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远古中国医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严健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36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史-远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远古中国医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医学知识起源新说(四万年至公元前1500年)1
第一章 医学、医学知识、医学理论、远古医学史、医学史、医史学1
第二章 医学知识起源的必备条件4
一、人脑组织结构的进化是医学知识起源的必备条件之一5
二、人脑生理功能的进化是医学知识起源的另一个必备条件5
三、医学知识与其他原始科学知识的同步发展5
第三章 近四万年来自然环境对中国人医事活动的影响7
第四章 近四万年来社会环境对中国人医事活动的影响9
第五章 近四万年来其他原始综合科学技术对中国人医事活动的影响14
一、许家窑人的原始生产、生活及原始医事行为追述14
二、峙峪人的原始生产、生活及原始医事行为追述15
三、山顶洞人的原始生产、生活及原始医事行为追述16
四、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存分析中国人的原始医事活动17
五、从玉蟾岩遗存分析中国人的原始医事活动19
六、从河姆渡人的遗存分析中国人的原始医事活动20
七、距今九千至五千年中国人的原始生活概貌23
第六章 外治医学知识先起及水在外治医学知识中的作用26
第七章 在医学知识起源问题上必须说明几点28
一、医源于圣、神的反思29
二、医源于巫及巫医关系的反思31
三、关于巫统治了医的反思32
四、医源于本能说的反思33
一、火在人类卫生保健中的地位36
第八章 我国卫生保健知识的起源问题36
二、水在人类卫生保健中的地位37
三、衣着在人类卫生保健中的地位38
四、房屋在人类卫生保健中的地位39
第九章 药物知识的起源史41
一、植物药知识的起源史41
二、动物药知识的起源史42
三、矿物药知识的起源史43
第十章 原始医学知识的“积累”与“普及”45
第一章 医学理论起源的相关因素49
第一节 原始医学知识的积累是医学理论起源的必备条件49
第二篇 原始中医学史(公元前3500元至公元前2世纪)49
第二节 中医理论起源与疾病命名、归类的关系51
第三节 取象比类创立中医理论的神奇途径52
第二章 原始中医学56
第三章 原始中医学的思维发展史58
第四章 原始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史61
第一节 中国人体解剖学史62
一、殷商心脏解剖史64
二、秦汉时期颅底及大脑解剖史66
三、肌肉解剖史70
四、骨骼解剖史72
五、经脉解剖史76
一、早期的五官生理史78
第二节 中国人体生理学史78
二、消化生理史79
三、春秋战国脏腑归类史略81
四、《老子》春秋婴儿生理史88
五、关于脑的生理与病理史89
六、泌尿生殖生理史90
七、人体经脉调节理论发展史92
第五章 原始中医学的临床医学史95
第一节 殷商疾病史96
一、寄生虫病史97
二、疟疾病史97
三、女性生殖医学史98
第二节 两周医学史101
一、两周医学史概说101
二、从《诗经》探讨西周医学史102
三、《周易》中的心脏病史与放血疗法史104
四、春秋齐国经脉学说史106
第三节 秦国法医学史108
第四节 《庄子》战国药学史112
第五节 风寒瘀滞致病及疼痛三假说113
第六节 临床诊断方法的起源116
一、自发的体表病症诊断法116
二、脉学诊断方法概述118
三、“是动则病”脉象诊断方法之祖121
第七节 远古治疗医学史124
一、远古火炙疗法史125
二、春秋战国灸疗史128
三、春秋熨疗史130
四、秦汉水疗史135
五、秦汉熏疗史137
六、殷商至两汉膏脂类药学史139
七、《五十二病方》中的手术治疗史140
第八节 针刺疗法的起源时限143
一、针刺疗法起源的必备条件144
二、从砭至针的辨析145
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指明了针刺疗法起源的时限147
第六章 中医理论起源及殷商至两汉中医理论框架形成史149
一、早期的心——经脉调节论151
二、朴素的脑调节论152
三、原始的气调节论154
四、辨证的阴阳调节论155
五、生克的五行——五脏调节论156
六、新型的心——经脉调节论159
附录:169
一、战国消化生理三焦(三集)配六腑新论169
二、出土秦汉医籍的历史地位176
主要参考书目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