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1卷
  • 覃圣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915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822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对比研究-壮族、傣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覃圣敏1

全书内容提要(英文)1

序一 [中]余达佳1

第一卷目录1

一、本书的缘起及其历程1

第一章 壮族分布区的自然环境3

第一节 地理概况3

一、地史简说3

第一篇 壮泰民族分布区的地理环境3

二、前人的研究及已有成果4

(一)语言学方面的研究4

1.三大弧形山脉5

二、地形特点5

1.关于侗台语的系属问题7

1.阿瑜陀耶王朝以前7

一、泰国社会发展简史7

序二 [泰]威瓦·讪差蓬猜7

2.关于侗台语族的内部组成及其序列问题8

2.喀斯特地形9

3.关于侗台语本身的语言特点问题10

2.阿瑜陀耶王朝11

(二)民族历史及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11

1.有关壮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11

3.海岸与岛屿12

三、河流和平原12

1.河流12

3.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13

二、对台语民族的来源及其文化的研究14

2.平原17

四、土壤18

五、矿藏19

第二节 气候雨量20

一、气温20

2.有关泰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21

二、雨量23

三、灾害性气候25

3.有关壮、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双线研究26

第三节 动植物及其分布29

一、植物29

1.植物分布的地带性29

1.民族:支系民族、传统民族和国家民族29

三、理论观照29

2.材用植物30

3.经济植物33

2.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35

4.果类植物39

1.本书的框架结构40

四、本书的结构及研究方法40

2.本书的研究方法42

1.海产珍奇动物45

二、动物45

2.淡水及两栖珍贵动物48

3.陆上野生珍奇动物51

三、自然保护区55

第二章 泰国的自然地理环境58

第一节 泰国的地形58

一、中部平原58

1.特点58

2.地质状况63

3.土壤64

4.地下水64

1.特点65

二、东北部高原65

2.地质状况66

3.土壤67

4.地下水68

三、北部高原68

1.特点68

2.地质状况68

3.土壤70

4.地下水71

四、西部高地71

1.特点71

3.土壤72

2.地质状况72

4.地下水73

五、东南部海岸73

1.特点73

2.地质状况74

3.土壤74

4.地下水74

六、南部半岛75

1.特点75

2.地质状况76

3.土壤76

一、气温77

第二节 气候77

4.地下水77

二、雨量79

三、湿度81

四、风82

第三节 泰国动植物和人口的分布82

一、森林82

二、作物84

1.粮食作物84

2.经济作物85

3.其他作物85

三、动物86

1.野生动物86

2.驯养动物87

四、人口分布88

3.鱼类88

第三章 壮泰民族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比较92

第一节 广西与泰国的地形特点及自然区域的比较92

一、山脉和山地94

二、河流和平原95

三、自然区域的构成97

第二节 气候和雨量比较101

一、气温101

二、雨量102

第三节 动植物及其分布比较103

一、植物103

三、灾害性气候103

二、动物105

第四节 人口分布比较105

第五节 自然环境对壮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08

第四章 泰壮民族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比较111

第一节 地理位置、面积和地理概况比较111

一、位置和面积111

二、地理概况111

第二节 主要地形地貌比较112

一、山脉112

二、河流113

三、平原114

1.海岸115

四、海岸和岛屿115

五、地形116

2.岛屿116

第三节 土壤、矿产比较117

一、土壤117

二、矿产117

第四节 气候、雨量比较118

一、气候118

二、雨量118

一、植物及其分布119

1.森林119

第五节 植物、动物和人口分布比较119

三、灾害性气候119

2.种植作物121

二、动物及其分布122

三、人口的分布122

第六节 小结123

第二篇 壮泰民族的体质特征127

第一章 壮族人的体质特征127

第一节 广西发现的史前人类127

一、巨猿与人类起源127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129

1.麒麟山人130

2.柳江人131

3.灵山人137

4.荔浦人138

5.干淹人138

6.都乐人139

7.九头山人139

8.九楞山人139

9.宝积岩人140

10.老磨槽洞人140

11.定模洞人143

12.白莲洞人144

13.甘前人144

15.那来洞人146

14.甘怀人146

16.宾山下洞人147

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骸148

1.滑岩洞人148

2.甑皮岩人150

3.鲤鱼嘴人165

4.宾山上洞人178

四、广西史前人类的渊源及其与别处史前人类的关系178

1.广西史前人类的渊源关系178

2.广西史前人类与其他地区史前人类的关系181

第二节 现代壮族的体质形态193

一、体质特征的调查与研究196

1.龙胜平安组、马山勉圩组及大新旧州组壮族相互间的关系199

2.龙胜平安组、马山勉圩组和大新旧州组壮族三组群与壮族南宁组的关系200

二、皮纹的调查与研究259

(一)指纹261

1.指端花纹261

2.两手对应指各种指纹组合格局的百分率263

3.单手五指指纹21种组合格局的百分率267

4.各型指纹的均占人数268

5.指总纹嵴与各指纹嵴268

(二)掌纹270

1.a-b纹嵴数270

2.轴三角百分距270

3.atd角272

三、血型的调查和研究273

四、基因方面的调查和研究282

1.苯硫脲的调查和研究282

2.白、红细胞抗原的调查和研究283

3.Gm和Km因子的调查和研究285

4.补体C2、B因子和C4的调查和研究286

5.酶和蛋白质的调查和研究288

第三节 壮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亲缘关系及其渊源290

一、壮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亲缘关系290

二、广西壮族的渊源310

第二章 泰族人的体质特征322

第一节 泰民族的种族位置:以往的观点323

第二节 体质人类学方面的人体骨骼研究326

1.北碧府北碧直辖县白鳄鱼乡旧村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327

一、泰国史前人类骨骼中的不可测量特性327

2.佛统府塔龙寺考古点的泰国半史前时期、特拉瓦底时代的人类遗骸329

3.佛统府佛统直辖县怀广乡铁渣湾考古点的人类遗骸330

4.春武里府帕那是尼空县踏看乡库帕侬底考古点的人类遗骸330

二、现代泰人的骨骼特征331

1.可测量特征331

2.不可测量特征和人体测量中的可测算值338

第三节 小结339

第三章 壮泰民族体质特征的比较340

第一节 广西与泰国史前人类体质特征的比较340

1.颅骨特征342

一、现代壮族与泰族骨骼的比较342

第二节 现代壮族与泰族体质特征的比较342

2.脸部特征343

二、壮族与泰族活体体形特征的比较345

三、壮族与泰族血型的比较345

1.ABO血型的比较345

2.MN血型的比较350

3.Rh血型的比较351

四、壮族与泰族指纹的比较352

第三节 结语:从体质人类学看壮泰两族的渊源353

第四章 泰壮民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357

第一节 史前人类的体质特征比较357

1.泰国班考考古遗址358

二、本文用以比较的材料及比较研究的结果358

一、研究的难点358

2.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359

3.比较研究中采用的理论359

4.比较研究结果360

5.结果分析360

6.分析总结362

第二节 现代泰族和壮族的体质特征比较363

一、几种研究方法363

二、具体的研究364

1.按照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364

3.用体质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365

2.用语言学方法来研究365

第三节 总结和评述369

一、总结369

1.按照自然科学思路进行的研究369

2.语言学方面的研究369

3.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研究369

二、评述371

第三篇 壮泰民族分布区的考古学文化375

第一章 壮族分布区的远古文化375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文化376

一、广西旧石器的分布376

二、典型遗址介绍376

1.洞穴类型376

2.山坡类型383

三、年代问题389

四、广西旧石器与中国其他地方旧石器的关系391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395

一、关于岭南中石器时代395

二、广西新石器的分布403

三、典型遗址介绍403

1.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10000~7000年)403

2.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距今7000~5000年)432

3.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5000~3000年)437

四、广西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纵向横向关系447

第三节 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450

一、商周时期的青铜器451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453

三、秦汉时期的青铜文化459

四、青铜的冶炼及铸造469

第四节 铁器时代文化477

一、战国时期的铁器477

二、秦汉时期的铁器480

三、唐宋时期的铁器483

四、铁的冶炼遗址及锻铸工艺484

第五节 广西左江流域的崖壁画485

一、左江崖壁画的发现及其分布486

二、左江崖壁画图像的种类及其形态488

1.人物图像489

3.动物图像492

2.器物图像492

4.圆形图像494

5.未成型图像496

三、左江崖壁画的年代及其分期496

四、作画民族498

五、崖壁画的性质499

六、崖壁画的艺术风格501

七、作画技术502

1.接近崖壁的方法502

2.作画工具502

3.作画颜料503

一、考古学的时代划分法505

1.史前时期505

第一节 时代划分法505

第二章 泰国的考古学文化505

2.半史前时期507

3.历史时期507

二、经济时代划分法507

1.狩猎采集社会507

2.农业社会508

3.国家级社会508

三、本书的时代划分法508

1.石器时代509

1.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510

一、旧石器时代510

第二节 泰国的石器时代文化510

2.金属时代510

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512

二、前新石器时代518

三、新石器时代525

1.班考遗址525

2.沙盖洞遗址526

第三节 泰国的金属时代文化528

一、青铜时代529

1.能诺他遗址529

2.班清遗址530

3.班那底遗址533

4.青铜时代的社会文化特点534

二、铁器时代535

第四节 泰国史前金属冶炼技术536

一、青铜制造技术536

1.红铜采矿井536

2.红铜的冶炼538

3.青铜器的制作技术540

二、铁器制造技术541

第五节 泰国的岩壁画542

一、岩画的分布542

二、岩画的特点542

三、作画技巧(人物和动物画)545

四、手掌画技巧555

五、岩画的研究557

1.生存环境及人们的生活557

2.经济状况558

3.社会环境和文化559

六、岩壁画制作的年代561

第三章 壮泰民族分布区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569

第一节 年代划分的对应关系569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文化比较572

一、地理环境比较572

二、文化内涵比较572

1.文化堆积层573

2.文化遗物574

三、年代比较579

四、经济生活比较580

第三节 中石器时代文化比较581

一、地理环境比较581

二、文化内涵比较581

1.文化堆积层581

2.文化遗物583

三、年代比较586

四、经济生活比较587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比较587

一、地理环境比较587

二、文化内涵比较588

1.文化堆积层588

2.文化遗物589

3.文化遗迹600

三、年代比较602

四、经济生活比较605

第五节 金属时代文化比较606

一、金属时代的起源和发展比较606

1.青铜时代的起源和发展比较606

2.铁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比较609

二、金属时代器物比较609

1.青铜器610

2.铁器616

3.金属冶铸617

4.陶器和陶窑618

5.瓷器和瓷窑619

6.玻璃制品622

7.其他623

三、金属时代的经济社会比较623

第六节 崖壁画比较624

一、地理分布及其自然环境比较625

二、崖壁画特点比较626

1.作画颜料626

2.作画技法626

3.图像种类、形态及其组合628

4.画面主题内容及作画目的629

三、作画年代和作画民族630

第一节 泰国和广西石器时代文化比较632

第四章 泰壮民族分布区的考古学文化比较632

1.泰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633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633

2.广西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634

二、泰国和广西的前新石器时代文化635

1.泰国的前新石器时代文化635

2.广西的中石器时代文化636

三、泰国和广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37

1.泰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37

2.广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638

一、青铜时代文化640

1.时代的年限640

第二节 泰国和广西的金属时代文化比较640

2.青铜器种类641

3.青铜铸造技术643

4.青铜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点643

二、铁器时代文化644

1.时代的年限644

2.铁器的种类644

3.铁器制造技术644

4.铁器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特点645

第三节 泰国的岩画和中国广西崖壁画的比较645

一、崖壁画地点的地理特征646

二、崖壁画特点646

三、崖壁画年代的测定6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