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所有权配置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所有权配置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熊政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47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所有权配置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1 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17

1.1 基本假设和概念18

1.1.1 本书的基本假设18

1.1.2 本书的派生假设20

1.1.3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22

1.2 资本、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30

1.2.1 关于资本的概念30

1.2.2 本书的资本概念和分类33

1.2.3 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35

1.3 制度分析范式39

1.3.1 马克思的制度观39

1.3.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观41

1.3.3 制度分析范式的综合44

2.1.1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47

2.1 企业合约论47

2 关于所有权理论的批判性综述47

2.1.2 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企业合约论的理论源头49

2.1.3 企业合约论研究的进展50

2.2 资产的专有性、专用性与一体化54

2.2.1 资产专有性、专用性和纵向一体化的逻辑思路54

2.2.2 关于合约的完备性与交易成本57

2.3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治理问题60

2.3.1 关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合约安排的外生或内生性问题60

2.3.2 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的约束条件和假设61

2.3.3 关于公共领域理论62

2.4 中国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进展63

2.4.1 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63

2.4.2 企业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67

3 中国企业的所有权配置合约76

3.1 资本形成的差异与所有权配置合约76

3.1.1 西方企业制度环境和所有权配置76

3.1.2 中国企业资本积累过程的特点78

3.1.3 中国企业资本积聚的特征80

3.1.4 用初始合约拟合现行中国企业所有权配置合约83

3.2 公有制企业的所有权配置合约84

3.2.1 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一般特征84

3.2.2 多层次委托—代理链条下的权威传递87

3.2.3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93

3.2.4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集体企业的所有权配置合约97

3.3 私营企业的所有权配置合约和制度创新103

3.3.1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和所有权配置的演进103

3.3.2 加快私营企业发展与所有权制度创新106

3.3.3 对私营企业所有权配置体系的总体评价109

4 现代企业的资本形态——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拓展与人力资本113

4.1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114

4.1.1 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核心和思想方法114

4.1.2 发展劳动价值论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116

4.2 近现代商品经济的演进和企业的变革120

4.2.1 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120

4.2.2 业主制企业作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代表122

4.2.3 现代企业形态的演变123

4.2.4 企业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125

4.3 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的分野127

4.3.1 对价值增殖过程的重新分析128

4.3.2 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征131

4.3.3 关于资本雇佣劳动和企业所有者预付货币购买劳动力的问题133

4.4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134

4.4.1 人力资本的基本产权特征135

4.4.2 关于要素资本化的两个假定139

4.4.3 劳动的资本化或人力资本的资本化141

5 所有权配置短期均衡144

5.1 所有权配置的两个模型144

5.1.1 初始合约不完备性的来源145

5.1.2 合约完备性模型150

5.1.3 多次轮流叫价—谈判模型的假设和谈判主体155

5.1.4 企业所有权配置中的多次轮流叫价—谈判模型158

5.2.1 诱致性变迁因素164

5.2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所有权配置短期均衡164

5.2.2 市场竞争对所有权安排的选择效应168

5.2.3 诱致性变迁的实现171

5.3 推动所有权配置短期均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174

5.3.1 政府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174

5.3.2 完善法律是实现所有权配置短期均衡的重要内容175

5.3.3 司法仲裁是重要的外部强制调整手段179

5.4 人力资本与资本的所有权配置合约183

5.4.1 交易的技术结构对人力资本资本化的影响183

5.4.2 以财产所有权保障企业所有权配置185

5.4.3 不同行业和企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配置189

5.5 所有权配置短期均衡的特征193

5.5.1 所有权安排短期均衡的实现条件193

5.5.2 所有权安排的均衡(一)——股权配置均衡195

5.5.3 所有权配置的均衡(二)——企业所有权内在结构的均衡199

5.5.4 所有权配置的均衡(三)——企业所有权配置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202

6.1.1 规模经济与所有权制度的变迁204

6.1 引致所有权安排长期非均衡的基本因素204

6 所有权配置的长期运动和制度变迁204

6.1.2 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是所有权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209

6.1.3 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投资主体的演变211

6.1.4 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拉动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动216

6.2 引致所有权配置长期非均衡的派生因素217

6.2.1 企业的效率差异导致的外部性218

6.2.2 制度变迁的示范效应223

6.2.3 资本社会化对所有权配置的影响227

6.3 所有权运动中的企业控制权配置230

6.3.1 企业控制权的转移230

6.3.2 国有企业的资本社会化和控制权转移234

6.4 所有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长期均衡的所有权配置结构的形成240

6.4.1 在混合中产生制度优势240

6.4.2 混合所有制下主导性的企业组织形式246

6.4.3 国有企业所有权配置向混合化方向的演进250

6.5 所有权长期优化的路径选择254

6.5.1 所有权制度创新的动力结构255

6.5.2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258

6.5.3 所有权配置长期优化的路径依赖261

7 依托资本市场优化所有权配置268

7.1 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夯实所有权优化配置的基础269

7.1.1 深入认识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269

7.1.2 以中共十六大报告为指引,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272

7.1.3 制度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275

7.2 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278

7.2.1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278

7.2.2 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原因281

7.2.3 重塑市场机制,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284

7.3 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与优化所有权配置287

7.3.1 广义的资本市场288

7.3.2 资本市场的内在结构与所有权运动291

7.3.3 完善资本市场的内在结构,保障所有权优化配置295

7.4 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与优化所有权配置300

7.4.1 现代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及其内在结构301

7.4.2 如何培育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投资主体304

7.4.3 完善投资银行机能,推动所有权配置优化309

8 优化所有权配置与资本运作314

8.1 市场运作的目标模式314

8.1.1 资本运作作为所有权配置的手段315

8.1.2 资本运作对企业实体部门和经营活动的影响317

8.2 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重新配置的市场操作手段320

8.2.1 并购——所有权运动的主要形式321

8.2.2 引致控制权转移的主要市场操作方式322

8.2.3 不改变实际控制权的交易325

8.2.4 交易方式单一化的背后327

8.3 产权交易的几个问题329

8.3.1 吸收合并以及并购方式的多样化329

8.3.2 管理层收购331

8.3.3 外资并购334

8.3.4 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337

主要参考文献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