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音乐通史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音乐通史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176564.jpg)
- 于润洋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78055395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音乐通史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1
第一编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1
概述1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序 赵沨1
第一章 古希腊音乐3
第一节 古希腊的音乐生活3
(一)音乐与神的崇拜3
(二)古希腊的乐器3
(三)诗歌的繁荣4
(一)音程和音阶理论5
(四)古希腊戏剧5
第二节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5
(二)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8
第二章 古罗马音乐10
第一节 古罗马的音乐生活10
第二节 基督教音乐的兴起11
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13
概述13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16
第一章 中世纪教会礼拜音乐16
第一节 格里高利圣咏16
(二)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17
第二节 圣咏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17
(一)日课17
(二)弥撒18
第三节 教会音乐理论19
(一)音乐美学19
(三)教会调式20
(二)记谱法20
(四)六声音阶21
第四节 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22
(一)附加段23
(二)继叙咏23
(三)宗教剧24
第二章 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25
第一节 早期的复调音乐25
(一)奥尔加农25
(二)华丽奥尔加农26
(三)节奏模式27
(四)第斯康特28
第二节 圣母院乐派的复调28
(一)文献及一般风格特征28
(二)莱奥南和佩罗坦29
(三)孔杜克图斯29
第三节 经文歌30
(一)克劳苏拉30
(二)经文歌的产生32
(三)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的发展33
第三章 中世纪单声歌曲35
第一节 拉丁歌曲35
(一)孔杜克图斯35
(二)戈利亚德歌曲35
第二节 方言歌曲36
(一)早期的方言歌曲36
(二)法国游吟诗人36
(三)其他地区的方言歌曲38
第三节 中世纪器乐39
第四章 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音乐41
第一节 法国“新艺术”41
(一)新艺术与古艺术之争41
(二)福维尔传奇42
第二节 新艺术音乐的特征42
(一)新的记谱方式42
(二)等节奏44
(一)经文歌创作45
第三节 马肖的音乐创作45
(三)新的对位音响45
(二)弥撒曲46
(三)世俗歌曲46
第四节 14世纪意大利音乐47
(一)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48
(二)兰迪尼48
第三编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51
概述51
第一节 英国音乐55
第一章 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55
第二节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58
(一)迪费59
(二)班舒瓦61
第三节 法-佛兰德作曲家62
(一)约翰内斯·奥克冈62
(二)比斯努瓦66
第四节 若斯坎和若斯坎的同代及后一代作曲家66
(一)若斯坎66
(二)若斯坎的同时代作曲家71
(三)若斯坎后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72
第二章 16世纪的新趋势73
第一节 意大利的牧歌及其他声乐体裁73
(一)弗罗托拉和劳达赞歌73
(二)意大利牧歌73
(三)意大利其他声乐体裁76
第二节 法国尚松和德、西、英等国的音乐77
(一)法国77
(三)西班牙78
(二)德国78
(四)英国79
第三节 16世纪的器乐80
(一)乐器80
(二)器乐81
第三章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83
第一节 宗教改革的音乐83
(一)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83
(二)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音乐84
(一)帕莱斯特利那85
第二节 帕莱斯特利那及其同时代作曲家85
(二)帕莱斯特利那的同时代人88
第三节 威尼斯乐派89
第四编 巴罗克时期音乐93
概述93
第一章 巴罗克音乐的主要特点96
第一节 两种常规96
第二节 通奏低音98
第四节 调性和声与对位100
第三节 “情感论”100
第五节 节奏与记谱101
第六节 声乐与器乐102
第二章 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105
第一节 歌剧的来源105
第二节 最早的歌剧106
第三节 蒙特威尔第和他的《奥菲欧》109
第四节 罗马、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歌剧113
(一)罗马113
(二)威尼斯114
(三)那不勒斯115
第五节 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早期歌剧118
(一)法国118
(二)英国121
(三)德国124
第三章 其他大型声乐体裁126
第一节 清唱剧126
第二节 康塔塔127
第三节 受难乐128
第四节 协奏风格的宗教音乐129
第四章 器乐的发展135
第一节 博洛尼亚乐派135
第二节 德国的键盘音乐141
第三节 意大利和法国的键盘音乐146
第四节 协奏曲150
第五章 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155
第一节 让-菲利普·拉莫155
第二节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157
第三节 格奥尔格·弗利德里希·亨德尔160
第四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5
第五编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173
概述173
第一章 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177
第一节 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177
第二节 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180
(一)意大利喜歌剧180
(二)法国喜歌剧181
(三)德奥歌唱剧182
(四)英国民谣剧182
第二章 前古典时期的器乐183
第一节 前古典时期“奏鸣曲”和室内器乐曲的发展183
(一)奏鸣曲和奏鸣曲式183
(二)其他室内器乐曲185
第二节 前古典时期协奏曲与交响曲的发展186
(一)协奏曲186
(二)交响曲187
第三章 海顿和莫扎特193
第一节 海顿193
第二节 莫扎特198
第四章 贝多芬205
第一节 贝多芬的生平205
(一)波恩时期205
(二)维也纳时期206
(三)创作成熟时期206
(四)创作晚期207
(一)交响曲208
第二节 贝多芬的器乐创作208
(二)钢琴作品212
(三)重奏作品213
第三节 贝多芬的声乐作品214
(一)歌剧214
(二)庄严弥撒215
(三)歌曲215
概述217
第六编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17
第一章 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221
第一节 韦伯221
第二节 舒柏特224
第二章 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230
第一节 门德尔松230
第二节 舒曼233
第三节 肖邦237
第一节 法国歌剧在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状况242
(一)作为法国歌剧舞台中心的巴黎242
第三章 19世纪上半叶的法、意歌剧242
(二)格鲁克之后的法国歌剧作曲家243
(三)法国大歌剧244
第二节 以罗西尼为代表的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歌剧(上)245
(一)从《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到《塞维利亚的理发师》246
(二)从《唐克雷迪》到《威廉·退尔》247
第三节 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歌剧(下)248
(一)贝里尼248
(二)唐尼采蒂249
第四章 从标题交响音乐到交响诗251
第一节 柏辽兹251
第二节 李斯特254
第五章 19世纪中、下叶的德奥音乐259
第一节 瓦格纳259
第二节 勃拉姆斯264
第三节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269
第一节 法国歌剧的新倾向272
(一)奥芬巴赫272
第六章 19世纪中、下叶的法、意歌剧272
(二)古诺273
(三)比才274
第二节 威尔第代表的意大利歌剧276
第七章 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与有关风格280
第一节 俄罗斯音乐文化281
(一)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281
(二)格林卡以前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状况282
(三)格林卡283
(四)“强力集团”作曲家287
(五)柴科夫斯基299
(六)其他俄罗斯音乐家305
第二节 捷克的音乐文化306
(一)捷克民族在音乐史上的三次重大贡献306
(二)斯美塔那306
(三)德沃夏克308
第三节 匈牙利、波兰的音乐文化310
(一)匈牙利民族乐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310
(二)艾凯尔311
(四)莫纽什科313
(三)波兰民族乐派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313
第四节 挪威、芬兰的音乐文化314
(一)挪威民族乐派产生的历史条件314
(二)格里格315
(三)芬兰民族乐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317
(四)西贝柳斯317
第八章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320
第一节 法国音乐文化320
(一)从弗兰克到福列320
(二)德彪西322
(三)拉威尔325
第二节 奥地利和德国的音乐文化327
(一)布鲁克纳327
(二)马勒328
(三)沃尔夫330
(四)理夏德·施特劳斯330
第三节 俄罗斯音乐文化332
(一)斯克里亚宾332
(二)拉赫曼尼诺夫334
第四节 意大利音乐文化336
(一)马斯卡尼和列昂卡瓦洛336
(二)普契尼338
第七编 20世纪音乐341
概述341
第一章 表现主义音乐344
第一节 勋伯格345
(一)贝尔格348
第二节 贝尔格与韦伯恩348
(二)韦伯恩349
第二章 新古典主义音乐351
第一节 斯特拉文斯基352
第二节 兴德米特354
第三节 六人团356
(一)奥涅格356
(二)米约357
第三章 民族主义音乐359
第一节 巴托克359
第二节 席曼诺夫斯基361
第三节 亚那切克363
第四节 沃安·威廉斯366
第五节 科普兰和格什文368
(一)科普兰368
(二)格什文370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其他风格与类型的音乐372
第一节 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372
(一)肖斯塔科维奇372
(二)普罗科菲耶夫373
第二节 布里顿与蒂皮特375
(一)布里顿375
(二)蒂皮特376
第三节 微分音音乐与噪音音乐377
(一)微分音音乐377
(二)噪音音乐378
第五章 50、60年代的音乐381
第一节 序列音乐381
(一)梅西昂386
(二)布列兹388
第二节 偶然音乐389
第三节 电子音乐392
第四节 新音色397
(一)希纳基斯399
(二)彭德雷茨基400
(三)利盖蒂401
(四)贝里奥402
(五)克拉姆403
(一)亨策404
第五节 其他404
(二)诺诺405
第六章 70年代以后的音乐408
第一节 简约派409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410
第三节 第三潮流411
第四节 拼贴412
人名索引415
参考书目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