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厂作业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 亚洲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厂作业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 亚洲版
  • 南兆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327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国际标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厂作业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 亚洲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岗位职责确定1

第一节 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3

一、生产副总岗位职责3

二、生产主管岗位职责5

三、计划部经理岗位职责6

四、计划部经理助理岗位职责6

五、生产技术部经理岗位职责7

六、生产技术部经理助理岗位职责10

七、总调度长岗位职责14

八、值班调度长岗位职责16

九、生产车间班长岗位职责18

第二节 普通生产人员岗位职责24

一、综合计划员岗位职责24

二、技改计划员岗位职责25

三、综合统计员岗位职责26

四、统计员岗位职责27

五、生产技术员岗位职责27

六、生产调度员岗位职责33

七、工艺技术员岗位职责35

八、节能员岗位职责37

九、车间工艺技术员岗位职责38

第二章 生产系统构建43

一、确定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45

第一节 计算生产能力45

二、确定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47

三、计算成批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48

四、计算流水线企业的生产能力49

第二节 确定生产能力规划方案52

一、预测生产能力需求52

二、计算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额54

三、制定生产能力规划候选方案54

四、评估生产能力规划方案55

第三节 进行设施选择59

一、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59

二、单一设施选址60

三、设施网络选址64

第四节 实施厂区布置65

一、厂区布置方法65

二、划分厂区67

第五节 实施制程布置69

一、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69

二、制作块状区划图70

三、确定最后方案70

第六节 进行混合设施布置73

一、使用成组技术73

二、使用一人多机方法74

第三章 工作设计规划75

第一节 工作设计影响因素77

一、温度77

三、照明78

二、噪音78

四、有害物质79

第二节 生产标准确定80

一、信息资料提供80

二、制定生产能力计划81

三、进行生产作业系统及程序设计81

四、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81

五、制定报酬制度81

第三节 标准工时计算83

一、测算作业时间83

四、标准工时的计算84

五、修改标准工时84

三、测算宽放率84

二、测算评核系数84

第四节 生产宽放时间计算86

一、明确生产宽放时间存在的科学依据86

二、计算生产宽放时间86

第五节 劳动组织计划88

一、组织班内工作组88

二、建立生产轮班组织89

三、劳动定员90

四、配置生产单位92

第六节 劳动作业测定93

一、秒表测时法93

二、时间标准设定法94

三、工作样本法95

二、确定工作研究目标97

第七节 进行工作研究97

一、确定工作研究对象97

三、记录现行工作方法98

四、分析工作内容98

五、设计新的工作方法99

六、实施新方法99

第四章 生产计划管理101

第一节 作业计划指标选择103

一、产品品种指标103

二、产品质量指标103

三、产品产量指标104

四、产值指标104

一、生产计划内容106

第二节 生产计划编制106

二、生产计划编制步骤107

三、成套部件生产计划运作标准109

四、成套产品生产计划运作标准114

五、成套零件生产计划运作标准119

六、多批次小批量生产计划运作标准124

七、生产交期确定方法运作标准126

第三节 生产计划安排与实施129

一、生产计划安排129

二、生产进度控制执行134

三、生产进度表制作139

第四节 车间作业计划编制143

一、明确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143

二、选择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144

第五章 生产工艺管理149

第一节 工艺过程设计影响因素151

一、生产产量151

二、产品质量152

三、设备153

第二节 实施工艺过程设计155

一、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步骤155

二、工艺过程设计的特定步骤156

第三节 设计生产流水线158

一、明确流水线的形式158

二、流水线的组织设计160

一、确定流水线作业平衡效率和不平衡损失率165

第四节 工序平衡调节165

二、分割隘路工序166

第五节 工艺标准化与工艺流程图管理167

一、工艺标准化管理167

二、生产工艺方案的决策标准173

三、工艺流程图管理174

第六节 生产技术工艺管理177

一、操作规程管理177

二、厂控工艺指标管理178

三、原始记录及工艺台账管理179

四、工艺操作事故管理180

第六章 生产品质管理183

一、使用帕累托图法185

第一节 品质管理工具选择185

三、使用因果分析图法186

二、使用检查表法186

四、使用直方图法187

五、使用散布图法187

六、使用关联图法188

七、使用系统图法188

八、使用矩阵图法188

第二节 实施抽样检验190

一、明确检验的项目及规格190

二、等级划分质量缺陷190

六、确定批的构成191

七、查出样本代码及样本数191

四、选定抽样方式191

五、决定检验的严格程度191

三、决定品质允收水准AQL191

八、抽取及检验样本192

九、判定批量192

十、处置检验批193

第三节 成品与半成品控制194

一、成品入仓控制检查194

二、半成品控制196

第四节 生产线不良品处理201

一、相关责任人职责201

二、不良品产生的原因203

一、工序质量控制概述205

第五节 生产工序质量控制205

二、工序质量控制策划206

三、工序质量控制点207

四、工序控制方法208

五、工序因素控制209

第六节 产品装配与包装控制212

一、产品装配与包装制程控制212

二、产品装配与包装品质检验215

第七章 作业运作管理217

第一节 生产调度管理219

一、实现组织均衡生产219

二、制定生产调度工作程序222

三、制定调度工作汇报制度224

四、召开生产调度会议227

五、编制生产调度运行表229

六、处理生产调度业务231

七、评估生产调度工作232

第二节 进行生产派工236

一、派发加工路线单236

二、派发单工序工票237

三、使用传票卡237

第三节 轮班工作制管理238

一、采用两班制238

二、采用间断性三班制238

三、采用连续性三班制239

五、采用四班六小时工作制241

四、采用四八交叉工作制241

第四节 岗位交接班管理242

一、交班管理242

二、接班管理243

三、班前会管理244

四、班后会管理244

第五节 生产异常管理246

一、明确生产异常的产生原因246

二、计算异常工时247

三、确定生产异常管理流程247

四、判定各部门责任248

第八章 设施设备管理251

一、生产设施设备布局253

第一节 生产设施设备规划与选购管理253

二、设备选择与分类管理261

第二节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273

一、设备运行规程的修改与制定273

二、设备安装与磨损管理275

三、设备点检工作执行标准279

第三节 生产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282

一、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修理282

二、设备检修287

三、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管理294

四、设备修理费用预算299

第四节 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303

一、设备更新与改造目标303

二、生产设备更新期确认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