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世界史 1945-199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学善,张脉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1243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世界史 1945-199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新格局1
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
雅尔塔会议1
联合国的创建5
对意、罗、保、匈、芬五国和约的缔结10
分区占领和两个德国的形成12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7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17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2
第三节 冷战的开始27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27
杜鲁门主义28
马歇尔计划3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4
第二章 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及其影响38
第一节 战后新科技革命38
战后新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38
新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42
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42
新科技革命的影响44
第二节 经济国际化46
经济国际化的进程46
经济国际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50
经济国际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51
第三章 从霸权地位的确立到战略收缩的美国54
第一节 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危机54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5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7
经济危机59
美元霸权地位的下降61
第二节 美国的政治状况63
麦卡锡主义63
工人运动65
黑人民权运动67
反越战运动69
水门事件71
第三节 从杜鲁门至卡特的社会经济政策73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73
艾森豪威尔的“新共和主义”75
肯尼迪的“新边疆”76
尼克松的“新的经济政策”78
危机四伏的卡特政府80
第四节 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演变81
全球性进攻姿态81
朝鲜战争84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86
尼克松主义87
卡特的“世界新秩序战略”90
第四章 西欧和北欧的恢复和发展93
第一节 英国93
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93
保守党的长期执政96
“三环外交”98
第二节 法兰西第四、第五共和国100
第四共和国的建立100
国家对经济的计划调节102
殖民战争104
第五共和国的建立105
第三节 联邦德国的兴起和发展108
民主化政策和福利政策108
经济的迅速复苏和发展110
“哈尔斯坦主义”和“新东方政策”112
第四节 意大利和北欧115
意大利115
北欧118
第五章 日本的重建和高速发展122
第一节 战后的政局122
民主改革122
旧金山体制125
自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127
第二节 经济的高速发展130
经济发展状况130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33
第六章 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139
第一节 经济状况139
国民经济的恢复139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142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146
第二节 政治生活149
斯大林晚期的政治状况149
赫鲁晓夫执政151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局155
第三节 对外政策157
战后初期的外交157
赫鲁晓夫时期在对外政策上的调整159
70年代的全球战略攻势160
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和控制162
第七章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65
第一节 苏东关系165
九国情报局和苏联对东欧的政治影响165
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68
第二节 南斯拉夫的改革运动172
苏南关系172
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道路173
第三节 连绵不断的事件176
1953年东柏林事件和1961年的柏林墙176
1956年波兹南事件和哥穆尔卡执政179
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卡达尔执政181
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胡萨克执政185
第八章 国际政治格局多元化趋势188
第一节 西方阵营的分化188
法德的自主外交188
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190
英美特殊关系191
第二节 欧洲共同体和欧洲一体化193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与扩大193
欧洲一体化196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外关系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202
中苏分歧与冲突202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205
第四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壮大207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07
亚非会议209
不结盟运动211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213
第九章 从里根到布什时期的美国219
第一节 里根和布什时期的美国经济与政治219
里根政府的复兴经济计划219
“星球大战”计划224
“伊朗门”事件226
布什政权228
第二节 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229
里根的新遏制战略229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232
90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235
第十章80年代的西欧238
第一节 英国撤切尔政府的内外政策238
货币主义和撒切尔夫人改革的成效238
英阿马岛战争239
北爱尔兰问题242
英国与美、苏、西欧的关系244
撤切尔夫人的下台246
第二节 80年代的法国247
社会党政府的经济政策247
私有化浪潮249
密特朗的对外和防务政策251
尤里卡计划253
第三节 联邦德国科尔政府执政255
稳定发展的经济255
绿党的崛起258
科尔政府的对外政策259
第十一章 从世界经济大国到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262
第一节 “经济巨人”262
困境与对策262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65
扩大海外市场266
拓宽投资场所270
第二节 谋求政治大国272
自民党对外政策的演变272
日中关系的新阶段274
谋求政治大国276
“环太平洋合作国”设想279
第十二章 从安德罗波夫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282
第一节“老人政治”的结束282
安德罗波夫的调整措施282
契尔年科的短期执政285
第二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86
社会历史背景286
苏共27大和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287
政治经济改革措施289
外交新思维293
第三节 苏联改革面临的问题295
经济问题295
政治问题296
民族问题和中央与加盟共和国的关系298
第十三章 东欧的经济与政治303
第一节 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改革”的再次提出303
东欧各国的经济状况303
政治状况与改革道路307
第二节 “团结工会”与波兰政局311
团结工会的成立及其主张311
?鲁泽尔斯基的对外政策313
第三节 东欧其它国家改革运动的发展315
匈、捷、南的改革315
罗、保、民德、阿尔巴尼亚323
第十四章 东南亚和南亚331
第一节 民族解放风暴331
菲律宾独立331
缅甸联邦的成立334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诞生336
第二节 印度支那抗法、抗美的民族战争338
越南抗法战争和日内瓦会议338
越南抗美战争和巴黎会议341
柬埔寨抗越卫国战争344
第三节 东盟的建立和发展349
东盟的成立349
东盟的经济合作350
东盟的外交351
第四节 南亚次大陆353
印度的反英斗争和印巴分立353
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的建立357
尼赫鲁和英·甘地的内外政策359
第十五章 中东和西亚362
第一节 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巴勒斯坦问题362
巴勒斯坦的变迁362
犹太复国运动和以色列国的成立363
四次中东战争364
第二节 70年代以来中东局势的发展370
埃以媾和与《埃以和平条约》370
黎巴嫩战争372
巴勒斯坦国的成立376
第三节 伊朗和伊拉克377
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377
霍梅尼上台378
伊拉克共和国的建立380
萨达姆的内外政策381
两伊战争382
第四节 海湾战争384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384
从“沙漠盾牌”到“沙漠风暴”388
策五节 阿富汗共和国的建立和抗苏民族战争390
阿富汗共和国的建立390
抗苏民族战争392
阿富汗内战394
十六章 非洲397
第一节 非洲的觉醒397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97
泛非主义运动和非洲统一组织401
第二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404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演变404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发展情况406
第三节 非洲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南部非洲种族主义的斗争408
埃及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408
安哥拉的独立和苏联插手下的安哥拉内战410
甫罗得西亚人民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斗争和津巴布韦共和国的成立413
纳米比亚人民反对种族主义、争取独立的斗争415
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417
第十七章 拉丁美洲421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拉丁美洲421
经济政治状况421
民族解放斗争的开展423
第二节 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425
古巴革命的胜利425
巴拿马收复运河区主权的斗争428
智利阿连德政府的成立及其改革431
尼加拉瓜反独裁斗争434
第三节 拉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436
拉美经济的发展436
经济一体化运动437
政治民主化的进展439
第四节 美苏在拉美的争夺和拉美人民的反霸斗争440
美苏在拉美的争夺440
孔塔多拉集团及其反霸斗争443
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445
第十八章 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变448
第一节 80年代以来的美苏关系448
八十年代前半期的美苏关系448
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与“中导”条约的签订451
走向缓和458
第二节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460
东欧五国的剧变460
德国的统一476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483
第三节 转换中的世界格局491
第十九章 中国与世界49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对外政策495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495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49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497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498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499
第二节 中国对外关系在曲折中前进500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500
周恩来出访亚非国家501
中法建交59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0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504
第三节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发展506
中国外交政策更趋成熟506
中美建交和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508
中苏关系的改善510
中国与日本、西欧关系的发展511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513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世界的影响515
第二十章 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517
第一节 当代哲学的发展517
马克思主义哲学517
分析哲学519
存在主义哲学521
结构主义理论522
法兰克福学派523
第二节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524
历史学524
政治学525
经济学526
法学527
心理学528
社会学529
第三节 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530
苏联东欧文艺530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532
欧美现代主义艺术534
亚非拉文学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