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亚经济圈 增补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亚经济圈 增补版
  • 林华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180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东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亚经济圈 增补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自序8

序言14

自序17

1.“东亚经济圈”构想:理想与现实2

当前东亚研究的重点是什么?(2000年6月13日)2

东亚多边合作的基本特点(2004年10月26日)6

评小泉的“全面经济合作构想”(2002年2月22日,日本《朝日新闻》)14

小泉南游意义何在?(2002年5月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18

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阵营之外(2002年1月11日,日本《朝日新闻》)20

东亚经济复苏与日本(2000年10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25

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如何维持?(2002年2月21日)27

剖析“东亚经济圈”构想(2004年1月22日)30

建立亚洲自由贸易区的课题和展望(2003年3月,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讨究》第五号)45

区域经济整合是亚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006年12月,马洪、盐谷隆英主编《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地区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67

中国与印度,能成为亚洲经济统合的引擎吗?[2007年2月7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2007年3月7日(上)、3月8日(下),马来西亚《南洋商报》]73

亚洲对印度有什么期待?[2007年3月7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2007年3月9日(上)、3月10日(下),马来西亚《南洋商报》]77

中日,日韩关系的恶化给东盟带来困惑(2005年4月23日,日本《朝日新闻》)82

东瀛迎来“神舟”震荡(2003年10月24日)84

日本对中国经援的含义(2004年5月31日)89

日中贸易战的代价(2001年8月31日,日本《朝日新闻》)94

日本企业向中国发展为何落后?(2001年11月16日)97

论在华投资对日本、中国台湾产业空洞化的影响(2002年12月10日)101

东亚的劳工流动和人才确保(2002年10月4日,日本《朝日新闻》)124

3.日本经济论:经验与教训128

日本经济复苏,昙花一现?(2004年5月31日)128

日本经济为何不见曙光?——从没有飞机的飞机场谈起(2003年7月15日)133

从“意见决定”的方式来看日本社会的低效率性(2003年3月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142

日本的“服务文化”(2002年8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145

日本人“无家可归”(2003年7月,香港《战国策》)148

封闭的日本社会课题(2002年10月14日,日本《朝日新闻》)153

东亚如何看待日本?(2002年6月10日,香港《大公报》)156

日本人喜欢吃“无骨鱼”(2003年4月10日)158

SARS何时会在日本登陆?(2003年5月14日)161

美国牛肉与美日贸易战(2006年4月27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169

日本的“东亚EPA构想”与亚洲政策(2006年9月8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174

亚洲对安倍政权抱有什么期待?(2006年10月19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177

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党争(2007年3月16日,《南风窗》)181

4.中华经济圈论:困境与展望190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2003年9月25日(上)、9月26日(下),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3月24日,中国《国际金融报》]190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与东盟的苦恼(2001年1月29日,日本《朝日新闻》)198

连战能够连胜吗?(2005年5月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201

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与亚太地区的形势(2005年5月29日)205

变化中的中国与新加坡关系(2002年4月24日,香港《大公报》)210

中国是否能够救得了APEC(2000年12月25日,日本《朝日新闻》)214

华裔、华侨、华人(2001年3月5日,日本《朝日新闻》)217

华人企业的国际化与爱国心(2001年7月6日,日本《朝日新闻》)220

华人、中华经济圈与日本(2001年5月25日,日本《朝日新闻》)225

亚洲金融风暴和马来西亚华人经济[2001年7月12日(上)、7月16日(下),香港《大公报》]229

从中国看亚洲泡沫经济(2006年2月11~1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241

5.访谈录(东亚、中日关系论)246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坚冰渐破(2005年8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246

东亚共同体合作:在荆棘中前进(2005年4月,北京大学)249

立体透视中日经济(2002年9月26日,《中国经营报》)255

中日经济合作是发展的大方向(2002年9月23日,《经济观察报》)261

中日两国应共同发展携手共建新时代(2002年9月15日,日本《中国经济新闻》)268

日本担心未来经济地位被中国取代(2002年2月,香港《中国评论》)275

经济中华与WTO及其对东亚发展和东西关系的影响(2000年2月,香港《中国评论》)281

日本经济再生与中国经济的关系(2001年11月15日、22日,日本《华侨报》)307

东盟亟待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2006年2月,日本朝日新闻社《论座》)331

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地区发展的新机遇(2006年12月,马洪、盐谷隆英主编《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地区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335

中日的戏台,东盟来搭?(2007年2月16日,《南风窗》)348

著者介绍 林华生:专精亚洲经济的著名华裔学者(2003年2月,香港《中国评论》)356

缩写表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