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与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与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3180065.jpg)
- 吴承越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4536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特色工业现代化的探索36
第一节 由革命转向建设36
一 工作重心转移思想提出的始末36
二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阶段41
第二节 农轻重序列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49
第三节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54
一 毛泽东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兼顾轻工业和农业,以公平为主的工业均衡布局思想54
二 邓小平以改革为动力,发挥优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举,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效率为主的工业非均衡布局思想57
三 江泽民以创新为动力,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工业合理布局,工业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60
一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准备65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前提65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探索65
二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实践70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大试验”72
一 从办大社到办“人民公社”72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评估7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前景与展望78
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79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展望84
三 解决“三农”问题在于创新89
第三章 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现代化的探索99
第一节 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99
一 一定要抓技术革命100
二 认真办好教育事业102
三 科技和教育是促进整个现代化事业优化运行的强大动力105
四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108
第二节 重视思想和道德的建设117
一 加强思想和道德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任务117
二 注重发挥精神优势是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120
三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23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贯彻“双百”方针126
一 中国现代化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127
二 贯彻“双百”方针132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防建设现代化的探索137
第一节 国防建设的理论和原则137
一 科学地分析形势,适时地进行国防现代化的战略决策137
二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应协调发展140
三 国防建设应自力更生,以我为主143
第二节 国防现代化的举措144
一 军队现代化145
二 国防工业现代化151
三 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153
第三节 军事理论现代化157
一 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157
二 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160
三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162
四 国防新安全观16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168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是一个创造168
一 历史和现实的基本经验168
二 人民民主政权必须依靠人民171
三 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175
第二节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79
一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提出及其发展180
二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183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1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91
一 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涵义192
二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194
三 坚持依法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97
四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202
第四节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07
一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208
二 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210
三 坚持十六字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11
四 邓小平、江泽民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14
第六章 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220
第一节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221
一 独立自主原则产生的客观依据221
二 中国的现代化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225
三 对外交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235
第二节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争取外援239
一 向外国学习239
二 争取外援243
三 对外开放247
一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的根本保证254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254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与执政党建设254
二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59
第二节 执政党应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262
一 执政党决不能脱离群众262
二 依靠群众与教育群众267
三 反对官僚主义269
第三节 健全民主集中制271
一 民主与集中是矛盾的统一272
二 贯彻集体领导原则274
三 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275
第四节 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79
一 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是互相结合的279
二 反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观主义280
三 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281
四 调查研究、多谋善断282
第五节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285
一 大力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建设285
二 认真抓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289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建党治国的理论基础291
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98
结束语 从实事求是到“三个代表”305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305
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11
三 世纪之交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314
参考文献322
后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