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分析与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会颂,白玫,刘影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00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分析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企业信息系统的各类人员1
1.1 数据、信息与信息系统1
1.1.1 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1
1.1.2 信息的价值3
1.1.3 信息系统与建模5
1.2 信息工作者和现代系统分析人员7
1.2.1 信息工作者7
1.2.2 现代系统分析员11
1.3.1 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引发的企业管理思想革命17
1.3 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及信息系统的影响17
1.3.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20
1.4 系统分析员的职业准备25
1.4.1 系统分析员需要的技能25
1.4.2 系统分析员的工作环境29
本章小结34
习题35
思考题35
2 信息系统模式及其构建36
2.1 当前企业中的各种信息系统36
2.1.1 企业决策层次及其信息特征36
2.1.2 企业信息系统的各种模式38
2.1.3 信息系统概念的发展42
2.2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框架43
2.2.1 企业的组织结构43
2.2.2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47
2.3 信息系统的各类建构板块49
2.3.1 数据建构板块和数据视图49
2.3.2 过程建构板块和处理视图52
2.3.3 接口建构板块和接口视图55
2.3.4 网络建构板块和通信视图59
本章小结61
思考题62
习题62
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63
3.1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63
3.1.1 软件和软件危机63
3.1.2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64
3.1.3 信息系统开发的其他生命周期模型66
3.2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67
3.2.1 系统技术应用框架67
3.2.2 系统技术应用的原型法75
3.2.3 软件成熟度模型77
3.3.1 方法论、模型、工具和技术84
3.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84
3.3.2 信息系统开发的3种途径86
本章小结91
习题92
思考题93
4 初识统一建模语言UML94
4.1 UML的产生和发展94
4.1.1 UML及其起源94
4.1.2 UML的发展95
4.2.2 UML的架构96
4.2.1 什么是UML96
4.2 UML的基本概念96
4.2.3 UML的模型架构97
4.3 UML的视图和图98
4.3.1 视图98
4.3.2 图99
4.3.3 图的模型元素和符号105
4.3.4 通用机制106
4.4 用UME建模108
4.4.1 UML系统模型的组成108
4.4.3 UML建模的工具支持109
4.4.2 UML建模的过程109
本章小结112
习题113
思考题113
5 系统分析114
5.1 直系统分析概述114
5.1.1 系统分析的用户视图114
5.1.2 模型驱动的分析方法116
5.1.3 系统分析中使用的逻辑模型116
5.2.1 事件和系统需求121
5.2 事件和事物的描述121
5.2.2 事件的类型122
5.2.3 识别事件124
5.2.4 事件列表126
5.3 事物、对象及其关系和属性127
5.3.1 事物的类型127
5.3.2 对象之间的关系127
5.3.3 对象的属性130
5.4 需求建模131
5.4.1 需求的概念131
5.4.2 需求描述的工具132
5.4.3 功能分析136
本章小结140
习题141
思考题141
6 数据建模和分析142
6.1 系统建模简介142
6.1.1 系统建模的概念142
6.1.2 系统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143
6.1.3 数据建模的概念145
6.1.4 数据模型的特点和种类146
6.1.5 实体关系图(E-R图)149
6.2.1 企业数据模型的建立152
6.2 逻辑数据建模的过程152
6.2.2 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建模154
6.2.3 研究阶段的数据模型155
6.2.4 系统定义阶段的数据模型156
6.2.5 系统配置阶段的数据建模157
6.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技术158
6.3.1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158
6.3.2 数据建模的工具和质量控制159
6.3 构建数据库模型的步骤163
6.3.1 发现类和对象163
6.3.2 建立类的关联图164
6.3.3 建立基于关键字的数据模型165
6.3.4 识别泛化层次168
6.3.5 完全属性化的数据模型168
6.3.6 完整描述模型169
6.4 分析数据模型169
6.4.1 关键字的惟一性169
6.4.2 数据模型的灵活性170
6.4.3 数据库规范化171
6.4.4 数据传输量和存储空间的计算173
6.4.5 数据需求与位置的映射174
习题177
本章小结177
思考题178
7 过程建模和分析179
7.1 过程模型的概念179
7.1.1 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179
7.1.2 过程建模的系统工程理论180
7.1.3 过程逻辑的描述183
7.2 建立过程模型的步骤188
7.2.1 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过程模型188
7.2.2 数据流图190
7.2.3 数据流图的质量195
7.3.1 UML过程建模的步骤198
7.3 用UML动态建模方法进行过程建模198
7.3.2 建立类图(对象图)和系统用例图199
7.3.3 系统用例图的具化200
7.3.4 建立事件响应列表201
7.3.5 绘制事件的交互图201
7.3.6 绘制状态图和活动图203
7.3.7 UML图表的组织203
7.4 建模后期工作204
7.4.1 核对数据流204
7.4.2 书面说明文档208
7.4.3 系统模型的同步210
本章小结211
习题212
思考题212
8 系统设计213
8.1 应用体系结构设计213
8.1.1 应用体系结构设计简介213
8.1.2 系统设计的方法论215
8.1.3 信息技术结构217
8.1.4 建立应用系统的方式221
8.1.5 应用系统结构的物理模型222
8.2.1 数据库的各级模式225
8.2 数据库设计225
8.2.2 信息系统中数据库中的相关概念226
8.2.3 数据库的设计227
8.3 输入设计228
8.3.1 数据获取、数据入口和数据输入228
8.3.2 自动数据收集技术(ADC)229
8.3.3 输入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230
8.3.4 输入设计的图形用户界面分析231
8.3.5 原型法的计算机输入设计233
8.4.1 输出设计的任务234
8.4 输出设计234
8.4.2 原型法的计算机输出设计236
8.5 UMl的用户界面设计237
8.5.1 用户界面设计概述237
8.5.2 界面设计指导原则239
8.5.3 面向对象方法的用户界面类242
本章小结247
习题248
思考题249
附录250
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