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子植物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子植物病理学
  • 王金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02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分子生物学(学科: 植物病理学 学科: 研究生) 分子生物学 植物病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子植物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内容1

第二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任务2

第三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4

第四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地位14

第五节 学科交叉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影响17

第六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19

第二章 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基础21

第一节 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基础21

一、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21

二、寄主和病原物的遗传变异22

三、寄主—病原物识别27

四、基因—基因概念33

第二节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36

一、毒素36

二、胞外酶40

三、病原物激素44

四、病原物胞外多糖46

第三节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特征49

一、抗病性生理生化特征49

二、主要抗病因子59

第三章 病原物致病相关基因86

第一节 病原物侵染的生物学特性86

一、真菌侵染的生物学特性86

二、细菌侵染的生物学特性87

三、病毒侵染的生物学特性89

四、植物线虫侵染的生物学特性92

第二节 病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94

一、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94

二、植物病原细菌基因组96

三、植物病毒基因组97

四、植物线虫基因组98

第三节 病原物致病基因的类型99

一、决定亲和性的基因99

二、决定不亲和性的基因100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侵染过程与致病相关基因101

一、病毒的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显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01

二、植物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致病基因116

第五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相关基因131

一、克隆基因的策略和研究方法131

二、与病理过程有关的基因140

三、质粒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179

四、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基因的调控机制189

五、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岛198

第六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相关基因200

一、病原真菌基因克隆的策略和研究方法200

二、病原真菌致病过程的相关基因203

三、真菌低致病力的分子遗传基础222

四、真菌营养亲和性的分子遗传基础227

五、真菌致病基因的调控机制233

第七节 关于病原物间致病基因同源性问题的讨论236

一、植物病原菌致病基因之间的同源性236

二、植物和动物病原菌基因之间的同源性238

第四章 寄主植物的抗病基因240

第一节 经典植物病理学中植物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的概念240

一、植物抗病表型240

二、植物抗病因子241

三、植物抗病性遗传241

第二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植物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的概念242

一、与病原物亲和性因子有关的抗病性242

二、与病原物不亲和性因子有关的抗病性243

三、信号识别和信号传递245

第三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247

一、差异表达克隆法248

二、异源基因克隆法248

三、利用结合特异性通过鉴定抗病基因产物克隆抗病基因249

四、转座子标签克隆法250

五、染色体步查克隆法253

六、作图克隆法254

七、互补克隆法254

第四节 抗病基因鉴定255

第五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256

一、豇豆抗花叶病毒基因256

二、玉米抗圆斑病的Hm1基因256

三、番茄抗细菌叶斑病的pto基因256

四、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的基因RPS2和RPM1257

五、烟草抗TMV的N基因258

六、亚麻抗锈病的L6基因258

七、拟南芥抗霜霉病的RPP5基因259

八、番茄抗叶霉菌的cf9、cf4、cf2和cf5基因259

九、水稻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260

十、甜菜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的Hs1pro-1基因260

十一、其他抗病基因261

第六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功能261

一、根据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来推测抗病基因的功能261

二、根据R蛋白的结构预测的R基因的功能261

第五章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267

第一节 防卫反应的发生特点268

一、防卫反应基因的结构特点268

二、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268

三、防卫反应基因功能的多重性269

第二节 防卫反应基因的研究策略269

一、防卫反应基因的克隆269

二、防卫反应基因的时空表达270

第三节 防卫反应基因的主要类型273

一、病程相关蛋白基因273

二、水解酶基因282

三、硫素(Thionin)基因290

四、植物细胞壁修饰中的基因及其调控292

第四节 防卫反应基因表达的时空概念和发育调节302

一、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结构性表达302

二、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303

第六章 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306

第一节 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生化特征306

一、植物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306

二、植物病原细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308

三、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313

四、植物线虫与寄主的互作关系329

第二节 互作的分子内涵和进化模式337

一、互作的生化和遗传特征337

二、互作类型339

第三节 激发子341

一、激发子的来源342

二、激发子的化学与结构特性344

三、激发子的作用类型350

第四节 抑制子354

一、抑制子的化学与结构特性354

二、抑制子的作用机制356

第五节 受体358

一、植物对激发子刺激信号的接受358

二、识别激发子和启动过敏反应的受体359

三、有关激发子受体的鉴定360

第六节 诱导抗病性和诱导感病性362

一、诱导抗病性362

二、诱导感病性367

第七节 互作的双向调节370

一、病原生物基因的诱导表达370

二、寄主基因的诱导表达371

第七章 信号接受和信息传递377

第一节 基本概念377

第二节 信号分子的类型和引发的反应377

一、病原物接受寄主的信号377

二、寄主接受病原物的信号381

三、植物中对抗病性有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382

第三节 信号接受和传递机制382

一、信号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事件382

二、不同类型寄主—病原物互作关系中信号传递过程387

第四节 系统获得抗性和诱导系统抗性中的信号传递机制404

一、基本概念404

二、在SAR信号传递中水杨酸的作用405

三、诱导系统抗病性中信号传导过程413

第五节 植物和动物中信号传递系统的比较413

一、在生化水平上的比较413

二、第二信使的作用414

三、动物中信号传递的一般特征及其与植物的关系420

第八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22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意义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422

一、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422

二、基因工程在农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423

第二节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425

一、目的基因的鉴定和克隆426

二、目的基因的加工和重组426

三、目的基因向植物的转化428

四、嵌合基因的构建442

五、转化和再生444

六、表达策略449

第三节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450

一、主要策略450

二、有关机理452

第四节 植物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工程454

第五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的基因工程455

第六节 从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发展看植物抗病基因工程455

第九章 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生命科学458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形成与植物病害的发生458

第二节 系统进化459

一、达尔文生物进化原理及理论发展459

二、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演化460

第三节 协同进化理论和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461

参考文献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