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原战创伤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原战创伤基础与临床
  • 盛志勇,王正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82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师-资格考核-习题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原战创伤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原边境作战战伤救治工作的特点1

第一节 高原边境环境对战伤救治工作的影响1

一、非战斗减员发生率高1

目录1

二、伤员后送困难2

三、药材储备和供应难度大3

第二节 高原边境作战战伤的特点3

一、火器伤的特点3

二、冲击伤的特点3

四、感染的特点4

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特点4

五、创伤愈合的特点5

第三节 高原边境作战战伤救治工作的基本要求5

一、加强战伤救治训练,提高现场救治能力5

二、减少救治阶梯,适当扩大救治范围6

三、建立高效、多途径的医疗后送体系7

四、加大药材储备和卫生装备的建设7

五、环境适应能力和救治能力方面的要求8

第二章 火线抢救10

二、通气方法11

一、气道阻塞原因及判断11

第一节 通气术11

第二节 止血12

一、指压法13

二、加压包扎法13

三、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13

四、止血带止血法13

五、填塞和结扎法14

第三节 包扎14

一、三角巾15

三、绷带17

二、四头带17

第四节 固定20

一、常用的固定器材20

二、上肢伤的固定21

三、下肢伤的固定22

四、头颈部伤的固定24

第五节 搬运和后送24

一、搬运24

二、战地前接与后送27

第三章 高原战创伤休克特点及治疗28

二、水源细菌39

一、土壤细菌39

三、空气细菌39

第一节 细菌分布及影响因素39

第四章 高原战创伤感染的特点及防治39

四、物体表面细菌40

五、人体皮肤菌40

六、影响高原细菌的因素40

第二节 高原常见感染病原菌41

一、革兰阳性菌41

二、革兰阴性菌42

三、厌氧菌42

四、真菌43

五、高原感染常见病原菌变迁44

第三节 影响高原战创伤感染因素45

一、病原微生物因素45

二、机体的防御能力47

三、其他因素48

第四节 高原战创伤化脓性感染49

第五节 高原战创伤特殊感染52

一、气性坏疽52

二、破伤风54

三、旅、团救护所57

二、连、营抢救组的急救57

四、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一线医院)57

第六节 高原战伤感染的标准化阶梯救治方案57

一、伤前57

五、后方医院(二线医院)的抗感染工作58

第五章 高原战创伤的组织修复与愈合60

第一节 创面愈合分期与类型60

一、主要分期60

二、基本类型61

第二节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62

一、非高原环境因素62

二、高原环境因素65

第三节 高原创伤愈合的主要经验和教训68

三、促进或加速组织修复与创面愈合69

四、纠正缺氧状态69

二、监测血氧分压69

一、清创术与创面修复和愈合69

第四节 促进创面愈合的主要措施70

一、氧疗70

二、新型敷料71

三、外用生长因子71

四、酶学清创72

第六章 高原战创伤麻醉76

第一节 高原气候对生理功能的影响76

一、循环系统76

二、呼吸系统76

三、血液系统76

二、脑水肿77

一、高原反应77

四、其他系统77

第二节 与麻醉有关的常见高原病77

三、心脏病78

四、血压异常78

五、肺水肿79

六、红细胞增多症79

第三节 术前伤情估计与准备79

一、伤情估计与创伤分级79

二、基本生命支持81

三、麻醉选择82

二、麻醉前用药82

一、高原对麻醉的影响82

第四节 麻醉选择与实施方法82

四、常用麻醉药物83

五、主要麻醉方法与操作85

第五节 围手术期监测86

一、基本监测87

二、呼吸监测87

三、血气分析87

四、血流动力学87

五、水、电解质等生化监测87

九、脏器功能监测88

八、凝血及纤溶系统监测88

六、体温监测88

七、神经系统监测88

第六节 各部位伤的麻醉89

一、颅脑伤89

二、胸部伤89

三、腹部伤89

四、四肢、脊柱、骨盆伤89

五、挤压综合征89

六、烧伤89

七、放射复合伤90

八、休克90

一、全血91

二、红细胞制品91

第七章 输血与战时输血组织91

第一节 全血与血液成分制品91

三、血小板制品92

四、血浆制品93

五、血浆蛋白制品93

六、凝血因子制品94

第二节 输血原则、适应证和方法94

一、输血原则94

二、输血适应证94

四、输血方法95

三、高原战伤失血救治95

六、注意事项96

五、输血量和速度96

第三节 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97

一、发热反应97

二、过敏反应97

三、溶血反应98

四、细菌污染反应98

五、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99

一、战时供血特点和供血机构100

二、血液采集100

第四节 战时输血100

三、血型鉴定和配血101

四、血液的运输101

五、血液交接102

六、血液的贮存103

第八章 高原火器性软组织伤105

第一节 概述105

第二节 软组织伤局部病理生理变化106

一、创伤弹道特点107

二、特定病理分区108

三、伤口类型109

四、伤道病理生理变化110

五、高原软组织火器伤特点111

第三节 软组织伤救治特点113

一、早期救治的难度大113

二、软组织伤清创特点114

三、后续治疗压力大116

第九章 冲击伤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常见冲击伤123

一、听器冲击伤123

二、肺冲击伤123

五、颅脑冲击伤125

三、心脏冲击伤125

四、腹腔冲击伤125

第十章 高原烧伤127

第一节 概述127

第二节 高原烧伤休克130

第三节 高原烧伤创面处理136

一、暴露疗法与包扎疗法136

二、外用药物137

三、切、削痂术138

二、烧伤感染特点140

三、治疗特点140

一、细菌繁殖特点140

第四节 高原烧伤感染140

第五节 高原烧伤内脏并发症141

一、呼吸功能障碍141

二、心功能障碍145

二、肾功能障碍147

第十一章 高原冷伤151

第一节 概述151

三、浸渍足161

二、战壕足161

一、冻疮161

第二节 非冻结性冷伤161

第三节 冻僵162

第十二章 化学武器损伤168

第一节 概述168

一、化学战剂和化学武器168

二、化学武器与化学武器公约169

三、高原化学武器损伤特点170

第二节 神经性毒剂中毒172

第三节 糜烂性毒剂中毒174

第四节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176

一、窒息性毒剂中毒177

第五节 窒息性毒剂中毒和失能剂中毒177

二、失能剂毕兹中毒179

第十三章 核武器损伤182

第一节 概述182

第二节 急性放射病186

第三节 核爆炸复合伤190

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196

第十五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208

第一节 概述208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骨组织伤211

一、面中部骨折211

二、面下部骨折213

三、全面部复杂骨折214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异物215

第十六章 眼部伤218

第一节 电磁辐射伤218

第二节 眼冻伤220

第三节 眼球挫伤、挤压伤221

一、角膜挫伤221

二、虹膜及睫状体挫伤221

三、晶状体挫伤222

四、脉络膜及视网膜挫伤222

五、外伤性青光眼223

第四节 眼球穿孔伤224

六、眼部挤压伤和眶尖综合征224

[附]交感性眼炎227

第五节 眼球爆炸伤227

第十七章 耳鼻咽喉伤229

第一节 耳部伤229

一、外耳创伤229

二、中耳创伤230

三、颞骨骨折231

四、耳气压性创伤232

第二节 鼻部伤233

一、鼻部软组织创伤233

五、爆震性耳聋233

二、创伤性鼻出血234

三、鼻骨骨折235

四、鼻窦骨折235

五、创伤性脑脊液鼻漏236

六、鼻窦气压伤237

第三节 咽喉部伤237

一、闭合性咽喉部伤237

二、开放性咽喉部伤239

第十八章 颈部伤241

第十九章 胸部伤248

第一节 概述248

第二节 急性呼吸功能窘迫综合征256

第三节 脓胸258

第二十章 腹部伤260

第一节 概述260

第二节 胃损伤264

第三节 十二指肠伤265

第四节 小肠及肠系膜伤267

第五节 结肠伤269

第六节 肛管直肠创伤271

第七节 肝脏伤272

第八节 脾脏伤274

第九节 胰腺伤275

一、切口感染276

第十节 腹部创伤并发症276

二、腹部切口裂开277

三、腹腔脓肿277

四、肠瘘279

五、粘连性肠梗阻281

第二十一章 四肢骨与关节伤283

第一节 概述283

第二节 四肢骨损伤的救治289

一、肩胛骨火器伤289

二、锁骨火器伤289

五、手火器伤290

四、尺、桡骨火器伤290

三、肱骨火器伤290

六、股骨火器伤291

七、胫、腓骨火器伤292

八、足火器伤292

第三节 关节伤的救治293

一、肩关节火器伤293

二、肘关节火器伤293

三、腕关节火器伤294

四、髋关节火器伤295

六、踝关节火器伤296

五、膝关节火器伤296

第四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297

一、化脓性骨髓炎297

二、化脓性关节炎298

三、骨折不愈合299

第二十二章 脊柱、脊髓损伤303

第一节 脊柱损伤303

一、上颈椎损伤303

二、下颈椎损伤309

三、胸腰椎损伤317

第二节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法321

一、后路手术321

二、前路手术325

第三节 脊髓损伤326

第二十三章 骨盆部伤334

第一节 骨盆骨折334

第二节 髋臼骨折337

第二十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346

第一节 肾损伤346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351

第三节 膀胱损伤352

第四节 男性尿道损伤355

一、阴茎伤357

第五节 生殖系统损伤357

二、阴囊损伤358

三、睾丸损伤359

四、女性尿道及生殖器伤360

第二十五章 周围血管损伤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二节 血管缺损修复方法367

第三节 火器伤动脉瘤和动静脉瘘369

一、假性动脉瘤369

二、动静脉瘘370

第二十六章 周围神经损伤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灼性神经痛380

第二节 火器伤后周围神经痛380

二、痛性神经瘤382

第二十七章 高原战创伤并发症384

第一节 概述384

第二节 并发症386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86

二、心功能障碍392

三、凝血功能障碍394

四、肾功能障碍397

五、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隙综合征400

六、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3

一、能量代谢410

二、糖代谢410

第二十八章 战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410

第一节 战创伤代谢变化410

三、脂肪代谢411

四、蛋白质代谢411

五、水和电解质代谢412

第二节 战创伤病人营养支持412

一、营养监测412

二、营养素需量414

三、营养支持方法417

四、高原病营养支持420

三、地形极为复杂,伤员寻找后送困难423

二、保障要求高423

第二十九章 高原战伤救治的卫勤工作423

第一节 卫勤保障的特点423

一、保障难度大423

四、气象复杂多变,疾病减员增加424

五、严重缺氧,维护健康任务繁重424

第二节 卫勤保障的重点424

一、平时必须做好卫生战备工作424

二、战时必须加强卫勤组织指挥424

五、合理使用,加强医疗力量425

六、因地制宜确定救治范围425

四、加强伤员后送的组织工作425

三、下大力组织好群众性的自救互救425

七、提高伤员救治效率426

八、做好卫生防病工作426

九、加强药材储备,改进药材包装,保证药材及时供应426

第三节 战斗减员与救治427

一、减员率427

二、减员分析427

三、救治工作428

第三十章 高原战创伤救治的展望429

一、高原医学基础研究430

二、战创伤基础研究430

三、战创伤防治研究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