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
  • 王培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津出版社
  • ISBN:780554479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研究-元代;中国-古代史-研究-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郑师渠1

绪论1

第一节 基本问题概述1

一、选题缘起1

中文提要1

二、基本问题概述2

英文提要3

三、研究价值3

一、清入研究概述4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4

二、20世纪的主要研究成果17

三、有益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24

第三节 本书的任务26

一、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26

二、研究重点难点27

三、创新点29

四、研究方法30

一、汉、唐、北宋时期人们对都城地理优势的认识33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念33

第一章 关于京师地理条件的观念及变化33

二、宋、辽、金南宋“天地之中”观念的变化41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48

一、元两都制、明两京制确立的认识基础48

二、关于京师地理位置优势的共同认识56

三、关于“北乃天下之中”、“燕乃地之胜”的观念58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62

一、对京师战略位置与统治安全的忧虑62

二、对京、边粮食供应与京师粮食安全的议论67

第四节 辨析与评价76

一、北京处于“天时地利以限南北”的中心位置76

二、多种因素促成北京成为元明都城81

三、对都燕之不同认识的析论87

第二章 关于北方农业生产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95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点95

一、汉唐人们对黄河流域农田水利与京师粮食供应关系的看法95

二、汉唐国家对西北农田水利管理的法规化意识101

三、汉唐人们对长江流域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状况的见解105

四、北宋时人们对北方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108

一、利用北方地理条件发展农田水利的自觉认识与实践113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113

二、西北农田水利管理之法规化意识的恢复和淡漠124

三、关于畿辅地理条件与农田水利成效的批评意见133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142

一、京师粮食供应仰给东南的基本国策142

二、江南官员学者对江南赋税之重的强烈意识及其论证155

三、江南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的主张与客观效果170

四、北方官员反对发展西北水利的认识根源与经济根源179

一、关于北方农业状况评价的辨析182

第四节 辨析与评价182

二、元明北方赋役轻重问题191

三、京师粮食依赖东南政策之得失及其认识根源、历史根源析论196

四、江甫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主张的合理性与局限性202

第三章 关于漕运、海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及认识207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念207

一、汉、隋、唐、宋时期人们对漕运与京师粮食供应关系的观点207

二、宋金时人们对华北平原水源条件与京边粮食供应关系的认识223

一、对京通之间的地势水源问题的争论228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228

二、对运河水源不足与利用运河困难的共同认识与实践243

三、国家对漕运管理之法典化意识的形成与加强249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255

一、对海运、漕运供应京师粮食的肯定评价255

二、对漕运负面后果的见解262

三、明代对恢复海运的三种意见271

第四节 辨析与评价278

一、对历代漕运制度初步总结之分析278

二、对运河与漕政弊端议论的评价281

三、对于漕运违反自然条件的总评论283

四、对明代关于海运三种意见的辨析286

五、关于建都与粮食运输关系议论的评价288

结语 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291

一、历史理论的地位和价值291

二、前人实践与认识对现实政治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296

参考文献301

致谢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