表0-1 主要虫媒传染病造成的全球疾病负担4
表0-2 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引发的温度和降水变化与节肢动物媒介传染病相关联的研究15
表1-1 新发/复发人患虫媒传染病40
表1-2 近期流入美国的外来传染病51
表1-3 21世纪初影响人类的主要虫媒传染病51
表1-4 未来病毒将来自何方?52
表1-5 几种人类病原体和病媒的临界潜伏温度77
表2-1 1999~2006年美国人患西尼罗热病例报告(按临床症状划分)36
表2-2 病毒蛋白及其功能159
表2-3 蓝舌病病毒易感的库蠓属病媒的分布地点160
表2-4 截至2007年4月已知的汉坦病毒168
表2-5 1995年1月至2000年11月在科罗拉多东南部沼泽松峡谷实验场重复捕获的鹿鼠(按性别、放生/回收的最大间隔周数分类)173
表2-6 1995年1月至2000年11月在科罗拉多东南部沼泽松峡谷实验场重复捕获并至少两次抽样的鹿鼠携带辛诺柏病毒IgG抗体的发生率173
表3-1 传染病的新发要素210
表3-2 虫媒传染病新发/复发的条件因素210
表3-3 恢复虫媒传染病方面人力资源力量的创新途径215
图目录3
图0-1 全球虫媒传染病死亡人数分布图3
图0-2 1955~2005年报至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平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患病人数5
图0-3 流行病学三元组9
图0-4 影响植物病暴发的因素9
图0-5 城市化和环境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12
图0-6 截至2007年11月28日蓝舌病在欧洲的分布图18
图1-1 1982~2005年美国年度莱姆病病例统计38
图1-2 1994年印度肺鼠疫疑似传播路线图39
图1-3 西尼罗热在美国境内逐年西进41
图1-4 1999~2006年美国西尼罗热发病走势图42
图1-5 西半球候鸟迁徙路线43
图1-6 1937~2007年全球西尼罗热暴发分布图44
图1-7 基于囊膜基因序列的西尼罗热病毒的系统发育树44
图1-8 1930年、1970年和2007年美洲国家埃及伊蚊分布图46
图1-9 1981年以前和1981~2007年报告确认出现登革出血热的美洲国家47
图1-10 1955~2005年全球上报世界卫生组织的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病例数47
图1-11 全球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分布图50
图1-12 外来病媒推动新疾病流行的假想模型62
图1-13 1973~1999年泰国登革热发病率(以10万人为单位)与1979~2000年OLR异常表现对比65
图1-14 1998~2006年肯尼亚拉穆岛NDVI(虚线)和降雨异常(竖条)66
图1-15 1950年1月至2006年南方涛动指数(SOI)异常的记录67
图1-16 塞内加尔河迪亚马水坝(Diama Dam on Senegal River)(左)1988年关闭后导致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洪水泛滥(中),洪水导致植被疯长(右)68
图1-17 2006年10月SST异常(上)和OLR异常(下)69
图1-18 从近海区域进入美国东部港口和内陆集装箱设施的运输航线71
图1-19 用温度表测到的过去140年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变化(A)和通过综合分析树木年轮、珊瑚与冰芯(近几十年用温度计)得出的过去1000年北半球平均表面温度变化(B)72
图1-20 过去50年间观测到强热带风暴呈增长趋势74
图1-21 孟加拉国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影响75
图1-22 迈克·唐纳德的这幅图说明了气温对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外潜伏期[寄生虫在蚊媒体内形成子孢子(sporozoite)所需的时间]有显著影响78
图1-23 非洲高地目前未出现地方病,但有可能因为气候变暖而暴发疟疾79
图1-24 在毁林开荒的耕地上,棚屋内最高(○)、平均(□)、最低(△)温度和林中棚屋内最高(●)、?平均(■)、最低(▲)温度的对比80
图1-25 模拟气候变化造成的非洲伊蚊密度变化(○)与在三个国家观测到的年度登革热(含登革出血热)病例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81
图1-26 世界卫生组织对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死亡数目的估算(截至2000年)83
图1-27 实验表明,病蚊重复传播病毒的能力或者病毒在其体内的外潜伏期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88
图1-28 美国长期以来夏季(6~9月)平均气温记录(A)及2002~2004年夏季气温异常现象(B~D)88
图2-1 登革热决策支援系统流程图128
图2-2 以墨西哥切图马尔为例展示谷歌地球软件的图像质量129
图2-3 登革热决策支援系统全面运行时的数据管理流程预想图130
图2-4 西尼罗热病毒系统发育树135
图2-5 美国的马患和人患西尼罗热神经系统疾病年度病例136
图2-6 1999~2006年美国西尼罗热活动和人患神经系统疾病每百万人发病率(按县划分)138
图2-7 2006年美国报告的人患西尼罗热病例统计图(按出现症状的周数划分)139
图2-8 1932~2006年美国人患西尼罗热和圣路易脑炎神经性疾病的年度病例统计139
图2-9 美国西尼罗热病毒E糖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图(A为按年度划分,B为按位置划分)142
图2-10 通过监测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上的种群密度,疟疾控制项目的研究人员发现含拟除虫菊酯的室内滞留喷洒(IRS)对冈比亚按蚊的影响小于对致死按蚊的影响149
图2-11 1950~2006年非洲病媒抗性记录151
图2-12 抗性监控办法152
图2-13 莫桑比克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已推动该国对室内滞留喷洒计划的杀虫剂选择政策上做出数次变更153
图2-14 杀虫剂的轮换使用154
图2-15 疟疾决策支援系统流程图156
图2-16 库蠓媒介系统分布及蓝舌病毒地模标本161
图2-17 蓝舌病病毒和库蠓病媒的循环周期162
图2-18 新发蓝舌病在欧洲的扩散164
图2-19 科罗拉多东南部沼泽松峡谷实验场红石峡谷俯瞰图171
图2-20 科罗拉多东南部沼泽松峡谷实验场红石峡谷岩石特写171
图2-21 位于科罗拉多东南部沼泽松峡谷实验场内及周边的三家气象站记录的1995~2000年季度降水量174
图2-22 科罗拉多州洛基·福特气象站季度最高气温(A)、季度最低气温(B)、季度降水量与50年间(1951~2000年)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175
图2-23 1995~2000年在科罗拉多东南部的两座鹿鼠标记-回收场记录。A为季度捕到鹿鼠数和季度降水量;B为满足繁殖条件的成鼠百分比和捕到幼鼠的百分比176
图2-24 1991~1993年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在美国西南部造成的部分影响178
图2-25 1997~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在美国西南部造成的部分影响178
图3-1 现有研究资助机制240
专栏目录84
专栏1-1 天气和气候对虫媒/啮齿动物媒介传染病的部分影响84
专栏2-1 有关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可持续登革热预防计划的关键问题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