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毓民,王恒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11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润滑剂;润滑-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摩擦、磨损、润滑的基本知识1
1.1 摩擦1
1.1.1 概述1
1.1.2 摩擦的类型3
1.1.3 摩擦的机理3
1.1.4 滚动摩擦4
1.2 磨损6
1.2.1 磨损的类型6
1.2.2 磨损的机理7
1.3 润滑10
1.3.1 润滑的作用10
1.3.2 润滑的类型11
1.3.3 流体动压润滑12
1.3.4 流体静压润滑17
1.3.5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17
1.3.6 边界润滑18
1.4 润滑剂23
1.4.1 润滑剂的基本功能23
1.4.2 对润滑剂的基本性能要求23
1.4.3 润滑剂的分类和选择24
主要参考文献27
2 矿物润滑油28
2.1 概述28
2.2.3 溶剂脱蜡30
2.2.2 溶剂精制30
2.2.1 丙烷脱沥青30
2.2 润滑油基础油精制过程30
2.2.4 白土补充精制31
2.2.5 其他精制工艺31
2.3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规格与理化指标32
2.3.1 基础油分类32
2.3.2 中国基础油分类、规格和技术指标34
2.4 润滑油添加剂41
2.4.1 添加剂的分类、名称和符号41
2.4.2 添加剂的作用43
2.4.3 清净剂44
2.4.4 无灰分散剂48
2.4.5 抗氧剂及抗氧防腐剂51
2.4.6 黏度指数改进剂54
2.4.7 极压抗磨剂57
2.4.8 油性剂及摩擦改进剂62
2.4.9 防锈剂63
2.4.10 降凝剂65
2.4.11 乳化剂和抗乳化剂66
2.4.12 抗泡剂68
主要参考文献69
3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70
3.1 概述70
3.2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和要求72
3.2.1 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72
3.2.2 对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要求74
3.3.1 中国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和规格76
3.3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和规格76
3.3.2 国外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和规格97
3.4 润滑油的黏度及使用上的意义135
3.4.1 润滑油黏度的定义、种类及单位换算135
3.4.2 润滑油黏度与温度的关系138
3.4.3 润滑油黏度及黏温性能对发动机的影响139
3.4.4 润滑油黏度与压力关系142
3.4.5 油的化学组成与黏度、黏温、黏压性质的关系143
3.4.6 黏度在使用上的意义143
3.5 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使用性能145
3.5.1 清净分散性145
3.5.2 抗腐蚀性能149
3.5.3 低温性能150
3.5.4 氧化安定性154
3.5.5 润滑油的热安定性157
3.5.6 润滑油的润滑性158
3.5.7 抗泡沫性161
3.5.8 抗乳化性162
3.6 润滑油的理化性质试验及意义163
3.6.1 黏度163
3.6.2 残炭163
3.6.3 灰分164
3.6.4 酸值164
3.6.5 总碱值165
3.6.6 水溶性酸碱165
3.6.8 水分166
3.6.9 闪点166
3.6.7 机械杂质166
3.6.10 凝点167
3.6.11 腐蚀度168
3.6.12 润滑油腐蚀试验法170
3.6.13 在用润滑油中的不溶物170
3.6.14 用过润滑油燃料稀释度171
3.6.15 泡沫性质172
3.6.16 清净性172
3.7 发动机润滑油的评定方法174
3.7.1 关于润滑油发动机试验条件175
3.7.2 美国评定润滑油的发动机试验176
3.7.3 欧洲评定润滑油的发动机试验181
3.7.4 中国评定润滑油的发动机试验182
3.8.1 黏度级号的选择186
3.8 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186
3.8.2 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等级的选择189
3.8.3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92
3.9 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196
3.9.1 发动机润滑油的报废标准196
3.9.2 发动机润滑油的换油周期200
3.9.3 在用油的快速检测方法202
3.9.4 发动机油的现代检测方法203
3.9.5 汽油机油长寿化和SJ级油205
3.10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润滑油206
3.10.1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润滑特点206
3.10.2 二冲程汽油机油的规格207
3.10.3 二次程汽油机的评定方法210
3.10.4 二冲程汽油机油的选用212
3.11.1 铁路机车柴油机油213
3.11 其他用途的柴油机油213
3.11.2 船舶柴油机油217
主要参考文献221
4 汽车齿轮油222
4.1 概述222
4.2 汽车齿轮润滑的特点223
4.2.1 齿轮油的工作温度223
4.2.2 齿面接触压力及滑移速度224
4.2.3 双曲线齿轮的润滑类型224
4.2.4 极压剂在齿轮润滑中的应用225
4.3 齿轮润滑油的性质226
4.3.1 对齿轮润滑油的基本要求226
4.3.2 对齿轮润滑油性能的具体要求227
4.4.1 齿轮油分类230
4.4 国外汽车齿轮油的分类和规格230
4.4.2 汽车齿轮油规格232
4.4.3 汽车齿轮油的质量236
4.5 汽车齿轮油的评定方法240
4.5.1 流动性240
4.5.2 润滑试验240
4.5.3 氧化安定性242
4.5.4 抗腐蚀及防锈性242
4.5.5 起泡性243
4.5.6 密封材料适应性243
4.5.7 剪切安定性243
4.6 汽车齿轮油的使用性能243
4.6.1 齿轮、轴承的损伤和润滑243
4.6.2 关于齿轮油的油温246
4.6.3 关于齿轮油量问题247
4.6.4 混入杂质和水的问题247
4.6.5 噪声问题247
4.6.6 低温操纵性248
4.6.7 齿轮油的使用期248
4.6.8 燃料经济性249
4.7 汽车齿轮油的分类和规格249
4.7.1 中国汽车齿轮油的分类方案249
4.7.2 中国车辆齿轮油规格252
4.7.3 车辆齿轮油的选用254
4.8 与车辆齿轮油有关的使用问题257
4.8.1 磨合期换油及使用中齿轮损伤257
4.8.3 车辆齿轮油的管理258
4.8.2 用油不当所引起的故障258
4.8.4 伪劣齿轮油的鉴别259
4.8.5 在用齿轮油的更换259
4.8.6 汽车变速器、后桥差速器的锈蚀260
4.8.7 车辆齿轮油的近期发展260
4.8.8 其他使用问题260
主要参考文献262
5 工业齿轮油264
5.1 概述264
5.1.1 工业齿轮的润滑特点264
5.1.2 对工业齿轮油的性能要求265
5.2 工业齿轮油的分类266
5.2.1 黏度分类266
5.2.2 产品质量分类266
5.2.3 工业齿轮油产品标准267
5.3 工业齿轮油的选用274
5.3.1 选用原则274
5.3.2 闭式工业齿轮油的选用274
5.3.3 蜗轮蜗杆油的选用274
5.3.4 开式齿轮油的选用274
5.4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275
5.4.1 齿轮油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75
5.4.2 工业用齿轮的类型、使用条件与用油品种的选择275
5.4.3 开式齿轮润滑油黏度的选择276
5.4.4 工业齿轮油新旧牌号的对应关系276
5.4.5 目前国产闭式齿轮油的品种276
5.4.10 换油期和换油指标277
5.4.9 润滑方式的选择277
5.4.8 工业齿轮油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277
5.4.7 工业齿轮油使用中的变化277
5.4.6 导致工业齿轮油变质的因素277
5.5 国内外工业齿轮油产品对照表278
主要参考文献280
6 液压油(液)281
6.1 概述281
6.1.1 液压系统的组成281
6.1.2 液压系统的优缺点283
6.2 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要求284
6.2.1 适宜的黏度284
6.2.2 润滑性能良好284
6.2.3 抗氧化性好284
6.2.8 油的清净性好285
6.2.7 抗泡沫性好285
6.2.5 防腐蚀性好285
6.2.6 抗乳化性好285
6.2.4 抗剪切安定性好285
6.2.9 对密封材料的影响小286
6.3 液压油的使用性能286
6.3.1 抗磨性286
6.3.2 抗氧化安定性286
6.3.3 抗乳化性287
6.3.4 抗剪切安定性287
6.3.5 抗泡沫性287
6.3.6 抗燃性287
6.3.7 抗橡胶溶胀性287
6.4.1 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288
6.4 液压油的分类288
6.3.8 防锈性288
6.4.2 液压油技术条件291
6.5 液压油的选用299
6.5.1 正确选用液压油的依据299
6.5.2 液压油的更换与管理303
6.6 汽车液力传动油304
6.6.1 液力传动油概述304
6.6.2 液力传动的原理及优缺点305
6.7 汽车液力传动油的性质和组成305
6.7.1 主要质量要求306
6.7.2 液力自动传动油的组成308
6.8 液力传动油的规格310
6.8.1 国外液力传动油的规格310
6.8.2 国内液力传动油规格315
6.9 液力传动油的使用性能317
6.9.1 低温特性317
6.9.2 高温黏度317
6.9.3 摩擦特性317
6.9.4 氧化安定性319
6.10 汽车制动液319
6.10.1 概述319
6.10.2 汽车制动液的作用319
6.11 汽车制动液的主要性能要求320
6.11.1 保证制动迅速而准确320
6.11.2 保证制动安全可靠320
6.11.6 不产生分层和沉淀321
6.11.5 腐蚀要合格321
6.11.4 皮碗膨胀率小321
6.11.3 化学安定性好321
6.12 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和规格322
6.12.1 制动液的分类322
6.12.2 制动液的规格322
6.12.3 国外汽车制动液的发展与规格336
6.13 汽车制动液使用与管理341
6.13.1 制动液的使用341
6.13.2 制动液的正确使用与管理343
主要参考文献344
7 合成润滑剂345
7.1 概述345
7.2 合成润滑剂的分类346
7.3 合成润滑剂的特性346
7.4.1 酯类油348
7.4 合成润滑剂的结构与应用348
7.4.2 合成烃352
7.4.3 聚醚354
7.4.4 硅油359
7.4.5 磷酸酯363
7.4.6 氟油365
主要参考文献367
8 润滑脂368
8.1 润滑脂的结构特点368
8.1.1 润滑脂的定义368
8.1.2 润滑脂的内部结构368
8.2.2 使用润滑脂的优点和局限性369
8.2.1 润滑脂的触变性369
8.2 润滑脂的使用性能369
8.1.3 润滑脂的结构特点369
8.3 润滑脂的组成370
8.3.1 润滑液体370
8.3.2 稠化剂372
8.3.3 添加剂374
8.4 润滑脂的分类和制备377
8.4.1 国标中对润滑脂分类377
8.4.2 按稠化剂类型的润滑脂分类379
8.4.3 润滑脂的制备380
8.5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其在使用上的意义381
8.5.1 润滑脂的评定步骤381
8.5.2 实验室常用项目及其在使用上的意义381
8.6.1 润滑脂的特点387
8.6 润滑脂的特点及使用387
8.6.2 润滑脂的应用范围394
8.7 润滑脂的选用原则395
8.7.1 选用润滑脂应考虑的主要因素396
8.7.2 润滑脂的添加量和使用寿命399
8.7.3 轮毂轴承用润滑脂401
8.8 润滑脂在汽车上的应用402
8.8.1 汽车轮毂轴承中脂的应用402
8.8.2 底盘和操纵系统中润滑脂的应用403
8.8.3 汽车电器机泵轴润滑脂的应用404
8.8.4 汽车车身附件上润滑脂的应用405
8.8.5 国产7903#耐油密封润滑脂在汽车上的应用405
8.8.6 润滑脂在国产中型载重车上的应用406
8.8.7 汽车润滑脂的发展概况407
8.8.8 空毂润滑408
8.8.9 汽车底盘润滑脂409
8.8.10 润滑脂的加注及更换周期410
8.9 润滑脂在铁路机车及轮轴上的应用412
8.9.1 滚动轴承润滑脂412
8.9.2 牵引电机润滑脂413
8.9.3 LTM机车牵引电机齿轮脂414
8.9.4 46#铁路制动缸润滑脂415
8.9.5 JH-1轮轴润滑脂415
8.10 润滑脂的使用与管理417
8.10.1 钢铁工业用润滑脂417
8.10.2 精密轴承用润滑脂417
8.10.3 食品机械用润滑脂417
8.10.8 润滑脂使用中质量变化与判断418
8.10.7 不同类型润滑脂的混合418
8.10.4 汽车轮毂采用空毂润滑418
8.10.6 润滑脂储存变硬后的应用与处理418
8.10.5 合成油润滑脂的类型与使用温度418
8.10.9 轴承润滑脂的失效419
8.10.10 润滑脂的储存419
主要参考文献419
9 固体润滑420
9.1 概论420
9.1.1 定义与重要意义420
9.1.2 固体润滑剂的作用420
9.1.3 固体润滑剂是高新技术产物421
9.1.4 固体润滑发展了润滑技术421
9.1.5 固体润滑提高了经济效益422
9.2 固体润滑剂适用的环境与工况423
9.2.1 可代替润滑油脂423
9.2.2 增强或改善润滑油脂的性能423
9.2.3 运行条件苛刻的场合423
9.2.4 环境条件很恶劣的场合424
9.2.5 环境条件很洁净的场合424
9.2.6 无需维护保养的场合424
9.3 固体润滑剂的特性和优缺点425
9.3.1 固体润滑剂的特性425
9.3.2 使用固体润滑剂的优缺点426
9.4.4 有机物类固体润滑剂427
9.4.2 金属化合物类固体润滑剂427
9.4.3 无机物类固体润滑剂427
9.4.1 软金属类固体润滑剂427
9.4 固体润滑剂的种类427
9.5 固体润滑剂的使用428
9.5.1 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性能428
9.5.2 固体润滑剂的选用原则430
9.6 固体润滑机理431
9.6.1 固体润滑膜的形成432
9.6.2 摩擦聚合膜432
9.6.3 固体润滑膜的转移432
9.7 固体润滑膜的性能433
9.7.1 润滑特性433
9.7.2 摩擦特性435
9.7.3 温度特性435
9.7.4 气氛特性436
9.7.5 磨损特性438
9.8 常用固体润滑材料439
9.8.1 石墨439
9.8.2 二硫化钼443
9.9 其他常用固体润滑材料450
9.9.1 层状结构固体润滑材料450
9.9.2 氟化物润滑材料452
9.9.3 氧化物润滑材料452
9.9.4 其他耐高温润滑材料453
9.9.5 软金属润滑材料454
9.9.6 高分子润滑材料455
主要参考文献457
10.1.1 概述458
10.1 金属切削液458
10 金属加工用润滑剂458
10.1.2 金属切削液的作用459
10.1.3 金属切削液的分类和组成462
10.1.4 金属切削液的选用467
10.1.5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及故障处理473
10.1.6 切削液的维护与管理477
10.1.7 切削液的废液处理480
10.2 金属压力成形加工用油(液)482
10.2.1 概述482
10.2.2 金属压力成形加工过程的润滑特点483
10.2.3 金属成形加工用油(液)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484
10.2.4 金属轧制用润滑剂488
10.2.5 锻造挤压工艺润滑剂490
10.2.6 金属冲压加工用润滑油(液)492
10.2.7 拉拔工艺用润滑剂495
10.2.8 金属压力铸造用润滑剂496
10.2.9 注塑成形润滑脱模剂499
10.3 热处理油及热传导油(液)500
10.3.1 热处理油500
10.3.2 热传导油(液)507
主要参考文献508
11 其他几种润滑剂的应用510
11.1 压缩机油510
11.1.1 概述510
11.1.2 压缩机油的使用特性511
11.1.3 压缩机油的主要性能512
11.1.4 其他类型气体(非空气)压缩机对润滑的要求513
11.1.5 压缩机的分类514
11.1.6 压缩机润滑剂的选用521
11.1.7 气体压缩机润滑系统的使用及维护524
11.2 冷冻机油525
11.2.1 概述525
11.2.2 冷冻机油的主要性能525
11.2.3 冷冻机油的分类526
11.2.4 冷冻机油的选用532
11.2.5 冷冻机润滑系统的故障与维护533
11.3 真空泵油534
11.3.1 概述534
11.3.2 真空泵油的主要性能534
11.3.3 真空泵油的分类535
11.3.5 真空泵油的使用与管理538
11.3.4 真空泵油黏度的选择538
11.4 汽轮机油539
11.4.1 概述539
11.4.2 汽轮机油的主要性能539
11.4.3 汽轮机油的分类540
11.4.4 汽轮机油的选用、保管及维护544
11.5 全损耗系统用油、车轴油和风动工具油545
11.5.1 全损耗系统用油545
11.5.2 车轴油547
11.5.3 风动工具用油548
11.6 主轴轴承油和导轨油549
11.6.1 主轴轴承油549
11.6.2 导轨油552
11.7.1 电器绝缘油的性能553
11.7 电器绝缘油553
11.7.2 电器绝缘油的分类554
11.8 汽缸油557
11.8.1 汽缸油的主要性能557
11.8.2 汽缸油的分类558
主要参考文献559
12 润滑管理560
12.1 概述560
12.2 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任务560
12.3 组织机构561
12.3.1 一级润滑管理形式561
12.3.2 二级润滑管理形式561
12.3.3 三级润滑管理形式561
12.4 设备润滑管理主要制度564
12.5 润滑管理的“五定”565
12.6 废油再生技术566
12.6.1 废油再生工艺566
12.6.2 废油再生工艺的选择569
12.6.3 废油再生前的生产准备570
12.6.4 再生油的使用571
主要参考文献571
附录572
附录1 车用润滑油常用缩略语一览表572
附录2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一览表575
附录3 液化石油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油584
附录4 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油585
附录5 中国新旧黏度牌号对照参考图586
附录6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油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