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 2 隋唐-近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 2 隋唐-近代](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101476.jpg)
- 杜豫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212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43页
- 主题词:文学史(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 2 隋唐-近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隋唐五代文学1
概说1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11
第一节 隋代诗坛11
隋代诗歌:薛道衡《昔昔盐》14
第二节 初唐诗坛15
初唐诗歌(一):王绩《野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从军行》 骆宾王《在狱咏蝉》 沈佺期《杂诗》(其三)22
第三节 陈子昂25
初唐诗歌(二):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7
第二章 盛唐诗歌29
第一节 盛唐诗坛29
盛唐诗歌(一):张说《邺都引》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贺知章《咏柳》 王湾《次北固山下》32
第二节 孟浩然 王维34
盛唐诗歌(二):孟浩然《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41
第三节 高适 岑参45
盛唐诗歌(三):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出塞》(其一)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崔颢《黄鹤楼》50
第三章 李白 杜甫55
第一节 李白55
李白诗歌:《古风》(其二十四)、《蜀道难》、《行路难》(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秋浦歌》(其十四)、《独坐敬亭山》60
第二节 杜甫66
杜甫诗歌:《望岳》、《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其一)、《春夜喜雨》、《登高》、《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戏为六绝句》(其二)74
第四章 中晚唐诗歌81
第一节 中唐诗坛81
中唐诗歌(一):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结《贫妇词》 韦应物《滁州西涧》 顾况《过山农家》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孟郊《游终南山》 韩愈《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贺《南园》(其五)、《金铜仙人辞汉歌》 刘禹锡《竹88
第二节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95
中唐诗歌(二):白居易《轻肥》、《长恨歌》、《暮江吟》 王建《水夫谣》 张籍《野老歌》 元稹《行宫》、《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李绅《悯农二首》101
第三节 晚唐诗坛108
晚唐诗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泊秦淮》、《赤壁》 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锦瑟》 聂夷中《咏田家》 杜荀鹤《再经胡城县》113
第五章 唐代散文117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117
唐代散文(一):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刘禹锡《陋室铭》121
第二节 韩愈 柳宗元126
河北序》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三戒》(并序)、《捕蛇者说》131
唐代散文(二):韩愈《进学解》、《毛颖传》、《送董邵南游131
第三节 晚唐散文144
唐代散文(三):杜牧《阿房宫赋》 罗隐《英雄之言》 皮日休《读司马法》147
第六章 唐传奇 唐变文152
第一节 唐代传奇152
唐代传奇:白行简《李娃传》158
第二节 唐代变文168
唐代变文:《伍子胥变文》(节选)《降魔变文》(节选)171
第一节 唐代词人176
第七章 唐五代词176
唐人词:敦煌词《菩萨蛮》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张志和《渔父》(其三) 温庭筠《菩萨蛮》、《更漏子》、《梦江南》183
第二节 五代词人186
五代词:韦庄《女冠子》(其一、其二)、《思帝乡》 冯延巳《谒金门》 李璟《摊破浣溪沙》(其二) 李煜《乌夜啼》(其三)、《虞美人》、《浪淘沙令》、《清平乐》192
宋辽金文学195
概说195
第一章 北宋诗文203
第一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203
第二节 北宋诗坛209
北宋诗歌:王禹偁《村行》 林逋《山园小梅》 梅尧臣《鲁山山行》 苏舜钦《庆州败》、《淮中晚泊犊头》 欧阳修《戏答元珍》、《画眉鸟》 王安石《河北民》、《明妃曲》、《泊船瓜洲》 苏轼《游金山寺》、《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218
第三节 北宋散文227
北宋散文: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五代史伶官传序》 苏洵《六国论》 曾巩《墨池记》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赤壁赋》 苏辙《上枢密235
第二章 北宋词254
第一节 北宋词坛254
北宋词(一):晏殊《浣溪沙》 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 范仲淹《渔家傲》 张先《天仙子》 晏几道《临江仙》 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 秦观《鹊桥仙》 贺铸《青玉案》 周邦彦《兰陵王》、《六丑》262
第二节 苏轼268
北宋词(二):苏轼《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浣溪沙》、《卜算子》272
第一节 南宋词坛276
第三章 南宋词276
南宋词(一):李清照《醉花阴》、《永遇乐》、《声声慢》 张元干《贺新郎》 陆游《钗头凤》、《诉衷情》 张孝祥《念奴娇》 姜夔《扬州慢》 吴文英《八声甘州》 张炎《高阳台》284
第二节 辛弃疾291
南宋词(二):辛弃疾《水龙吟》、《菩萨蛮》、《祝英台近》、《西江月》、《永遇乐》295
第四章 南宋诗文299
第一节 南宋诗坛299
南宋诗歌(一):陈与义《伤春》 范成大《后催租行》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插秧歌》 林升《题临安邸》 刘克庄《军中乐》 文天祥《过零丁洋》305
第二节 陆游308
南宋诗歌(二):陆游《游山西村》、《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牧牛儿》、《沈园》311
第三节 南宋散文314
南宋散文:岳飞《五岳祠盟记》 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 朱熹《百丈山记》 文天祥《正气歌序》320
第五章 宋代小说325
宋代话本:碾玉观音330
第六章 辽金文学345
第一节 辽金诗文345
辽金诗文:元好问《外家南寺》、《摸鱼儿》、《送秦中诸人引》351
第二节 西厢记诸宫调354
金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小亭送别》357
概说360
元代文学360
第一章 元杂剧361
第一节 元杂剧及重要作家361
第二节 关汉卿364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第三折)372
第三节 王实甫376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382
第一节 散曲的体制388
第二章 元代散曲388
第二节 元散曲的重要作家390
元代散曲: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394
第三章 南戏399
第一节 南戏的体制399
第二节 高明与《琵琶记》400
南戏: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403
明代文学408
概说408
第一章 明代诗文410
第一节 明代诗文发展概况410
第二节 明代诗文重要作家作品411
明代诗文: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宗臣《报刘一丈书》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张岱《西湖七月半》418
第二章 明代戏剧429
第一节 明代戏曲发展概况429
第二节 汤显祖432
明代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惊梦》437
第一节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440
第三章 明代长篇小说440
明代长篇小说(一):罗贯中《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447
第二节 施耐庵与《水浒传》450
明代长篇小说(二):施耐庵《水浒传·智取生辰纲》459
第三节 吴承恩与《西游记》467
明代长篇小说(三):吴承恩《西游记·美猴王封齐天大圣》473
第四章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477
第一节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概况477
第二节 冯梦龙478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481
清代文学501
概说501
第一章 清代诗文词503
第一节 清代诗坛503
第二节 清代散文505
第三节 清代的词507
第四节 清代诗文词重要作家作品507
清代诗文词:顾炎武《秋山》(其一) 黄宗羲《原君》 侯方域《李姬传》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纳兰性德《长相思》512
第二章 清代戏剧522
第一节 清代戏剧发展概况522
第二节 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524
清代戏剧:孔尚任《桃花扇·却奁》528
第三章 清代的小说535
第一节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535
清代小说(一):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539
第二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544
清代小说(二):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551
第三节 曹雪芹和《红楼梦》559
清代小说(三):曹雪芹《红楼梦·诉肺腑心迷活宝玉》569
近代文学575
第一章 近代文学概述575
第二章 重要作家作品580
近代诗文: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其二) 黄遵宪《哀旅顺》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魏源《海国图志序》581
附录591
中国古代文学(二)自学考试大纲591
后记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