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诗分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诗分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186427.jpg)
- 张浩逊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3490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诗分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吴企明第一章 引论1
目录1
第一节 唐诗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2
第二节 唐诗分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7
第二章 唐代的山水诗9
第一节 振迅激昂气机已动:初唐山水诗9
第二节 专以自然兴象为佳:王孟山水诗15
第三节 雄奇风貌与主观色彩:李杜山水诗21
第四节 承中有变与开拓新境:中唐山水诗26
第五节 衰飒景象与哀婉情调:晚唐山水诗39
第六节 中国古诗的审美典范:唐代山水诗的历史贡献43
第七节 结语46
第一节 王绩:唐代第一个乡村田园诗人47
第三章 唐代的乡村田园诗47
第二节 王孟储杜:盛唐乡村田园诗四大家50
第三节 多极演进:中唐乡村田园诗的新景观59
第四节 心仪盛唐 身老衰世:晚唐乡村田园诗的二重奏68
第五节 结语73
第四章 唐代的悯农诗77
第一节 灵敏的晴雨表:悯农诗的时代特征77
第二节 同情·揭露·自责:悯农诗的内容特征80
第三节 源远流更长:悯农诗的影响89
第四节 结语92
第五章 唐代的边塞诗94
第一节 健朗格调 明快节奏:初唐边塞诗95
第二节 浪漫气质 英雄精神:盛唐边塞诗99
第三节 慷慨意气 凝重心态:中唐边塞诗108
第四节 萧瑟景象 灰暗情绪:晚唐边塞诗115
第五节 结语120
第六章 唐代的送别诗122
第一节 纵剖·反逆·横向:送别诗的建构方式122
第二节 别一事万:送别诗的主要类别127
第三节 ××歌送××:一种特殊体式的送别诗135
第四节 柳酒水山月:送别诗的五大意象140
第五节 结语145
第七章 唐代的咏史怀古诗147
第一节 借古喻今与寄托怀抱:初盛唐的咏史怀古诗149
第二节 “伤今”意识的多方位折射:中晚唐的咏史怀古诗155
第三节 剪裁千古献当今:唐末四个“专职”咏史诗人161
第四节 结语163
第八章 唐代的咏物诗169
第一节 初唐咏物诗:以骆宾王为代表169
第二节 盛唐咏物诗:以李杜为代表174
第三节 中唐咏物诗:以白居易为代表183
第四节 晚唐咏物诗:以“二隐”为代表188
第五节 结语196
第九章 唐代的节令诗199
第一节 摄像人生:民情风俗的生动展现199
第二节 因节生感:情思意兴的真切抒写209
第三节 结语215
第十章 唐代的科举诗217
第一节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十枝:赴举自述诗218
第二节 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登科抒怀诗221
第三节 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发:下第志感诗226
第四节 明日相贺日,应到曲江滨:送人赴举诗229
第五节 到处题前字,千人看不休:贺人及第诗232
第六节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慰人落第诗235
第七节 结语239
第十一章 唐代的省试诗241
第一节 省试诗:崇诗风气催生下的宁馨儿242
第二节 五言律诗:省试诗的体式244
第三节 规范与非规范:省试诗的句数和用韵246
第四节 时事·成句·景物:省试诗的命题248
第五节 齐梁体格:省试诗的基本风貌251
第六节 诗赎帖:省试诗在进士科试中的重要地位254
第七节 务实抑华的鼓倡:省试诗受到的三次冲击255
第八节 结语256
第十二章 唐代的宫怨诗258
第一节 救弊寄怀:官怨诗大量涌现的若干要素259
第二节 从鳞爪看“全龙”:宫怨诗的丰富内涵263
第三节 恨影羡水:宫怨诗的精妙构思268
第四节 结语274
第十三章 唐代的酬谢诗275
第一节 礼貌原则:酬谢诗的基本套路275
第二节 运思奇巧 真情淋漓:酬谢诗撷英之一276
第三节 托物寓意 借题发挥:酬谢诗撷英之二280
第四节 结语282
第十四章 唐代的赠内诗284
第一节 夫贵妻贱 夫外妻内:赠内诗不发达的基本要素284
第二节 写水山井中 同泉岂殊波:李白的赠内诗286
第三节 庶保贫与素 偕老同欣欣:白居易的赠内诗293
第四节 结语298
第十五章 唐代的咏马诗300
第一节 从“昭陵六骏”说起:唐代的爱马、赏马风气300
第二节 托物抒怀:咏马诗的精神内核302
第三节 情真意深:咏马诗的人情味305
第四节 咏画马与咏真马:咏马诗的两大范型307
第五节 意在象先: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309
第六节 结语312
第十六章 唐代的咏杨妃诗314
第一节 祸国妖姬:杨贵妃形象之一315
第二节 无辜弱者:杨贵妃形象之二318
第三节 专情女子:杨贵妃形象之三320
第四节 结语322
第十七章 唐代的侠义诗324
第一节 力的搏动 气的磅礴:侠义诗的六大内容324
第二节 时代风尚 传统精神:侠义诗的滋荣土壤332
第三节 结语337
第十八章 唐代的哲理诗338
第一节 从“暗与理合”到“趣理两契”339
第二节 思索与体悟:从宇宙、社会到人生342
第三节 唐诗哲理美:多重合力的结晶345
第四节 结语347
第十九章 余论349
附录352
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352
后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