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验·输血·病理诊疗常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检验·输血·病理诊疗常规](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085268.jpg)
- 胡丽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590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64页
- 主题词:医学检验;输血-血液检查;病理学:诊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验·输血·病理诊疗常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检验科质量管理3
一、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要求3
目录3
第一篇 临床检验3
二、检验质量控制5
三、能力验证实验(PT)22
二、白细胞及相关参数26
一、血液采集26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26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26
三、红细胞及相关参数33
四、血小板及相关参数42
五、其他相关检查45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48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48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49
三、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51
五、蔗糖水溶血试验53
四、热溶血试验53
六、酸溶血试验54
七、冷溶血试验55
八、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56
九、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查(HbH-IB)57
十、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58
十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59
十二、Hb-F碱变性试验61
十三、Hb-F酸洗脱试验62
十四、Hb-S溶解度试验63
十五、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64
十六、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及HbA2测定65
十七、抗人球蛋白试验67
一、主要试剂及配制69
第三节 出血、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69
二、血管壁和内皮细胞功能检测70
三、血小板功能测定75
四、凝血因子检测83
五、抗凝物质检测91
六、纤溶活性检测103
七、血栓前状态检验116
八、血液流变学检测123
一、骨髓穿刺术130
第四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130
二、骨髓穿刺注意事项及涂片要求131
三、骨髓象分析132
一、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染色134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134
二、苏丹黑B(SB)染色135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136
四、酸性磷酸酶(ACP)染色138
五、糖原染色(PAS法)139
六、酯酶染色141
七、铁染色145
二、尿液一般检验147
一、标本收集和保存147
第三章 临床体液检查147
第一节 尿液147
三、化学检查150
四、尿沉渣检测159
五、尿液其他检查163
二、一般性状检查166
一、标本采集166
第二节 粪便检查166
三、显微镜检验167
四、隐血试验(OBT)169
二、一般性状检查170
一、标本采集170
第三节 脑脊液常规检验170
三、化学检验171
四、免疫学检验175
五、细胞计数176
二、免疫学及化学检查178
一、一般性状检查178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178
四、各种浆膜腔积液的特点180
三、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180
二、一般性状检查181
一、标本收集181
第五节 精液常规检验181
三、显微镜检验182
三、显微镜检验184
二、一般性状检查184
第六节 前列腺液的检验184
一、标本收集184
二、一般性状检查185
一、标本采集185
第七节 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检验185
一、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186
第八节 胃液分析186
三、清洁程度186
四、显微镜检查186
二、呼气采样检测法187
二、一般性状检查188
一、标本收集188
三、胃镜采样检测188
第九节 痰液检验188
四、显微镜检查189
三、分泌型IgA测定189
一、一般性状检查190
第十节 羊水检验190
二、免疫及化学检查191
三、胎儿成熟度检查194
四、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196
五、产前基因诊断198
一、血清总蛋白(TP)199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199
第四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99
二、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200
四、血清前白蛋白(PA)201
三、血清球蛋白(GLO)201
五、血清蛋白电泳(SPE)202
六、糖化血红蛋白(GHb)205
七、肌红蛋白(Mb)206
八、肌钙蛋白T(TnT)207
九、肌钙蛋白I(TnI)208
十、尿蛋白电泳209
一、尿素测定211
第二节 肾功能检测211
二、血清肌酐(Cr)测定212
三、尿酸测定213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215
五、尿液浓缩与稀释试验216
一、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219
第三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219
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220
三、脂蛋白a[Lp(a)]测定222
四、载脂蛋白AI(Apo-AI)测定223
五、载脂蛋白Apo-B测定224
六、总胆固醇测定225
七、甘油三酯测定227
八、血浆脂蛋白电泳228
一、葡萄糖测定230
第四节 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测定230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231
三、血乳酸测定233
四、丙酮酸测定234
五、乙酰乙酸测定235
六、β-羟丁酸测定236
七、血清总唾液酸(TSA)测定237
一、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钠、钾、氯、钙238
第五节 无机元素测定238
二、酶法测定血清钠离子242
三、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243
四、血清钙测定244
五、血清氯测定245
六、血清无机磷测定246
七、血清镁测定247
八、血清铁测定248
九、血清铜测定249
十、血清锌测定250
第六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分析251
第七节 酶类测定258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8
二、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测定259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63
四、血清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265
五、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PK)测定266
六、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测定272
七、血清5′-核苷酸酶(5′-NT)测定273
八、血清单胺氧化酶(MAO)274
九、淀粉酶及胰型同工酶测定275
十、脂肪酶(LIP)277
十一、血清胆碱酯酶(CHE)278
十二、α-岩藻糖苷酶279
十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0
十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81
十五、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282
一、胆红素测定283
第八节 肝功能试验283
二、血氨(BA)286
三、总胆汁酸(TBA)287
一、总甲状腺素(TT4)289
第九节 血液激素检验289
二、游离甲状腺素(FT)290
三、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291
四、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92
五、促甲状腺素(TSH)293
六、甲状旁腺激素(PTH)294
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95
八、生长激素(GH)296
九、胰岛素297
十、C-肽298
十一、抗利尿激素(ADH)300
十二、降钙素(CT)301
十三、皮质醇302
十四、醛固酮304
一、17-羟皮质类固醇(17-OH)305
第十节 尿液的生化检查305
二、尿17-酮皮质类固醇(17-KS)307
三、尿扁桃香草酸(VMA)309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11
五、尿液电解质测定312
七、尿肌酐测定314
六、尿磷测定314
一、叶酸(folate)测定315
第十一节 其他常用生化指标测定315
八、尿尿酸测定315
二、维生素B12测定(自动化学发光法)317
一、IgG、IgA、IgM的检测319
第一节 体液免疫和特种蛋白检验319
第五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319
三、血清补体C4321
二、血清补体C3321
四、C反应蛋白(CRP)322
五、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23
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324
七、铜蓝蛋白(CER)325
八、转铁蛋白(TRF)326
九、α1-抗胰蛋白酶(α1-AT)327
十一、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328
十、触珠蛋白(HPT)328
十二、尿α1微球蛋白(α1M)329
十三、β2-微球蛋白(β2M)330
十四、α2-巨球蛋白(α2-MG)331
十五、κ轻链(κ light chain)、λ轻链(λ light chain)332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334
第二节 细胞免疫测定334
二、玫瑰花环试验(E-RFT)336
三、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检测339
四、T细胞亚群测定340
五、B淋巴细胞的检测343
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44
七、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346
八、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347
九、混合淋巴细胞培养349
十、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351
十一、结核菌素试验353
十二、二硝基氯苯试验354
十三、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试验355
一、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357
第三节 感染免疫的检测357
二、性传播性疾病(STD)的免疫学检查367
三、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测376
四、EB病毒感染的检测386
五、肥达试验393
六、冷凝集素测定394
七、其他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学检测396
一、抗核抗体(ANA)397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397
二、抗核内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398
三、类风湿因子(RF)401
四、抗双链DNA(ds-DNA-Ab)抗体402
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403
五、抗线粒体抗体(AMA)403
七、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A)404
八、抗肾上腺皮质抗体405
十、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LSP-Ab)406
九、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406
十一、抗肝细胞膜抗体(LMA)407
十三、抗心肌抗体408
十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b)408
十四、抗骨骼肌抗体409
十六、抗胃壁细胞抗体(TCA)410
十五、抗平滑肌抗体410
十七、抗内因子抗体411
十九、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412
十八、抗着丝点抗体(ACA)412
二十、抗精子抗体413
二十二、抗卵巢抗体414
二十一、抗角蛋白抗体414
二十三、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415
二十四、抗心磷脂抗体(ACLA)417
二十五、抗环瓜氨酸肽抗体418
二十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420
二十七、抗胰岛细胞抗体(ICA)421
二十八、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anti-GAD)422
一、甲胎蛋白(AFP)423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的测定423
二、癌胚抗原(CEA)424
三、糖链抗原19-9(CA19-9)426
四、糖链抗原125(CA125)427
五、糖链抗原15-3(CA15-3)428
六、糖链抗原242(CA242)430
七、糖链抗原50(CA50)432
八、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433
九、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435
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36
十一、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437
十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38
十三、铁蛋白(Fer)439
一、白细胞介素-2(IL-2)440
第六节 细胞因子检测440
二、干扰素(IFN)的检测442
三、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检测444
第七节 寄生虫检查445
一、总IgE检测446
第八节 过敏原检查446
二、特异性IgE检测448
三、化学灭菌450
二、干热灭菌450
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450
第一节 消毒灭菌450
一、高压蒸汽灭菌450
二、器皿处理451
一、标本处理451
四、紫外光灭菌451
五、细菌室常用器械准备及灭菌451
第二节 细菌室污物处理451
二、萋-纳(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452
一、革兰染色法452
第三节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452
四、异染颗粒染色法453
三、金胺荧光染色法453
六、荚膜染色法454
五、鞭毛染色法454
一、显微镜检查455
第四节 细菌检验的一般方法455
七、荧光染色法455
二、细菌标本接种457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458
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及其他鉴定试验458
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试验460
三、碳源、氮源利用试验461
五、细菌酶测定试验462
四、葡萄糖酸盐试验462
六、生长抑制试验465
七、血清凝集及其他试验466
一、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67
第六节 临床感染症病原菌的检验467
二、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69
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72
四、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74
六、穿刺液标本的病原菌检验478
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78
七、化脓及创伤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检验479
八、性传播疾病481
一、葡萄球菌486
第七节 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486
二、链球菌488
四、肠球菌属490
三、肺炎链球菌490
五、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493
一、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定495
第八节 常见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495
二、其他棒状杆菌496
三、炭疽杆菌的鉴定497
一、结核分枝杆菌498
第九节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498
四、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498
二、其他引起人类感染的分枝杆菌500
三、麻风分枝杆菌501
二、常规鉴定502
一、生物学特性502
第十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502
一、假单胞菌属509
第十一节 非发酵菌的鉴定509
二、不动杆菌属516
第十二节 弧菌科常见菌的鉴定518
三、产碱杆菌属518
一、霍乱弧菌519
二、副溶血性弧菌521
一、嗜血杆菌属523
第十三节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523
第十四节 弯曲菌的鉴定526
二、军团菌属526
四、抵抗力527
三、培养特征527
一、形态结构527
二、抗原成分527
五、微生物检验528
一、概述529
第十五节 厌氧菌的鉴定529
二、厌氧性细菌的检验530
三、常见厌氧菌的快速鉴定536
二、深部感染真菌培养537
一、深部感染真菌直接检查法537
第十六节 深部感染真菌检测537
三、常见深部感染真菌种类鉴别538
第十七节 药物敏感试验及其质量控制545
一、药敏试验546
二、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547
二、细菌基础培养基及营养培养基548
一、培养基制备注意事项548
第十八节 培养基制备548
三、肠道细菌培养基549
四、弧菌培养基550
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551
五、革兰阳性杆菌培养基551
七、厌氧菌培养基552
八、生化培养基554
九、真菌培养基558
第七章 临床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验560
一、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561
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脱氧核糖核酸566
三、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病奈瑟菌脱氧核糖核酸569
四、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572
五、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576
一、ABO血型鉴定585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鉴定585
第二篇 临床输血585
第八章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585
二、Rh血型鉴定587
三、Rh表型分型589
四、ABO亚型鉴定590
五、MN血型鉴定591
六、P血型鉴定592
一、盐水介质法593
第二节 交叉配血实验593
二、酶介质法594
三、抗人球蛋白介质法(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596
四、聚凝胺法597
五、微柱凝胶免疫技术599
第三节 不规则抗体筛选与鉴定600
一、吸收实验603
第五节 吸收与放散实验603
第四节 血型抗体效价滴定603
二、放散实验604
三、乙醚放散技术605
第六节 唾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606
一、产前检查608
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608
二、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查609
三、Rh血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612
第一节 血清学分型方法(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613
第九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613
第二节 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617
一、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618
二、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619
三、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621
四、PCR-直接测序分型(PCR-SBT)622
六、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技术623
五、基因芯片技术623
七、PCR指纹技术624
八、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625
九、参比链介导的构象分析(RSCA)626
十、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627
第三节 HLA基因分型方法的比较628
第一节 血清学检测方法630
第十章 人类血小板抗原检测技术630
第二节 基困分型技术632
二、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634
一、全血不全634
第十一章 临床输血新进展634
第一节 临床输血新观念634
四、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635
三、需要输新鲜血者未必要输全血635
五、输血有风险636
一、自身输血637
第二节 临床输血新技术637
二、白细胞过滤641
三、血液辐照643
四、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645
五、冰冻保存稀有血型红细胞646
第十二章 总则651
第三篇 临床病理651
第一节 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652
第十三章 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652
第三节 标本的取材和记录653
第二节 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653
一、取材原则和基本方法655
第四节 病理标本的取材原则及规范655
二、常见各脏器和组织的取材规范和基本操作657
一、标本和切片的接收、清点制度661
第五节 组织切片的制作规范661
二、制片过程中各步骤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662
三、试剂的配制及更换制度666
一、初检病理医师诊断规范667
第六节 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诊断规范667
二、主检病理医师诊断规范668
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669
第一节 概述672
第十四 章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672
三、不宜应用范围673
二、慎用范围673
第二节 适用范围、慎用范围及不宜应用范围673
一、适用范围673
第五节 冷冻组织切片的制备674
第四节 标本的取材和记录674
第三节 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674
第七节 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676
第六节 手术中快速活检诊断意见及其签发676
一、基本步骤677
第一节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677
第十五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操作规范677
第二节 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680
二、注意事项680
第十六章 病理学会诊681
四、大体标本保存期限682
三、患者查询病理学检查资料的期限682
第十七章 病理学检查资料的管理682
一、概述682
二、病理资料的归档682
五、病理学检查资料的借用683
一、胶原纤维染色法684
第十八章 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技术684
二、网状纤维染色法686
三、弹力纤维染色687
四、横纹肌纤维染色688
五、革兰细菌染色689
六、抗酸杆菌染色690
七、胃幽门螺杆菌染色691
八、真菌染色692
九、病毒包涵体染色695
十、淀粉样蛋白染色697
十一、含铁血黄素染色698
十二、黑色素染色699
十三、钙盐染色700
十四、纤维素染色701
十五、糖原染色702
十六、胰岛细胞染色703
十八、产肽激素细胞染色704
十七、肾上腺嗜铬细胞染色704
十九、肥大细胞染色705
二十、神经纤维染色706
二十一、神经髓鞘染色707
二十二、脂质染色708
二十三、核酸染色709
二十四、粘液染色711
二十五、基底膜染色713
附:脱钙液的配制714
一、一般性标记物716
第一节 上皮组织标记物716
第十九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常用抗体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716
二、特异性和/或相对特异性的上皮组织标记物717
二、肌源性720
一、间叶源性720
第二节 软组织标记物720
三、神经源性721
四、组织细胞源性722
七、其他软组织源性标记物723
六、基底膜源性723
五、血管源性723
一、全淋巴细胞724
第三节 淋巴造血组织标记物724
二、全B细胞725
三、全T细胞726
四、NK细胞727
六、用于淋巴瘤诊断和分类的其他标记物728
五、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728
一、非激素标记物729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组织标记物729
二、激素标记物730
第五节 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731
三、激素受体731
第六节 细胞增殖标记物732
第七节 病原体标记物733
参考文献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