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与性别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与性别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172821.jpg)
- 赵蓉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9501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与性别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口语研究概况5
一、口语的历史地位5
二、口语研究概况6
三、几点结论11
第二节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性质14
一、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14
二、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口语的基本问题17
第三节 本书的方法和材料25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25
二、语料来源30
一、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33
第一节 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与语言问题33
第二章 语言与性别概论33
二、女性主义的内容和实质34
三、女性主义与语言问题38
四、关于“性别歧视”41
第二节 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44
一、研究的分期45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结论49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52
第三节 俄罗斯的语言与性别研究53
一、俄罗斯的语言和社会性别研究概况及特点54
二、术语使用的问题57
三、理论与实践的前景59
第三章 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60
第一节 非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61
一、二元论与性别对立62
二、对称与非对称63
三、标记理论66
第二节 形式标记的非对称69
一、名词性词语的形式标记70
二、代词、形容词及动词的形式标记77
第三节 语义标记的不对称80
一、语义的性别限制80
二、语义的褒贬89
三、语义的范围93
第四节 分布标记的不对称97
一、分布范围97
二、语序99
小结102
第一节 概述105
第四章 性别差异与语音105
一、口语语音的特点106
二、性别差异对语音的影响106
第二节 音色108
一、两性音质的差别108
二、两性言语中元音与辅音的音色110
三、原因的探讨114
第三节 前化115
一、元音的前化115
二、辅音的前化117
三、原因的探讨120
第四节 音长121
一、语速的性别差异121
二、元音音长的性别差异122
三、辅音音长的性别差异125
一、音高及音域的性别差异128
第五节 调型128
二、调型的性别差异131
小结135
第五章 性别差异与语词138
第一节 概述138
一、口语在语词方面的特点138
二、性别差异对词语运用的影响139
第二节 词汇主题141
一、两性的兴趣差异与话题分组142
二、两性话题与词语的掌握和运用145
第三节 感叹词和语气词152
一、感叹词使用中的性别差异152
二、语气词使用中的性别差异157
一、强势词语160
第四节 强势词语与弱化手段160
二、弱化手段164
第五节 詈语169
一、詈语的内容170
二、詈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172
第六节 称谓语180
一、两性的自称180
二、两性的他称182
三、从他称谓187
四、称谓的性别变换190
小结195
第六章 性别差异与话语风格198
第一节 概述198
一、关于“风格”199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两性话语风格的影响199
三、话语风格方面的性别差异200
四、关于非语言交际因素202
第二节 言语的得体性204
一、关于得体原则204
二、两性话语与礼貌准则205
三、两性话语与幽默准则218
四、两性话语与克制准则220
第三节 对话中的合作与协调225
一、关于对话中的合作与协调225
二、话轮交替227
三、话语的关联240
第四节 交际失误250
一、关于“交际失误”250
二、由性别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类型254
小结269
一、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272
第七章 总结272
第一节 言语性别差异的类型和参数272
二、言语性别差异的类型274
三、影响言语性别差异分布的参数276
第二节 言语性别差异的原因279
一、生理差异280
二、心理差异280
三、社会文化差异282
四、正确评价的问题285
结束语288
一、基本结论288
二、本项研究的特点290
参考文献293
外国人名中外文对照表311
后记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