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脑电图学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脑电图学 第5版
  • (日)大熊辉雄著;周锦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05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脑电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脑电图学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临床篇3

第1章 脑电图研究的历史3

1.1 脑电图的发现与研究进展3

目录3

1.2 日本脑电图学的历史5

第2章 脑电图检查法9

2.1 脑电图记录的技术9

2.1.1 脑电图记录装置——脑电图机9

2.1.2 电极盒10

2.1.3 电极11

2.1.4 脑电图检查室15

2.2 脑电图记录方法的原理17

2.2.1 脑电图记录(导联)方法的种类17

2.2.2 定位的方法23

2.3.1 电极安装法29

2.3 电极安装法与脑电图的导联组合29

2.3.2 脑电图导联的方式31

2.3.3 导联组合的实例33

2.4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方法34

2.4.1 睁闭眼试验35

2.4.2 过度换气35

2.4.3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38

2.4.4 睡眠诱发试验41

2.4.5 戊四氮诱发试验43

2.4.6 贝美格诱发试验44

2.4.7 联合诱发法45

2.4.8 其他诱发试验45

2.5.2 来自被检者的伪差46

2.5.1 质量差的电极以及电极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46

2.5 伪差(噪音、干扰、人为因素)46

2.4.9 诱发试验的选择46

2.6 实际的脑电图记录50

2.6.1 脑电图机的调整与定标50

2.6.2 向被检者说明与电极安装51

2.6.3 脑电图记录51

2.6.4 脑电图记录结束后的处理54

2.6.5 脑电图资料的整理54

2.7 遥测脑电图记录54

2.7.1 传送方式54

2.7.2 实际的遥测脑电图记录54

2.7.3 脑电图记录的实例54

2.7.4 电视技术的应用55

2.8 脑电地形图——二维脑电图56

2.9 日本脑电图肌电图学会临床脑电图检查标准57

第3章 脑电图的分类与脑电图的描述64

3.1 概述(波、活动、复合波、背景波)64

3.2 脑电图的描述65

3.3 脑电图的分类66

第4章 正常脑电图69

4.1 正常人的脑电图在生理范围内产生变动的诸因素69

4.2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69

4.2.1 α波69

4.2.2 快波76

4.2.3 地形图上脑电图分布的观察76

4.2.4 其他特殊的脑电图波78

4.2.5 从整体看到的正常脑电图的分类82

4.3.2 正常小儿觉醒时的脑电图84

4.3.1 小儿脑电图的特征84

4.3 小儿、老年人的脑电图84

4.3.3 正常小儿觉醒时脑电图特征的归纳92

4.3.4 成年以后的脑电图的变化96

4.3.5 老年人的脑电图96

4.4 正常人睡眠脑电图98

4.4.1 睡眠脑电图的重要性99

4.4.2 睡眠深度与脑电图像99

4.4.3 人的睡眠阶段判定的国际标准99

4.4.4 多道睡眠图104

4.4.5 小儿睡眠脑电图104

4.5 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112

4.5.1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112

4.5.2 未成年人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112

5.2 异常脑电图的分类119

5.1 异常脑电图的概念119

第5章 异常脑电图119

5.2.1 非阵发性异常120

5.2.2 阵发性异常123

5.3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部位136

5.3.1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部位与出现方式136

5.3.2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特别是原发性两侧同步与继发性两侧同步)137

5.3.3 局限性异常波140

5.3.4 隐匿性病灶141

5.4 异常脑电图出现的周期性141

周期性广泛性两侧同步性活动141

5.5 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144

5.5.1 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的视觉判断及判读者间的一致性144

5.5.2 异常脑电图的视觉判断与自动判断144

6.1.2 癫痫发作的分类150

6.1.1 癫痫的概念与分类150

第6章 癫痫与脑电图150

6.1 癫痫及癫痫发作的分类150

6.2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152

6.2.1 部分性发作152

6.2.2 单纯部分性发作时的脑电图157

6.2.3 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发作间歇期脑电图157

6.2.4 复杂部分性发作164

6.2.5 部分性发作的发作后慢波灶172

6.2.6 全身性发作(惊厥性全身发作或非惊阙性全身发作)172

6.2.7 婴儿痉挛188

6.2.8 Lennox-Gastaut综合征192

6.3 棘波出现率与年龄(小儿期)的关系194

6.4 癫痫的经过、预后与脑电图194

6.5.1 癫痫患者亲属的脑电图195

6.5 遗传素质性癫痫、外因性癫痫与脑电图195

6.5.2 癫痫双生儿的脑电图196

6.6 伴有癫痫的精神障碍与脑电图198

6.6.1 作为癫痫发作的精神障碍199

6.6.2 间歇性精神障碍和精神病性间插症199

6.6.3 慢性持续性精神障碍199

6.7 反射性癫痫200

6.8 在慢波睡眠期表现有持续性棘慢波的癫痫202

6.9 热性惊厥204

6.9.1 概述204

6.9.2 热性惊厥与脑电图的异常204

7.2.2 足月产新生儿的异常脑电图213

7.2 足月产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异常脑电图213

7.2.1 概述213

7.1 小儿异常脑电图的特征213

第7章 小儿科疾病与脑电图213

7.2.3 早产儿的异常脑电图215

7.2.4 新生儿脑电图所见的阵发异常波的特征216

7.3 大脑性瘫痪216

7.3.1 大脑性瘫痪的异常波出现率216

7.3.2 异常脑电图的种类217

7.3.3 大脑性瘫痪的类型、瘫痪部位与脑电图所见218

7.4 大脑畸形时的脑电图218

7.4.1 脑积水218

7.4.6 胼胝体发育不全219

7.4.5 脑穿通畸形219

7.4.4 全前脑无裂畸形219

7.4.3 小头畸形219

7.4.2 无脑性脑积水畸形219

7.4.7 无脑回综合征220

7.4.8 透明隔缺损和透明隔囊肿220

7.5 急性小儿偏瘫综合征220

7.6 小儿期头部外伤后的脑电图特征221

7.7 小儿期脑肿瘤时的脑电图特征221

7.8 精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脑电图221

7.8.1 素质性精神发育迟缓的脑电图221

7.8.2 外因性精神迟缓的脑电图222

7.8.3 先天性代谢异常所致精神迟缓的脑电图226

8.2.1 各种头痛与异常脑电图230

8.2 头痛患者的异常脑电图230

8.2.2 偏头痛与脑电图、偏头痛与阵发性异常脑电图以及癫痫230

8.1 关于头痛230

第8章 头痛与脑电图230

8.2.3 头痛患者的脑电图与CT232

8.3 眩晕、梅尼埃综合征与脑电图233

第9章 睡眠异常与脑电图235

9.1 睡眠异常及睡眠障碍的分类235

9.2 睡眠过度235

9.2.1 发作性睡病235

9.2.2 反复性过度睡眠症(周期性嗜睡病和病理性饥饿综合征)237

9.2.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38

9.3 深眠状态239

9.3.1 梦游症239

9.3.2 梦惊症、夜惊症、梦魇和呓语240

9.3.3 夜尿症240

10.2 脑肿瘤脑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243

10.1 脑肿瘤脑电图的诊断价值243

第10章 脑肿瘤的脑电图243

10.3 脑肿瘤所见的脑电图异常及其定位244

10.3.1 局限性脑电图异常244

10.3.2 广泛性脑电图异常248

10.4 由不同种类脑肿瘤所致脑电图异常的差异249

10.5 脑肿瘤的CT图像与脑电图表现251

10.6 脑肿瘤的病程与脑电图252

10.7 脑脓肿253

第11章 脑血管病及循环障碍时的脑电图256

11.1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256

11.1.1 急性期的脑电图异常256

11.1.2 慢性期的脑电图异常257

11.1.3 间脑-脑干的血管病258

11.1.4 蛛网膜下腔出血260

11.1.5 烟雾病260

11.2 高血压病263

11.3.1 阿-斯综合征264

11.3.2 晕厥发作264

11.3 急性脑循环障碍264

11.4 慢性低氧血症267

第12章 脑的炎症性疾病与脑电图270

12.1 急性脑炎270

12.1.1 脑炎的一般经过与脑电图270

12.1.2 各种脑炎的脑电图271

12.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273

12.3 脑膜炎274

12.3.1 概述274

12.3.2 结核性脑膜炎275

12.4 神经梅毒276

12.3.3 病毒性脑膜炎276

第13章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279

13.1 颅脑外伤的概述279

13.1.1 颅脑外伤的分类与症状279

13.1.2 脑电图检查的作用279

13.1.3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率279

13.1.4 记录、判读上应注意的事项279

13.1.5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与年龄280

13.2 颅脑外伤的种类及脑电图表现280

13.2.1 脑震荡280

13.2.2 脑挫伤280

13.2.3 颅内血肿285

13.3.3 外伤性癫痫的脑电图286

13.3.2 癫痫性异常脑电图的发展286

13.3.4 小儿外伤后记录的阵发性异常脑电图286

13.3.1 概述286

13.3 外伤性癫痫286

13.4 对于颅脑外伤病例进行诱发试验的效果288

13.5 拳击师的脑电图289

第14章 其他器质性脑病与脑电图292

14.1 早老期及老年期痴呆的脑电图292

14.1.1 痴呆与脑电图292

14.1.2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脑电图研究292

14.1.3 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脑电图292

14.1.4 痴呆的程度、经过与脑电图异常293

14.1.5 颅脑CT、PET、SPECT所见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295

14.1.6 老年性痴呆病的脑电图相关性295

14.1.7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电图296

14.1.8 皮克病的脑电图296

14.2 帕金森综合征297

14.3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298

14.4 亨廷顿舞蹈病299

14.5 脊髓小脑变性病300

14.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0

14.7 神经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300

14.8 线粒体脑肌病301

14.9 脱髓鞘疾病301

14.10 先天性代谢异常303

14.10.1 氨基酸代谢异常303

14.10.2 脂质代谢异常303

14.10.3 脂肪软骨营养不良305

14.11 Sturge-Weber病305

14.12 去皮质综合征和慢性植物状态305

14.13 无动性缄默症306

14.14 脑死亡307

15.1.1 人为的低血糖对脑电图的影响315

第15章 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与脑电图315

15.1 低血糖315

15.1.2 胰岛功能亢进所致的低血糖316

15.2 糖尿病316

15.3 甲状腺功能障碍317

15.3.1 甲状腺功能亢进317

15.3.2 甲状腺功能减退317

15.4 甲状旁腺疾病319

15.4.1 甲状旁腺切除(摘除)后搐搦319

15.4.2 脑性搐搦319

15.4.3 自发性搐搦319

15.5 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319

15.5.1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319

15.6.1 肥胖性生殖器综合征320

15.6 丘脑下部垂体性内分泌障碍320

15.5.2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320

15.6.2 尿崩症321

15.6.3 肢端肥大症321

15.6.4 库欣病321

15.6.5 全垂体功能减退症321

15.7 性周期322

15.7.1 月经322

15.7.2 妊娠322

15.7.3 妊娠中毒症322

15.8 肝性脑病323

15.9 尿毒症及人工透析325

15.9.1 尿毒症性脑病325

15.9.2 人工透析时的脑电图变化326

15.11.3 青光眼327

15.11.2 所谓的“心身病”——支气管哮喘与胃溃疡327

15.11.4 皮肤疾病327

15.11 其他疾病327

15.11.1 周期性瘫痪327

15.10 肺性脑病327

15.11.5 贫血(特别是恶性贫血)328

第16章 精神医学领域的脑电图332

16.1 人格与脑电图332

16.2 神经症333

16.2.1 情感的紧张状态333

16.2.2 神经症和心身疾病334

16.2.3 强迫症状336

16.3 行为异常儿童336

16.4 人格障碍337

16.5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338

16.5.1 精神分裂症338

16.5.2 小儿分裂症343

16.5.3 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344

16.5.4 非典型内因性精神病346

16.6 司法精神医学与脑电图346

16.7 电惊厥疗法时的脑电图347

16.8 坐禅、瑜伽、催眠与脑电图348

16.8.1 坐禅及瑜伽348

16.8.2 催眠状态348

16.9 意识障碍时的脑电图349

16.9.1 慢波化变化为平坦化349

16.9.2 睡眠波形的出现350

16.9.3 阵发异常波的出现350

16.9.4 正常脑电图350

17.1 脑电图检查的申请357

第17章 脑电图的判读与描述357

17.2 脑电图检查技师的报告书358

17.3 脑电图的判读与描述359

17.3.1 脑电图报告书与描述方法359

17.3.2 脑电图报告单的实例361

17.3.3 脑电图判读时的注意事项361

17.3.4 脑电图表现描述的要领361

17.3.5 脑电图记录的整理与保管364

18.1.2 脑电图工作者或临床神经生理工作者366

18.2.1 技师的培训366

18.2 人员的培训366

18.2.2 脑电图工作者的培训366

18.1.1 技师或记录员366

18.1 人员的配备366

第18章 临床脑电图检查室的人员配备366

18.2.3 培训的重要项目367

18.3 资格考试与认定367

18.4 参考书367

基础篇371

第19章 生理学上的变化与脑电图371

19.1 酸碱平衡与脑电图371

19.2 缺氧症或低氧症371

19.2.1 缺氧性缺氧症371

19.2.2 其他缺氧症372

19.3 低体温与脑电图372

19.4 发热时的脑电图373

19.5 体液平衡与脑电图373

20.1 麻醉剂与脑电图375

20.1.1 乙醚375

第20章 药物与脑电图375

20.1.2 三氯乙烯376

20.1.3 氟烷、甲氧氟烷376

20.1.4 氧化亚氮(笑气)376

20.1.5 氯胺酮377

20.1.6 安定镇痛药377

20.1.7 巴比妥类药物377

20.2 巴比妥类药物与脑电图378

20.2.1 巴比妥类药物的快速投予378

20.2.2 慢性巴比妥类药物依赖379

20.3 吗啡、乙醇与脑电图380

20.3.1 吗啡的急性作用380

20.3.2 吗啡依赖380

20.3.5 酒精依赖381

20.3.4 急性酒精中毒381

20.3.3 酒精与脑电图381

20.4 亲自主神经性药物与脑电图383

20.4.1 亲交感神经性药物383

20.4.2 亲副交感神经性药物383

20.5 亲精神药与脑电图383

20.5.1 抗精神病药和神经阻滞药383

20.5.2 情感调整剂384

20.5.3 精神兴奋药384

20.5.4 抗焦虑药385

20.5.5 抗癫痫药385

20.6 致幻药与脑电图385

20.6.1 麦司卡林(仙人球毒碱)385

20.6.2 致幻剂(LSD)乙麦角酰胺385

20.7 药物对脑电图影响的脑电图分析法的研究——定量药物脑电图学386

20.8 抗痴呆药与脑电图389

20.9 其他药品与脑电图390

20.9.1 干扰素390

20.9.2 亚硝酸异戊酯390

20.9.3 其他药物390

20.10 其他的中毒与脑电图390

20.10.1 一氧化碳中毒390

20.10.2 有机汞中毒(水俣病)391

20.10.3 二硫化碳中毒391

20.10.4 农药中毒391

20.10.5 有机溶剂中毒391

第21章 直接从脑导出脑电图——皮质电图及深部脑电图(皮质下电图)399

21.1 皮质电图399

21.1.1 皮质电图记录的技术——电极的种类与固定方法等399

21.1.2 皮质电图的特性400

21.1.3 癫痫的皮质电图401

21.2 深部脑电图(皮质下电图)406

21.2.1 深部脑电图记录的技术406

21.2.2 深部脑电图的特性406

21.2.3 睡眠、麻醉时皮质以及深部脑电图的变化406

21.2.4 癫痫的深部脑电图408

21.2.5 其他精神神经疾病时的深部脑电图412

21.2.6 深部脑电图与诱发电位413

21.2.7 脑手术后的深部脑电图413

第22章 脑电图的分析法、直流电位和脑磁图418

22.1 脑电图的分析418

22.1.1 脑电图的量的表示418

22.1.2 脑电图的分析法419

22.1.3 癫痫性阵发波的自动分析427

22.2.5 伴随负变化428

22.2.4 稳定电位428

22.2.6 经颅的直流电位428

22.2 脑的直流电位428

22.2.2 脑的直流电位的记录法428

22.2.1 概述428

22.2.3 慢电位变动428

22.2.7 偶极子追踪法429

22.3 脑磁图433

22.3.1 概述433

22.3.2 脑磁图的记录方法433

22.3.3 脑磁图的特性及与脑电图的比较433

22.3.4 脑磁图记录的实际434

22.3.5 癫痫的脑磁图435

22.3.6 诱发脑磁图436

23.1.1 人诱发电位研究的沿革442

23.1.2 诱发电位的波形与命名法442

23.1 定义442

第23章 脑脊髓诱发电位与事件相关电位442

23.2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443

23.2.1 概述443

23.2.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444

23.2.3 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及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447

23.2.4 机械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449

23.3 听觉诱发电位451

23.3.1 概述451

23.3.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的短潜伏期成分)451

23.3.3 听觉诱发电位的中潜伏期成分453

23.3.4 听觉诱发电位的长潜伏期成分454

23.4.2 视觉诱发电位的记录法455

23.4.1 概述455

23.3.5 中、长潜伏期BAEP的临床应用455

23.4 视觉诱发电位455

23.4.3 正常人的视觉诱发电位表现456

23.4.4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458

23.5 事件相关电位461

23.5.1 P300及与之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461

23.5.2 其他事件相关电位463

23.5.3 伴随负电位468

23.5.4 运动相关电位469

23.6 脊髓诱发电位471

23.6.1 概述471

23.6.2 由表面电极记录的脊髓诱发电位471

23.6.3 由硬膜外记录的脊髓诱发电位473

23.7 药物所致的诱发电位变化474

23.8 大脑诱发电位与主要的心理因素475

第24章 脑电图的神经生理学基础485

24.1 有关脑电活动的描记485

24.2 在容积导体内记录的电位485

24.2.1 具有空间扩展的导体(容积导体)中的电场485

24.2.2 脑内偶极子产生的电场486

24.2.3 在神经元周围产生的电场487

24.3 脑电图的发生机制488

24.3.1 脑电活动的发生——作为脑电图构成要素的神经元的活动488

24.3.2 诱发电位与皮质构造——新皮质的诱发电位492

24.3.3 自发电位变动——脑电图节律的成因493

24.4 脑电图与脑的活动水平——觉醒系统、丘脑广泛投射系统及睡眠499

24.4.1 网状系统的构造499

24.4.2 上行脑干激活系统499

24.4.3 丘脑网状系统500

24.4.4 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分化502

24.4.5 睡眠及觉醒时的脑电图及其神经机制503

24.5 脑电图与边缘系统503

24.5.1 边缘系统的构造503

24.5.2 海马的脑电图504

24.5.3 杏仁核的脑电图504

24.6 发作放电504

24.6.1 自身持续性强直阵挛发作放电508

24.6.2 发作时的抑制问题509

24.6.3 阵发波的影响因子——阵发波与脑活动水平509

2 4.6.4 阵发波与脑的个体发生509

25.1 脑电图机的历史514

25.2 脑电图导出的原理514

第25章 脑电图机与周边仪器514

25.3 脑电图机的构成515

25.3.1 差分放大器516

25.3.2 电极电阻的测定516

25.3.3 脑电信号的数字化516

25.3.4 数字信号处理517

25.3.5 脑电图数据的电子归档整理518

25.3.6 闪光刺激装置519

25.4 脑电图机周边设备519

25.4.1 影像数据的同步保存和同步重放519

25.4.2 脑电图解析519

25.4.3 网络技术520

25.5 诱发电位测定装置520

附录1 临床脑电图检查标准(1988)523

附录2 脑电图术语汇编(国际脑电图临床神经生理学会联盟术语委员会提案)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