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091639.jpg)
- 谭罗荣,孔令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34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岩土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黏土矿物的晶体学基础与理想结构1
1.1.1 黏土矿物晶体结构的基础知识1
第1章 岩土中的黏土矿物1
1.1.2 黏土矿物的晶体结构的构型与同晶替代4
1.2 岩土中常见的黏土矿物类型5
1.2.1 蒙脱石类的晶体结构与化学结构5
1.2.2 蛭石矿物的晶体构造与化学结构式8
1.2.3 伊利石类矿物的晶体构造与化学结构式9
1.2.4 高岭石类矿物的晶体构造与化学结构式10
1.2.5 绿泥石类矿物的晶体构造与化学结构式10
参考文献11
1.2.6 混层矿物11
1.2.7 其他黏土矿物11
第2章 矿物成分鉴定与定量(半定量)分析12
2.1 矿物鉴定分析方法及其原理12
2.1.1 X射线衍射法12
2.1.2 差热分析法13
2.1.3 电子显微镜形貌鉴定方法14
2.1.4 其他方法14
2.2 矿物鉴定(物相分析)15
2.2.1 蒙脱石的鉴定15
2.2.2 高岭石矿物的鉴定17
2.2.3 伊利石矿物的鉴定19
2.2.4 蛭石矿物和鉴定21
2.2.5 绿泥石的鉴定23
2.2.6 混层矿物的鉴定24
2.2.7 黏土矿物鉴定的特殊方法25
2.2.8 非黏土矿物鉴定30
2.3 黏土矿物的定量分析31
2.3.1 标准矿物定比定量分析法31
2.3.2 联立方程解析法32
2.3.3 解析法与定比法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35
参考文献37
3.1.1 交换性离子的产生原因38
3.1 岩土的离子交换特性38
第3章 岩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38
3.1.2 阳离子交换量39
3.1.3 离子交换速度39
3.1.4 交换性阳离子的代换性能40
3.1.5 阴离子交换40
3.1.6 离子交换量测定40
3.2 岩土的比表面积41
3.2.1 黏土矿物的表面积41
3.2.2 表面积测定41
3.3 岩土材料颗粒表面的带电性质43
3.4.2 双电层公式及典型黏土矿物的ζ值46
3.4 土壤胶体的动电性质46
3.4.1 胶体双电层的基本概念46
3.4.3 土体的动电性质与ζ电位的测算50
参考文献53
第4章 岩土体结构54
4.1 引言54
4.2 土体微观结构55
4.2.1 土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及结构单元间的接触与联结55
4.2.2 微结构特征分类57
4.3 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及其量化60
4.3.1 电子显微镜61
4.3.2 偏光显微镜62
4.3.3 X射线衍射仪63
4.3.4 动态微结构特征的研究65
4.4 土体的孔隙结构66
参考文献73
第5章 膨胀土75
5.1 膨胀土的典型工程灾害75
5.2 膨胀土的土质学特征77
5.2.1 物理性指标与粒度组成特性77
5.2.2 膨胀土的矿物组成及物理化学特性80
5.3 膨胀土的微结构特征85
5.3.1 电子显微照片反映的微结构特征85
5.3.2 膨胀土的孔隙结构86
5.4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方法88
5.4.1 膨胀土的初判89
5.4.2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特性指标及其选取原则89
5.4.3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W65-WL图93
5.5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97
5.5.1 干密度对膨胀特性的影响97
5.5.2 饱和度对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影响108
5.5.3 含水量对膨胀、收缩特性的影响111
5.5.4 小结118
5.5.5 孔隙盐溶液浓度对胀缩特性的影响119
5.6.1 强度与含水量及干密度、饱和度的关系120
5.6 膨胀土的强度特性120
5.6.2 土体结构与强度125
5.6.3 有效蒙脱石含量对强度的影响128
5.6.4 膨胀压力与强度间的关系129
5.6.5 膨胀土基质吸力的间接确定方法134
5.6.6 膨胀土的CBR强度特征与影响因素137
5.7 膨胀土的胀缩机理——广义渗透压-吸力势理论143
5.7.1 蒙脱石晶体的胀缩机理143
5.7.2 土颗粒单元间的胀缩机理150
5.7.3 小结152
5.8 膨胀土的改性及改性机理152
5.8.1 膨胀土的化学改性153
5.8.2 膨胀土的物理改性156
5.8.3 膨胀土的综合改性及应用159
参考文献161
第6章 膨胀岩163
6.1 膨胀岩的典型工程危害及基本特性163
6.1.1 膨胀岩的工程危害性163
6.1.2 膨胀岩的物理力学特性166
6.2 膨胀岩的土质学特征167
6.2.1 膨胀岩的物质组成167
6.2.2 膨胀岩的物理化学特性169
6.2.3 膨胀岩的微观结构特征171
6.3 膨胀岩的膨胀特性与强度特性172
6.3.1 膨胀特性及其影响因素173
6.3.2 膨胀岩的强度176
6.4 膨胀岩的泥化与崩解178
6.4.1 物质组成对膨胀岩泥化特性的影响178
6.4.2 膨胀岩的崩解现象和崩解规律183
6.5 膨胀岩的膨胀、泥化及崩解机理191
6.5.1 黏土岩泥化机理研究191
6.5.2 膨胀岩的崩解机理研究195
6.5.3 泥化、崩解的渗透压-吸力势统一理论196
参考文献199
7.1 红黏土的基本特性201
7.1.1 红黏土(红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201
7.1.2 红黏土与软土的比较201
第7章 红黏土201
7.1.3 不同母岩生成的红黏土之间的比较205
7.2 红黏土的土质学特征206
7.2.1 红黏土的物质组成及红土化特征206
7.2.2 红黏土的物理化学特性211
7.2.3 红黏土的微结构特征212
7.2.4 红黏土的孔隙结构214
7.3.1 游离氧化物对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215
7.3 红黏土中的胶结物质及其对工程力学特性的影响215
7.3.2 胶结物质对红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219
7.4 红黏土的水理特性与不可逆特性222
7.4.1 红土干燥脱水对其土性的影响222
7.4.2 脱水对力学特性的影响223
7.4.3 不同含水量红黏土的孔隙结构特征228
7.5 红黏土中胶结物质的胶结作用230
7.5.1 红黏土的结构强度230
7.5.2 胶结物的赋存状态232
7.5.3 胶结作用机制与有效胶结233
7.5.4 红黏土的微结构胶结模型237
7.6.1 红黏土与膨胀土等的基本性质比较240
7.6 红黏土与膨胀土240
7.6.2 红黏土的胀缩特性241
7.6.3 红黏土与膨胀土在塑性图和ω65-ωL图上位置的比较246
7.6.4 红黏土的土性分类248
参考文献251
第8章 中国南方某些近海沉积黏土254
8.1 南方某些软土的基本特性254
8.1.1 南方某些软土的物性指标与物质组成254
8.1.2 南方某些软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胶结物质256
8.1.3 南方软土的微结构特征257
8.1.4 南方软土的孔隙结构特征260
8.2 南方某些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及分类263
8.2.1 湛江、琼海沉积黏土的结构强度及其表现形式264
8.2.2 软土结构性的工程应用266
8.2.3 结构性软土的分类讨论269
8.3 南方软土的结构强度形成原因讨论274
8.3.1 土体结构强度的形成机制274
8.3.2 软土的结构强度起因及其环境影响因素274
8.3.3 软黏土的胶结作用研究277
参考文献279
第9章 湿陷性黄土281
9.1 湿陷性黄土的分布特征281
9.2.1 湿陷性与颗粒粒度组成的关系282
9.2 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征282
9.2.2 湿陷性与矿物组成的关系285
9.2.3 黄土中的胶结作用物质286
9.2.4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化学特性289
9.2.5 黄土的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290
9.3 黄土的湿陷机理297
9.3.1 影响黄土湿陷变形的因素297
9.3.2 黄土的湿陷机理299
参考文献305
10.1 尾矿沉积物的特殊工程力学性质成因研究307
10.1.1 尾矿沉积物的基本特性307
第10章 其他特殊岩土工程问题307
10.1.2 尾矿沉积物的土质学特征308
10.1.3 尾矿泥特殊力学性质原因分析及可能存在的工程问题309
10.2 尾矿坝土工织物滤层的淤堵与化学淤堵机制310
10.2.1 武山铜矿土工织物层的淤堵问题310
10.2.2 尾矿库沉积物的土质学特征310
10.2.3 淤堵的试验研究312
10.2.4 土工织物淤堵状况的微观测试及机理分析314
10.3 析出物对软弱夹层长期稳定性的影响317
10.3.1 安砂水电站有关问题的提出317
10.3.2 坝区有关试样的土质学特征318
10.3.3 析出物成因及其对坝区软弱夹层长期稳定性的影响321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