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管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93152.jpg)
- 邱均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523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应用-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与理论3
第一章 绪论3
1.1 新观念:知识价值革命3
1.1.1 知识的重要性3
1.1.2 财富观的演变6
1.1.3 知识价值革命7
1.2 新经济:知识经济9
1.2.1 知识经济的兴起9
1.2.2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11
1.2.3 知识经济的影响13
1.3 新管理:知识管理15
1.3.1 知识引发管理革命15
1.3.2 知识管理的兴起17
1.3.3 知识管理的影响19
1.4 新学科:知识管理学21
第二章 知识23
2.1 知识的定义与特征23
2.1.1 知识的不同定义23
2.1.2 知识的特征28
2.2.1 知识的属性29
2.2 知识的属性与分类29
2.2.2 知识的分类31
2.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35
2.3.1 知识转换的形式35
2.3.2 知识转换的基本原则37
2.3.3 知识转换技术38
2.3.4 最佳知识转换过程39
2.4 知识的价值39
2.4.1 知识的价值及特征39
2.4.2 知识价值的表现形式40
2.5 知识的价值链及其管理41
2.5.1 知识的价值链41
2.5.2 知识价值链及管理过程43
2.5.3 知识价值链管理的实现方式45
2.6 知识产权保护48
2.6.1 知识资产与知识产权48
2.6.2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49
2.6.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51
3.1 知识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学派52
3.1.1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定义52
第三章 知识管理52
3.1.2 知识管理的维度55
3.1.3 知识管理的主体57
3.1.4 知识管理的特征58
3.1.5 知识管理的学派62
3.2 知识管理的历史沿革63
3.2.1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63
3.2.2 知识管理发展的思想源流64
3.2.3 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67
3.2.4 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68
3.3.1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69
3.3 知识管理的内容69
3.3.2 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主题71
3.4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原则72
3.4.1 知识管理的目标72
3.4.2 知识管理的原则79
3.5 知识管理模式81
3.5.1 国外知识管理模式81
3.5.2 国内知识管理模式83
3.5.3 如何选择知识管理模式85
3.6.1 知识管理战略86
3.6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策略86
3.6.2 知识管理策略89
第四章 知识资源管理95
4.1 知识资源及其管理95
4.1.1 知识资源的内涵95
4.1.2 知识资源的特点95
4.1.3 知识资源的分类96
4.1.4 知识资源管理97
4.2 知识产品及其管理98
4.2.1 知识产品的内涵98
4.2.4 知识产品战略99
4.2.2 知识产品的类型99
4.2.3 知识产品的特点99
4.3 知识资本及其管理100
4.3.1 知识资本的内涵100
4.3.2 知识资本的特点101
4.3.3 知识资本对组织的影响102
4.3.4 知识资本的分类103
4.3.5 知识资本管理107
4.4.2 知识人员的分类109
4.4.1 知识人员的内涵109
4.4 知识人员及其管理109
4.4.3 知识人员管理112
4.5 知识产业及其管理113
4.5.1 知识产业的内涵113
4.5.2 知识产业的特点114
4.5.3 知识产业的构成114
4.5.4 知识产业的功能116
5.1 知识管理学构建的意义117
5.1.1 实践意义117
第五章 知识管理学117
5.1.2 理论意义118
5.1.3 科学意义120
5.2 知识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120
5.2.1 知识管理学产生的背景120
5.2.2 知识管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123
5.3 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27
5.3.1 知识管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28
5.3.2 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29
5.3.3 知识管理学的体系结构130
5.3.4 知识管理学的相关学科131
第二篇 方法与技术137
第六章 知识管理方法137
6.1 知识管理方法概述137
6.1.1 知识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137
6.1.2 知识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138
6.2 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141
6.2.1 知识组织方法141
6.2.2 价值管理法152
6.2.3 系统方法155
6.2.4 矩阵管理法160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165
7.1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165
7.1.1 信息技术的作用165
7.1.2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168
7.1.3 与知识管理职能相应的信息技术170
7.1.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77
7.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177
7.2.1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硬件技术177
7.2.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软件技术179
8.1.1 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181
8.1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181
第八章 知识管理技术181
8.1.2 主要的知识管理技术182
8.1.3 知识管理技术展望187
8.2 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189
8.2.1 计算机网络技术189
8.2.2 人工智能技术194
8.3 基于数据库的知识挖掘技术195
8.3.1 文本挖掘技术195
8.3.2 数据挖掘技术196
8.3.3 知识挖掘技术198
8.4 专家系统与知识库201
8.4.1 专家系统201
8.4.2 知识库203
8.5 群件技术205
8.5.1 群件的产生和发展205
8.5.2 群件技术的分类206
8.5.3 群件涉及的基本技术206
8.5.4 群件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207
9.1.1 知识管理工具概念209
9.1 知识管理工具概述209
第九章 知识管理工具209
9.1.2 知识管理工具分类210
9.2 典型的知识管理工具213
9.2.1 知识仓库(数据仓库)213
9.2.2 知识地图218
9.2.3 知识网络222
9.3 知识管理工具及案例分析224
9.3.1 国外典型知识管理工具:Web of Knowledge224
9.3.2 国内典型知识管理工具:清华“知识资源总库”230
10.1.1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234
第十章 知识管理系统234
10.1 知识管理系统概述234
10.1.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236
10.1.3 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239
10.1.4 知识管理系统的特点241
10.2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242
10.2.1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步骤242
10.2.2 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244
10.2.3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249
10.2.4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技术251
10.3 知识管理系统实例分析254
10.3.1 Lotus知识管理系统255
10.3.2 Livelink知识管理系统259
第三篇 应用与实践265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的应用265
11.1 知识管理应用概述265
11.1.1 国外知识管理应用现状265
11.1.2 国内知识管理应用现状268
11.2 知识管理应用的主要领域273
11.2.1 政府知识管理273
11.2.2 企业知识管理274
11.2.3 教育知识管理275
11.2.4 图书馆知识管理276
11.2.5 个人知识管理278
11.2.6 知识管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78
第十二章 政府知识管理280
12.1 知识管理对政府的影响280
12.1.1 科教兴国战略280
12.1.2 知识创新工程282
12.2 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284
12.2.1 电子政务概述285
12.2.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管理293
第十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298
13.1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主要内容298
13.1.1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298
13.1.2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99
13.1.3 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300
13.1.4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实施要点303
13.2 信息主管(CIO)和知识主管(CKO)306
13.2.1 信息主管(CIO)306
13.2.2 知识主管(CKO)308
13.3 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313
13.3.1 学习型组织313
13.3.2 学习型组织的专业智能管理318
13.4 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323
13.4.1 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323
13.4.2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326
第十四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332
14.1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影响332
14.1.1 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事业的挑战332
14.1.2 知识管理的兴起为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333
14.1.3 图书馆可以成功实现知识管理334
14.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335
14.2.1 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336
14.2.2 图书馆知识组织管理339
14.2.3 读者服务的知识化与知识服务341
14.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342
14.3.1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创新342
14.3.2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343
14.3.4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344
14.3.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开发344
14.3.5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管理345
第十五章 个人知识管理347
15.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意义347
15.1.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347
15.1.2 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348
15.2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351
15.2.1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351
15.2.2 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352
15.2.3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354
15.3.1 终生学习与知识管理357
15.3 终生学习357
15.3.2 终生学习的策略358
15.3.3 终生学习的目标360
第十六章 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362
16.1 电子商务对知识管理的要求362
16.1.1 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363
16.1.2 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365
16.2 知识管理与虚拟企业的建立369
16.2.1 虚拟企业的含义和特征369
16.2.2 虚拟企业的经营方式与应用价值371
17.1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关系374
第十七章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374
17.1.1 知识过程375
17.1.2 知识螺旋376
17.1.3 产品的创新过程378
17.1.4 创新过程和知识螺旋379
17.2 知识创新的内容381
17.2.1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382
17.2.2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382
17.3.1 知识创新的特点383
17.3 知识创新的实施及策略383
17.2.4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383
17.2.3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383
17.3.2 知识创新的环境385
第十八章 知识管理与教育389
18.1 知识管理对教育的影响389
18.1.1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的地位390
18.1.2 知识管理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变革393
18.1.3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方式和拓宽了教育内容394
18.1.4 知识管理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变革396
18.1.5 知识管理促进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与变革398
18.2 知识管理与继续教育400
18.2.1 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400
18.2.2 知识管理与终生学习401
18.3 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402
18.3.1 世界各国网络教育的现状402
18.3.2 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405
18.4 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406
18.4.1 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人才的要求406
18.4.2 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408
18.4.3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409
18.4.4 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413
第十九章 国内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19
19.1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19
19.1.1 首都之窗简介419
第四篇 案例分析419
19.1.2 首都之窗的特点420
19.1.3 首都政府知识管理的内容422
19.2 国内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23
19.2.1 案例一:神州数码从文档管理到知识管理423
19.2.2 案例二:联想集团实施基于活动的知识管理427
19.3 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29
19.3.2 创建一体化的开放服务环境430
19.3.1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基本情况430
19.3.3 提供协同保障的知识服务431
19.3.4 坚持改革与创新的管理文化433
19.3.5 营造学习型组织433
19.3.6 建设开放研究基地和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434
19.3.7 运行知识共享的平台434
19.4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35
19.4.1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435
19.4.2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435
19.5.1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436
19.4.3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分析436
19.5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36
19.5.2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措施437
19.5.3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产生的效果438
19.5.4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439
第二十章 国外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40
20.1 国外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40
20.1.1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概述440
20.1.2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分析443
20.1.3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对我国的启示447
20.2.1 Marconi知识管理背景448
20.2 国外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48
20.2.2 Marconi选择知识管理系统449
20.2.3 知识管理起步: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环境449
20.2.4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449
20.2.5 代理角色的转变:不轻松的经历450
20.2.6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遇到的其他问题451
20.2.7 专家评点451
20.2.8 Marconi知识管理分析452
20.3.2 创建全球医疗卫生信息的开放服务环境453
20.3.1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情况453
20.3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53
20.3.3 提供联合信息与知识服务454
20.3.4 开发知识服务的支撑系统457
20.3.5 创建学习型组织458
20.3.6 建设开放的研究基地459
20.4 国外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60
20.4.1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背景460
20.4.2 对门户的认识461
20.4.3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门户的功能和结构461
20.4.4 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462
20.4.5 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466
20.4.6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分析468
20.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469
20.5.1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背景469
20.5.2 提出研究机构智力资本管理和报告基本模型470
20.5.3 ARC和DLR的实施过程472
20.5.4 几个问题的讨论475
20.5.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总结478
20.5.6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478
参考文献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