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电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4504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电视工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电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人类生态危机的病源是精神生态错位3
第一章 对生态理论认识的延展3
一、从自然到社会的视野延展4
1.最初的自然生态视野4
(1)“生态系统”遍布生物圈4
(2)能量、物质和信息作用是生态系统运行的根本6
(3)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独特表述10
2.由分割回归到一统的整体思维14
(1)划界——区分事物的需要14
(2)延伸——超越事物间的“藩篱”18
二、人类生态系统19
1.人类生态系统的构成20
(1)自然生态系统20
(2)社会生态系统25
(3)精神生态系统30
(4)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关系38
2.人类生态系统是多样性能量作用的复合生态系统40
三、精神生态是人特有的生态42
1.精神生态产生精神能量42
2.一切祸福皆源于精神生态43
(1)人类得益于精神生态44
(2)人类受害于精神生态47
3.生态情结是人精神生态的反映49
(1)追寻型生态情结50
(2)建构型生态情结57
第二章 人类生态系统处在危机中61
一、人类孕育了多重生态“怪胎”62
1.自然生态严重失衡62
(1)地球将进入大热世纪62
(2)地球之“肺”在缩小63
(3)1/3的人面临水荒64
(4)土壤沙化64
(6)可怕的基因污染65
(5)生物物种快速来绝65
(7)“酸雨”的严重侵蚀66
(8)石油最多能采40年66
2.社会生态严重畸形67
(1)爆炸性的人口67
(2)社会风气日下67
(3)两极分化严重67
(4)1/10的人卷入毒品68
(5)暴力凶杀升级68
(6)色情业快速蔓延69
(7)艾滋病带毒者达1500万人69
(9)城市“肥胖症”加重70
(8)现代病怪出70
(10)火灾愈演愈烈71
(11)3000万人亡命于车轮71
(12)空难不断72
(13)战争升级72
3.精神生态严重错位72
(1)1000万人想自杀72
(2)家庭裂变73
(3)文化的多样性濒危74
二、人类被多重生态危机全面挤压75
2.社会环境方面76
1.自然环境方面76
3.精神环境方面77
第三章 生态危机的病源在于精神生态81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张扬81
1.西方文化的灵魂81
2.人类的一厢情愿85
二、“科学主义”颠覆了生物圈91
1.技术孕育了科学91
2.两种文化的对立93
3.科学主义的危害100
(1)带给人类恶的精神后果103
(3)限制人的自由104
(2)伤害人的尊严104
(4)对人的本质提出挑战105
(5)促使人进一步退化105
三、人类物欲的恶性膨胀109
1.人的欲望随能力的泛化而膨胀110
2.消费走向异化111
中篇 电视是影响精神生态的重要环境119
第四章 电视深刻作用于精神生态119
一、电视系统是生态系统119
1.电视传播系统119
2.电视系统自身是生态系统121
(1)电视生态是人工生态125
3.电视生态系体是社会生态的子生态125
(2)电视生态系统的特点128
二、电视作用于精神生态的特质131
1.强势生态位的占据者131
2.精神文化的强力嵌入者133
3.文化指令的濡化者135
4.精神需求的最佳体验者138
5.精神价值的重构者141
第五章 电视旨在塑造协调的精神生态145
一、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是生态问题145
1.“问题”是人与环境的不协调145
2.“问题”都是人引起的146
3.“问题”的后果是生态失衡151
1.电视是生态的反映者155
二、电视反映的对象都是生态155
2.生态是电视的被反映者158
三、电视塑造精神生态160
1.电视影响着精神生态的构成160
(1)交流沟通作用162
(2)评价定位作用163
(3)引导调节作用163
(4)监督批评作用163
2.电视传播力取决于节目的能量力度164
一、资本逻辑下“物欲”的现代化放送166
1.推动消费浪潮166
第六章 异化的电视解构协调的精神生态166
2.造就失去自我的“商品视听奴”170
3.工业化生产“精神”172
4.推销廉价的物欲“盛宴”176
二、打造超级奇观181
三、消解意义183
四、网织虚假精神生态环境191
五、担当“认知经验的代理人”194
六、社会的乱源198
七、传播权被高度垄断200
八、把“性”作为消费之靶206
1.把性作为最佳投资点206
2.把性资源用到了极致207
3.女性在窥视中被消费210
下篇 拯救生态危机的关键是引领人类成为自己的“天敌”217
第七章 生态文明是化解生态危机的“良方”217
一、生态文明——人类憧憬的理想境地217
1.生态危机孕育生态文明217
2.“生态文明”日渐凸显221
3.生态文明是一种普世价值观228
4.生态文明是后现代文明形态230
5.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231
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235
1.生态文化235
2.生态文化是直接的人文关怀238
三、生态文化要人为地给自己树“天敌”240
第八章 构建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电视242
一、生态电视是重要的生态文明载体242
1.生态电视是传统电视的升华与超越242
2.生态电视能成为“早叫的公鸡”245
二、生态电视的内涵246
1.精神文化层次247
(1)生态科学247
(2)生态意识248
(3)环境意识249
(4)生态伦理249
(5)生态美学249
(6)生态文艺250
2.制度文化层次251
(1)自然生态规范251
(2)社会生态规范252
3.物质文化层次253
(1)生态技术253
(2)生态设计253
(3)生态工艺255
(4)生态产业255
三、生态电视的终极目标256
1.终极价值取向256
2.矫正错位的精神价值257
第九章 矫正错位的文化指令260
一、引领生态思维观261
1.关于思维的整体性261
2.关于思维的多样性266
3.关于思维的开放性269
二、引领生态自然观271
1.人是“自然之子”的观念275
2.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276
3.保护生命多样性的观念277
4.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79
三、引领生态伦理观281
1.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存在287
2.爱护生命和保护自然资源289
3.利人与利自然的统一292
四、引领生态美学观295
五、引领生态科技观299
1.科学技术有精神影响301
2.强化对科技的人文监控303
3.享受科技成果应有限度304
4.在坚持科技的人文方向中维护自我305
5.警惕科技的非人文倾向305
(1)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型典型306
(2)生态设计的典型和应用措施307
(3)运用生态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舆论307
六、引领生态发展观308
1.“发展”涵义逐步生态化309
2.生态发展观引领的内涵313
(1)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制度313
(2)经济领域要实现生态化314
(3)生态化发展的模式316
(4)设立发展项目的“绿色门槛”317
(5)要与后代人机会平等318
七、引领生态消费观318
1.适度消费319
2.绿色消费325
八、引领生态未来观327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