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3151313.jpg)
- 尹成湖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48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67页
- 主题词:创造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识创新1
第一节 创新的概念1
一、发明、发现、创造、创作和创新的含义1
目录1
二、创新的类型2
三、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关系2
四、创新的主要特性3
二、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集聚形成科技中心4
三、创新发展的特点4
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4
第二节 创新的特点4
四、激烈的竞争需要创新人才6
第三节 创新人才6
一、人才6
二、创新人才的素质7
三、创新人才培养要点7
第二章 创造力10
第一节 认识创造力10
一、什么是创造力10
二、人为何创造11
三、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12
第二节 创造力产生机理12
一、构建创造力产生机理模型13
二、模型要素分析14
三、创造力模型动态分析19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20
一、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21
二、创造力水平自我测评22
三、创造力开发模式28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30
第一节 认识思维30
一、思维的含义30
二、思维方式方法31
三、思维特性31
四、思维认识和研究状况32
五、思维层次划分34
第二节 思维的三要素36
一、思维加工材料及其获取36
二、思维加工方法38
三、思维产物的评鉴40
第三节 创新思维理论40
一、创新思维的“阶段模式”40
二、直觉思维42
三、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42
四、潜意识推论44
第四节 创新人才思维特征45
六、奥斯本创造性想象和集体智慧激发45
五、斯滕伯格“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45
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46
二、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48
三、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48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模型50
一、创新思维模型50
二、创新思维模型的静态分析53
三、创新思维模型的动态分析54
四、关于思维培养56
一、人脑的协调发展57
第六节 创新思维培养57
二、结合人才智力发展水平进行培养58
三、克服思维缺陷的训练61
第四章 适合个性的创新62
第一节 创新追求的目标62
一、创新追求的目标62
二、确定创新问题目标的平面模型63
第二节 个性64
一、个性的概念64
二、个性心理特征64
第三节 情感对创新的影响65
一、情商65
三、个性倾向65
二、健康的情感66
三、创新的情感障碍66
第四节 测定适合个性的创新67
一、测定适合个性的创新方向67
二、创新目标的自我机制70
三、创新中本能的作用71
第五章 基于问题创新72
第一节 认识问题72
一、问题的概念72
三、问题的处所及其显示的信息73
二、问题意识73
第二节 确定有价值的真正问题74
一、确定有价值的问题74
二、确定有价值的真正问题75
第三节 科技问题与解决78
一、科学问题的特点78
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79
三、科学问题的其他方面81
四、科学问题与创新展望83
五、技术问题的特点84
六、克服解决问题中的障碍85
七、回顾总结85
一、成对组合87
第一节 组合法87
第六章 创新技法87
二、辐射组合88
三、形态分析组合88
四、信息交合法89
第二节 联想法90
一、接近联想91
二、对比联想91
三、相似联想92
四、自由联想92
五、强制联想92
一、直接类比法93
第三节 类比法93
二、间接类比法94
三、幻想类比法94
四、因果类比法94
五、仿生类比法94
第四节 移植法94
一、技术手段移植94
二、技术原理移植95
三、技术功能移植95
第五节 设问法95
一、奥斯本检核表法95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扩展97
三、5W2H法98
四、和田十二法99
第六节 头脑风暴法99
一、奥斯本头脑风暴法100
二、头脑风暴法的变式——“635”法102
三、头脑风暴法的变式——集思广益法102
第七节 综摄类比法103
一、综摄法的基本原则(思维二阶段)103
二、综摄法的基本特点104
三、综摄法的实施程序105
四、综摄法的相关操作技巧107
六、使用综摄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08
五、综摄法的适用范围108
第八节 创新技法的运用109
一、创新技法的作用109
二、创新技法运用技巧110
三、创新方法的创新110
第七章 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112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概念及要求112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112
二、学术论文的类型112
三、学术论文的作用112
四、学术论文的要求113
二、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114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撰写114
一、学术论文的结构114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投稿116
一、投稿原则116
二、中文期刊类型117
三、期刊级别及其影响117
四、论文水平评价118
五、检索适合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118
附:《科学通报》投稿指南119
第一节 认识科研121
一、科研活动的类型121
第八章 科研课题及其申报121
二、科研课题的类型122
三、我国科研规划课题122
第二节 科研课题的申报准备123
一、了解计划课题123
二、选题124
三、立项申报书撰写的主要内容125
第九章 发明创造TRIZ理论与专利申请127
第一节 发明创造TRIZ理论127
一、TRIZ的定义127
二、TRIZ理论的40种发明创造原理127
一、专利知识131
第二节 专利知识与专利申请131
二、专利申请133
三、专利申请实例138
第十章 面向需求的技术创新144
第一节 觉察需求144
一、需要144
二、觉察需要145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特征与过程146
一、技术创新的特征146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式147
一、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148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148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149
第四节 面向市场的产品创新151
一、市场需求调研151
二、概念产品设计152
三、新产品实体开发152
四、新产品商品化开发152
第五节 创新实例153
一、成功的创新实例153
二、成功的创意155
三、失败的创意156
参考文献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