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
  • 李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82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中医学:护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1

一、中医护理的起源(远古时期)1

二、中医护理的初步形成(夏商周—春秋时期)1

第一章 绪论1

三、中医护理理论体系确立(战国—三国时期)2

四、中医护理的充实与发展(晋—近代时期)3

五、中医护理学科的独立与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3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4

一、整体观念5

二、辨证施护5

三、独特的护理技术6

第三节 中医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6

二、中医护士的职业道德7

一、中医护士的职业素质7

第二章 中医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程序9

第一节 中医整体护理9

一、中医整体护理的概念9

二、中医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9

三、中医整体护理的模式9

四、中医整体护理的特点9

五、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趋势10

第二节 中医护理原则12

一、预防为主12

二、护病求本13

五、三因制宜14

四、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14

三、扶正祛邪14

第三节 中医护理程序15

一、概述15

二、中医护理评估16

三、中医护理诊断/健康问题17

四、中医护理计划19

五、中医护理实施21

六、中医护理评价22

第四节 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23

一、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与现代护理的整体学说23

二、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点与现代护理的环境学说23

三、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程序24

一、八纲辨证常见护理诊断/健康问题25

四、中医的预防养生与现代护理健康教育25

第五节 常见中医护理诊断/健康问题25

二、脏腑辨证常见护理诊断/健康问题29

附录一、常见中医护理诊断/健康问题一览表35

附录二、护士执行中医护理程序行为评价标准37

第三章 中医一般护理39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39

一、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39

二、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40

第二节 情志护理41

一、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42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42

一、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43

第三节 饮食护理43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方法44

第四节 病情观察48

一、病情观察基本要求48

二、病情观察基本方法49

三、辨证分析病情52

四、掌握护理效果52

五、病情观察记录52

第四章 中医康复护理53

第一节 概述53

一、中医康复护理含义53

二、中医康复护理对象53

三、康复护理目标53

四、中医康复评定54

第二节 中医康复护理原则55

一、养生护理原则56

二、整体护理原则56

三、综合护理原则56

四、因人、因证、因程施护原则57

第三节 中医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58

一、康复护理中的起居护理58

二、康复护理中的饮食护理59

三、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60

四、康复护理中的运动护理61

五、用药观察施护64

四、正确安全用药64

三、掌握给药途径64

一、根据医嘱给药64

二、执行查对制度64

第一节 用药一般护理64

第五章 中医用药护理64

第二节 用药禁忌65

一、中药配伍禁忌65

二、妊娠用药禁忌65

三、服药饮食禁忌66

第三节 中药汤剂煎煮法66

一、煎煮用具66

二、煎煮用水及泡药67

三、煎煮火候与时间67

五、现代中药汤剂煎煮法68

四、特殊煎煮法68

第四节 给药规则69

一、服药时间69

二、服药温度70

三、服药剂量70

四、服药方法71

第五节 用药程序72

一、用药前准备72

二、用药方法及护理72

三、用药后护理72

第六节 中药服法与护理73

一、解表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3

二、清热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4

三、泻下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5

五、消导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6

四、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6

六、祛湿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7

七、理气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8

八、止血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8

九、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9

十、温里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79

十一、补益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0

十二、安神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1

十三、平肝息风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1

十四、开窍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2

十五、收涩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2

一、湿敷法与护理83

第七节 中药外用法与护理83

十六、驱虫类中药的服法与护理83

二、熏洗法与护理85

三、贴药法与护理87

四、敷药法与护理88

五、掺药法与护理89

六、涂药法与护理90

七、热熨法与护理91

八、吹药法与护理93

九、超声雾化法与护理93

十、坐药法与护理94

十一、中药保留灌肠法与护理95

十二、中药离子导入法与护理96

二、中药中毒原因与临床表现98

一、有毒中药的分类与分级98

第八节 常用中药中毒与解救护理98

三、中药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与护理99

四、常用有毒中药的功用、中毒表现与解救护理101

五、中药中毒抢救后调护107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08

第一节 针刺法108

一、毫针刺法108

二、皮肤针刺法121

三、皮内针刺法123

四、电针法124

五、水针法125

六、耳针法126

三、操作前准备131

四、操作方法及护理131

第二节 灸法131

二、施灸材料131

一、适应证131

五、操作后护理135

六、注意事项136

第三节 拔罐法136

一、适应证136

二、罐的种类137

三、操作前准备137

四、操作方法及护理138

五、操作后护理139

一、适应证140

第四节 推拿法140

六、注意事项140

二、介质与热敷141

三、推拿程序142

四、常用推拿手法的护理操作143

第五节 穴位特种疗法156

一、穴位激光照射疗法156

二、穴位红外线照射疗法158

三、穴位磁疗法159

四、穴位微波疗法160

五、穴位负压吸引法162

六、脐疗法163

第六节 刮痧法165

一、适应证166

二、刮痧常用部位166

三、刮痧用具与刮痧介质166

四、操作前准备167

五、操作方法及护理167

六、操作后护理169

七、注意事项169

第七节 放血法169

一、适应证170

二、操作前准备170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170

第八节 挑治法171

一、适应证171

四、操作后护理171

五、注意事项171

二、操作前准备172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172

四、操作后护理172

五、注意事项172

第九节 割治法173

一、割治部位及适应证173

二、操作前准备174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174

四、操作后护理174

五、注意事项174

第一节 中医护理表格的书写176

一、体温单176

第七章 中医护理文件书写176

二、医嘱本178

三、医嘱单180

四、特别护理记录单180

五、病室报告182

第二节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184

一、入院评估表184

二、住院评估表186

三、护理诊断/健康问题单187

四、护理计划单187

五、护理记录单188

六、健康教育单188

七、出院评估单189

主要参考文献191

教学大纲(参考)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