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产奶牛生产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产奶牛生产大全
  • 茹宝瑞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09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产奶牛生产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乳用牛品种1

一、荷斯坦牛1

(一)名称来历1

(二)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1

(三)特点2

(四)类型3

(五)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4

二、中国荷斯坦牛5

(一)品种形成5

(二)类型6

(三)外貌特征6

(四)生产性能7

(五)选育方向7

三、娟姗牛8

(一)原产地的生态环境8

(二)外貌特征8

(三)生产性能及其特点9

(四)引种与利用9

四、西门塔尔牛10

(一)原产地10

(二)体型外貌10

(三)生产性能10

(四)杂交改良黄牛的效果11

五、新疆褐牛11

(一)产地及来历11

(二)外貌特征12

(三)生产性能12

(四)适应性12

第二章 奶牛育种技术13

一、奶牛育种的特点13

二、奶牛育种工作者必须建立的观点13

(一)建立进化观点13

(二)建立选择观点14

(三)建立遗传观点15

(四)建立畜牧学观点15

(五)建立经济观点16

三、奶牛主要育种名词术语16

(一)遗传学16

(二)遗传16

(三)变异16

(四)配子17

(五)合子17

(六)纯合子17

(七)杂合子17

(八)基因型17

(九)表现型18

(十)纯种18

(十一)杂种18

(十二)基因频率18

(十三)随机交配18

(十四)质量性状19

(十五)数量性状19

(十六)世代间隔19

(十七)遗传进展19

(十八)线性外貌评定20

四、奶牛种公牛系谱的名词解释20

(一)竖式系谱(直式系谱)20

(二)横式系谱(括号式系谱)20

(三)结构式系谱(系谱结构图)21

(四)箭头式系谱21

(五)畜群系谱(交叉式系谱)22

五、奶牛场育种的基础工作22

(一)做好育种记录,及时统计分析22

(二)生长发育的计算与分析23

(三)泌乳性能的测定与计算27

(四)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29

(五)乳脂量的测定与计算29

(六)4%标准乳的计算29

(七)饲料转化率的计算30

(八)排乳速度的测定31

(九)乳房指数的计算31

(十)奶牛选种选配技术要点32

第三章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40

一、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点40

(一)青饲料41

(二)粗饲料43

(三)精饲料45

二、青干草的晒制47

(一)干草的收割期47

(二)影响干草晒制的因素48

(三)干草的晒制步骤与方法49

(四)人工干草的制作49

三、粗饲料的物理处理方法50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51

(一)优质青贮饲料对奶牛的饲用价值51

(二)青贮制作原理52

(三)青贮设施与设备53

(四)青贮饲料制作要点53

(五)青贮饲料的使用及评价55

五、碱化处理55

六、氨化处理56

(一)氨化的好处57

(二)氨化饲料的制作程序57

(三)氨化饲料的使用及其效果59

七、饲料微贮59

第四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61

一、奶牛营养基础知识61

(一)水61

(二)蛋白质62

(三)碳水化合物63

(四)矿物质64

(五)维生素72

二、采食和影响采食量的因素75

(一)采食与反刍75

(二)影响采食的因素75

(三)提高采食量的途径76

三、奶牛日粮配合76

(一)日粮配合的原则76

(二)配合日粮的方法77

(三)典型配方示例77

四、犊牛的饲养管理82

(一)犊牛消化机能和发育82

(二)犊牛的饲料88

(三)犊牛的饲养管理90

五、育成牛的饲养管理97

(一)饲养措施98

(二)育成牛的日粮配方99

(三)育成牛的管理要点100

六、干奶牛的饲养管理101

(一)奶牛干奶的目的101

(二)干奶牛饲养管理101

七、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103

(一)成年奶牛阶段饲养法103

(二)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108

(三)人工诱导泌乳技术111

(四)泌乳母牛不同胎次和泌乳阶段对产奶量的影响111

八、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112

九、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114

(一)夏季给奶牛带来的危害114

(二)夏季防暑降温的措施114

十、奶牛的一般管理115

(一)成立技术室115

(二)建立和健全各种登记、报表制度116

(三)奶牛的一般管理技术116

(四)做好奶牛生产力的测定119

(五)搞好奶牛繁殖指标统计工作120

(六)饲料安排与贮备121

(七)奶牛的环境、卫生管理121

(八)产房的管理122

第五章 挤奶技术124

一、牛的乳房结构及排乳过程124

(一)乳房结构124

(二)排乳过程125

二、挤奶技术126

(一)挤奶前的准备工作126

(二)乳房按摩技术127

(三)常用手工挤奶方法127

(四)机器挤奶技术130

三、挤奶厅的构造和设施134

(一)挤奶厅134

(二)挤奶设施135

第六章 牛奶卫生管理及其加工137

一、牛奶的组成及特性137

(一)牛奶的分类137

(二)牛奶的化学组成及营养特性139

(三)牛奶的主要物理特性143

二、牛奶的卫生管理146

(一)牛奶中微生物的来源146

(二)温度对牛奶中微生物的影响147

(三)牛奶卫生控制的主要措施150

三、牛奶的加工150

(一)牛奶的预处理150

(二)消毒奶的加工151

(三)酸奶的加工151

四、原料奶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52

(一)原料奶的质量标准152

(二)牛奶检验方法153

第七章 奶牛的繁殖技术156

一、奶牛的发情周期及特点156

(一)奶牛的性成熟156

(二)奶牛的适配年龄157

(三)奶牛的发情周期157

(四)母牛发情的特点160

(五)奶牛的发情鉴定161

二、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164

(一)人工授精方法164

(二)人工授精输精前、后应注意的问题166

(三)输精部位和输精次数166

(四)最佳配种时间167

(五)产后最佳配种时间168

三、奶牛的妊娠与分娩168

(一)奶牛的妊娠168

(二)奶牛的分娩172

四、奶牛的助产174

(一)助产前的准备174

(二)助产原则175

(三)助产方法175

五、不妊娠防治177

(一)做好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177

(二)认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177

(三)减少胚胎死亡和防止流产177

(四)及时治疗疾病性繁殖障碍178

六、奶牛繁殖计划与指标管理178

(一)建立繁殖记录档案178

(二)繁殖计划179

七、奶牛的胚胎移植技术180

(一)概述180

(二)胚胎移植技术程序180

第八章 奶牛常见疾病防治186

一、常见传染病防治186

(一)牛结核病186

(二)布氏杆菌病188

(三)牛流行热190

(四)牛恶性卡他热192

(五)牛放线菌病194

(六)犊牛副伤寒195

(七)犊牛大肠杆菌病197

二、内科疾病199

(一)前胃弛缓199

(二)瘤胃臌胀201

(三)瘤胃积食203

(四)食道梗塞205

(五)创伤性心包炎207

(六)牛酮血病208

(七)骨质疏松症210

三、外科及乳房疾病212

(一)乳房炎212

(二)腐蹄病215

(三)蹄变形216

(四)创伤处理216

(五)淋巴外渗220

四、奶牛常见不孕症的防治220

(一)子宫内膜炎221

(二)卵泡囊肿223

(三)持久黄体225

五、寄生虫病226

(一)焦虫病226

(二)牛皮蝇蛆病228

六、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229

(一)肥胖母牛综合征229

(二)产后瘫痪231

(三)酒精阳性乳232

(四)棉籽饼中毒235

(五)黄曲霉毒素中毒236

(六)霉败稻草中毒237

(七)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238

(八)有机磷杀虫剂中毒239

(九)有机氟化合物中毒240

第九章 奶牛场建设242

一、场址选择标准242

(一)地势及地形242

(二)土壤条件及水源243

(三)饲料条件243

(四)交通运输条件243

(五)社会环境条件243

二、牛场的布局244

(一)牛场布局的整体设计244

(二)牛场生产区的布局244

(三)生产辅助区的布局245

(四)生活管理区的布局245

(五)牛场的绿化246

三、奶牛舍的建筑246

(一)奶牛舍建筑的基本要求246

(二)牛舍内环境卫生的要求247

(三)牛舍的分类248

(四)成年母牛舍的建筑249

(五)成年母牛舍内的平面布局250

(六)成年母牛舍内主要设施251

(七)青年牛舍、育成牛舍及犊牛舍的建筑要求252

(八)散放饲养方式牛舍的建筑要求252

四、奶牛场的附属设施253

(一)奶牛运动场253

(二)运动场内的设施254

(三)牛场的消毒设施254

(四)青贮窖的建设255

(五)牛场粪便处理的卫生设施255

(六)其他附属建筑设施255

五、个体养牛户的饲养方向256

第十章 牛场经营管理257

一、牛场的生产管理257

(一)生产责任制257

(二)承包(租赁)经营257

(三)股份合作制经营257

(四)牛场的规章制度258

二、牛场的经营措施258

(一)牛场的劳动定额与劳动管理258

(二)工作日程260

(三)养牛场的操作规程260

(四)奶牛各月管理工作重点263

三、牛场计划管理264

(一)配种产犊计划264

(二)牛群周转计划265

(三)饲料计划265

(四)产奶计划266

四、饲养奶牛投资与经济效益概算266

(一)成本267

(二)产值267

(三)利润267

五、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268

(一)提高单产,降低饲养成本,开展综合利用268

(二)合理淘汰更新母牛268

(三)重视记录与记账工作269

(四)做好奶牛生产中的管理工作270

(五)严格遵守防疫制度270

六、奶牛群的保健措施272

(一)奶牛场卫生防疫272

(二)乳房卫生保健274

(三)蹄卫生保健275

附录1 奶牛的营养需要277

附录2 奶牛乳房炎防制规范(试行)283

附录3 农业部农垦系列奶牛场技术管理规范(草案)289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黑白花奶牛344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349

附录6 乳牛线性外貌评定方法359

附录7 牛奶记录体系(DHI)介绍及应用362

附录8 中国乳及乳制品产品质量标准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