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团体社会工作 理论·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芳著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8019833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社会团体-社会工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团体社会工作 理论·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当代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1
理论取向的发展1
目录1
社会角色的发展4
专业伦理的发展5
整合取向的工作方法的发展7
第二节 团体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8
一个基本的子系统8
一个独特的子系统9
人活在团体中10
第三节 团体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功能10
团体社会工作中的团体12
团体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13
团体社会工作的功能14
团体社会工作与团体心理治疗的区别16
第二章 团体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18
第一节 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18
团体工作的酝酿时期18
团体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门课程被接受22
治疗取向进入团体社会工作24
从多元到整合的团体社会工作模式的发展26
当代团体社会工作的新发展28
对未来团体社会工作发展的展望29
第二节我国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30
近现代的中国团体社会工作30
新时期团体社会工作发展的条件32
新时期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34
新时期团体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5
团体社会工作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发展36
第三章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38
第一节 个体行为理论38
需求层次理论38
自我理论41
个体发展理论43
第二节 团体动力理论45
团体动力学理论46
团体互动理论47
社会认知平衡与失调理论49
第三节 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51
系统理论51
生态理论53
第四章 团体类型56
第一节 成长性团体56
内容与特征56
示例58
分析61
第二节 治疗性团体61
内容与特征62
示例64
分析67
第三节 支持性团体67
内容与特征67
示例68
分析71
第四节 社会行动团体71
内容与特征72
示例73
分析75
内容与特征76
第五节 自助团体76
示例78
第五章 团体系统的要素82
第一节 团体成员83
年龄因素83
性别因素84
人格特质85
角色与地位85
第二节 工作者89
行为性质89
工作者的角色90
工作者的地位91
团体规范92
第三节 团体92
凝聚力93
团体冲突94
次团体95
第四节 环境96
机构96
物理环境97
社会环境99
第六章 团体动力101
第一节 团体中的沟通102
沟通方式103
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106
人际间四种不良的沟通形态107
团体的沟通模式109
影响团体有效沟通的语言障碍110
团体沟通时的一般原则113
第二节 团体工作中的领导114
领导者的特质115
领导者的理念117
领导者的工作原则118
领导的技巧120
避免技巧的误用134
协同领导135
领导的陷阱136
建立焦点141
第七章 影响团体发展的主要事件141
第一节 团体焦点141
固定焦点144
深化焦点146
转移焦点148
第二节 团体决策149
团体决策的形式149
团体决策的技术150
团体决策时可能出现的问题152
第三节 团体问题的解决154
伊根的三阶段问题解决模式154
卡克霍夫的四阶段问题解决模式154
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模式155
第四节 团体工作与环境改变160
影响人类的环境元素160
选择干预系统162
选择环境系统中的具体介入对象163
选择合适的环境改变策略164
第八章 团体工作与成员个人的改变167
第一节 团体中的治疗性因素167
植入希望168
普遍性169
资讯和建议的告知170
利他主义171
自我表露173
互动中的学习174
接纳175
第二节 通过团体改变个人的技术177
工作者与成员间一对一的互动177
运用团体协助个别成员179
从环境的层面改变个人185
第九章 团体历程189
第一节 团体形成前的准备191
团体的规划191
团体的组成192
招募和筛选成员194
决定团体的规模196
决定团体工作的时间197
做好团体系统内外的协调工作199
团体开始前工作环境的准备200
经验性认知的准备200
第二节 团体初期201
有效地开始团体201
成员的相互认识202
澄清团体和成员的目标202
订立团体契约203
产生信任的团体氛围204
工作者在初期的角色与地位206
处理抗拒行为209
第三节 团体的转换期209
处理问题成员211
处理团体中的冲突215
第四节 团体的中期218
团体中期的特点218
团体中期的任务220
工作者的介入221
第五节 团体结束期228
团体结束的含义228
成员的特征229
团体结构的特点231
工作者的角色231
结束期的工作任务232
第十章 团体方案与团体活动的设计237
第一节 团体方案设计237
团体方案设计的概念237
团体方案的内容237
团体方案设计的原则239
方案设计的步骤241
第二节 团体方案设计的示例242
第三节 团体活动的设计252
团体活动的功能252
影响团体活动的要素253
团体不向阶段活动设计的重点253
团体活动的类型255
团体活动的设计与执行257
第四节 团体活动设计的示例259
团体初期的活动——认识你259
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活动——图画完成260
增进团体信任感的活动——三个秘密261
催化成员自我探索的活动——生活馅饼262
人际间互动沟通的活动——角色的冲突263
涉及个人深层分享的活动——盾形绘图264
评估团体展过程的活动——停下来,谈谈现在的感觉265
团体结束期的活动——祝福与道别265
第一节 评估的基本概念267
第十一章 团体评估267
评估的意义与类型268
评估的一般流程269
评估的基本模式270
第二节 评估资料的收集272
收集什么资料273
如何收集资料273
第三节 团体评估的方法284
实验法284
单一系统法286
目标达成评估法289
诠释性评估法290
主要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