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
  • 罗荣城,韩焕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55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695页
  • 主题词:肿瘤-诊疗-进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小分子化合物类分子靶向治疗新药1

第1章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1

二、单抗类分子靶向药物5

三、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0

第2章 肿瘤分子标志的基本知识和应用12

第一节 概述12

一、肿瘤分子标志的发展概况12

二、肿瘤分子标志的基本概念13

三、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3

四、肿瘤分子标志的检测方法25

第二节 肿瘤分子标志的临床应用33

二、肿瘤易感基因的检测34

一、肿瘤普查,早期发现肿瘤34

三、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5

四、监测肿瘤,判断预后35

五、检测耐药基因,优化治疗方案36

六、寻找分子靶位,指导靶向治疗37

七、制定综合治疗方案39

八、科学研究及肿瘤标本库、数据库的建立40

第3章 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42

一、单纯的非浸润性癌(0期)42

二、小叶原位癌42

三、导管原位癌43

四、Ⅰ期、ⅡA期、ⅡB期或T3N1M0浸润性乳腺癌44

六、晚期转移或复发乳腺癌49

五、Ⅲ期浸润性乳腺癌49

第4章 乳腺癌分子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55

第一节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与分子诊断55

一、c-myc基因55

二、nm23基因55

三、p53基因55

四、Muc-1基因56

五、Mage基因56

六、BRCA-1和BRCA-2基因56

七、p16基因56

八、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56

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57

十、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58

十一、Her家族59

十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受体60

十三、CA12560

十四、CEA60

十五、其他60

第二节 乳腺癌基因芯片诊断61

第三节 乳腺癌分子流行病学62

一、肿瘤易感基因的鉴定63

二、遗传性乳腺癌64

三、高危群体的处理64

四、普查65

第5章 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68

一、概述68

二、可以手术的多学科治疗68

三、非手术的综合治疗72

四、展望79

第6章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81

一、概述81

二、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81

三、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89

四、问题与展望91

第7章 结直肠癌的化疗与生物化疗进展93

第一节 CRC的化疗93

一、5-FU及其衍生物93

二、奥沙利铂96

三、依立替康97

四、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98

六、术中化疗100

五、新辅助化疗100

第二节 CRC的生物化疗101

一、贝伐单抗101

二、西妥昔单抗102

三、吉非替尼104

四、埃罗替尼104

五、PTK787/ZK222584(PTK/ZK)104

六、SCH66336和R115777105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105

第8章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108

一、概述108

二、胃癌的治疗进展108

三、预后及展望119

二、NPC的放射治疗121

第9章 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121

一、概述121

三、NPC的化学治疗124

四、NPC的外科手术128

五、NPC的生物治疗128

六、光动力疗法129

七、NPC的中医治疗130

八、NPC的综合治疗130

第10章 淋巴瘤诊疗进展134

一、概述134

二、恶性淋巴瘤认识上的进展135

三、HD的治疗进展139

四、NHL的治疗进展140

一、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150

第11章 白血病诊疗进展150

二、成人AML152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55

四、ALL159

五、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64

六、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进展165

第12章 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76

一、癌痛的诊断176

二、癌痛的治疗180

三、非药物治疗185

四、“三阶梯外”疗法185

六、癌痛综合治疗186

七、疼痛的规范化治疗186

五、癌症患者的急性疼痛处理186

第13章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190

第一节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190

第二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191

一、阻断血管生成因子活性的药物192

二、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201

三、抑制基底膜降解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205

四、抑制内皮细胞特异性整合素/206

生存信号的血管生成抑制药206

五、非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药207

第三节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209

第五节 基因水平上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210

第四节 化疗药物的抗血管生成效应210

第六节 抗血管生成治疗提高放射治疗敏感性212

一、乏氧导致放疗敏感性差212

二、抗血管生成治疗提高放射治疗敏感性212

三、抗血管生成治疗增强放射敏感性机制213

第七节 问题与展望214

第14章 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217

第一节 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217

一、术前评估217

二、手术治疗218

第二节 肝癌的微创治疗220

一、经肝动脉微创治疗220

二、经皮药物注射221

三、经皮热消融治疗222

四、联合治疗225

五、小结226

第三节 肝癌的化学治疗226

一、三氧化二砷226

二、卡培他滨226

三、吉西他滨227

四、奥沙利铂227

五、小结227

第四节 肝癌的放射治疗227

一、肝癌放射生物学基础227

二、放疗辅助技术228

三、放疗方法简介229

五、小结231

四、放射性肝损伤231

第五节 肝癌的生物治疗232

一、细胞因子及体细胞治疗232

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233

三、单克隆抗体与生物导向治疗233

四、基因治疗235

五、其他235

第六节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235

一、病因病机236

二、辨证分型和施治236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236

四、小结237

一、氯胺T碘化标记240

第二节 131I(碘-131)标记单克隆抗体240

第15章 肿瘤放免靶向治疗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240

第一节 对放射性核素的基本要求240

二、IODO-GEN碘化标记241

三、NBS(溴代琥珀酰亚胺)碘化标记244

第三节 90Y(钇-90)标记单克隆抗体245

一、标记245

二、鉴定与评价245

第四节 188Re(铼-188)标记单克隆抗体245

一、标记245

二、方法学评价245

第五节 质量控制246

一、未标记的单克隆抗体246

二、放射性核素偶联单克隆抗体246

二、鉴别诊断248

第16章 脑或脑膜转移瘤248

一、诊断248

三、治疗249

四、小结252

第17章 脑胶质瘤的治疗进展255

一、概述255

二、诊断256

三、治疗257

四、预后267

五、展望268

第18章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中的新思维270

第一节 中医肿瘤治疗现状270

一、中医学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270

二、肿瘤辨证施治271

三、常见肿瘤的中医诊治272

四、中成药肿瘤治疗应用274

五、中医肿瘤治疗与生存质量276

第二节 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现状278

一、理论依据及疗效评价278

二、综合治疗思维28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281

第四节 中医为主治疗肿瘤285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进展286

一、预防肿瘤发生,防止癌前病变286

二、循证医学与中医药防治肿瘤临床研究286

四、中医药学对现代抗肿瘤药物学的重要贡献287

五、中医药整体抗癌防癌思想287

三、把现代研究与中医治疗肿瘤机制研究相结合287

第19章 胰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290

一、根治性手术后的辅助治疗290

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放、化疗联合治疗291

三、晚期胰腺癌的化疗292

四、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296

五、展望297

第20章 妇科肿瘤治疗进展300

第一节 卵巢癌内科诊疗进展300

一、预后评估300

二、靶向治疗进展301

三、细胞生物功能调节剂的应用304

四、新型细胞毒药物的应用305

第二节 宫颈癌诊疗进展306

二、HPV诱发宫颈癌的机制307

一、HPV与宫颈癌的关系307

三、以HPV为靶点的生物治疗策略308

第21章 肿瘤生物支持治疗进展310

第一节 造血支持310

一、输血治疗310

二、造血生长因子315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318

第二节 免疫支持321

一、肿瘤患者的感染321

二、免疫治疗的具体方法322

第三节 神经损伤修复330

一、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神经损伤330

二、具有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332

三、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335

第22章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338

第一节 概述338

一、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比较338

二、主要靶向药物338

三、靶向药物分类339

第二节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339

一、EGFR抑制药339

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342

三、放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347

四、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药348

五、蛋白酶小体抑制药349

七、抗CD20抑制药350

六、抗CD33单抗350

八、抗CD20单抗351

九、抗CD52抑制药352

十、抗CD22单抗353

十一、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药353

十二、细胞周期抑制药354

十三、反义药物354

第23章 抗肿瘤化疗药物研究进展356

一、氟尿嘧啶类抗癌药物356

二、铂类金属抗癌药物358

三、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361

四、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364

五、喜树碱类抗癌药的研究进展364

六、紫杉类药物368

七、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369

八、新型脱氧胞苷类似物372

第24章 肿瘤介入治疗进展375

第一节 恶性肿瘤超声介入诊疗375

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375

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及置管引流376

三、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药物376

四、超声引导下肿瘤局部热疗376

五、超声引导下冷冻治疗378

六、超声引导下组织间质性放疗379

七、血管内超声介入治疗379

八、超声引导下组织间照射光动力治疗380

第二节 内镜下肿瘤介入治疗380

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381

二、高频电凝(切)治疗术383

三、微波治疗384

四、光动力治疗384

五、强激光治疗384

六、支架治疗385

七、肿瘤局部注射治疗385

第三节 放射血管介入诊疗技术386

一、良性肿瘤的治疗386

二、恶性肿瘤介入诊疗389

三、恶性肿瘤合并症的介入治疗392

第25章 肿瘤光动力治疗进展398

一、简介398

二、光敏剂399

三、光源和光分配400

四、临床应用402

五、小结417

第26章 现代放射肿瘤学进展420

一、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420

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421

三、调强放射治疗424

四、影像引导放射治疗425

五、质子放射治疗技术426

六、中子治疗技术427

七、近距离治疗技术428

八、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428

九、适应证和禁忌证429

二、PET和PET-CT显像特点433

一、PET及PET-CT433

第一节 PET及PET-CT的定义及显像特点433

第27章 PET-CT技术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433

第二节 PET-CT扫描仪的组成及探测原理434

一、PET扫描仪的组成434

二、PET-CT扫描仪的组成434

三、PET-CT扫描仪探测原理-符合探测成像435

第三节 正电子显像剂及其显像原理435

一、正电子显像剂435

二、目前用于恶性肿瘤显像的常用正电子显像剂436

三、18F-FDG的分子构型及显像原理436

第四节 PET-CT图像采集及图像分析437

一、PET-CT显像工作流程437

二、图像分析437

二、各种肿瘤的PET-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439

第五节 PET-CT的临床应用439

一、临床适应证439

第六节 PET技术的发展470

一、显像剂的发展470

二、显像仪的发展470

第28章 PET-CT与肿瘤标志物的应用进展473

第一节 PET-CT的应用与进展473

一、PET的技术原理473

二、PET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474

三、PET与CT的融合476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与进展478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和临床特征478

四、典型和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479

二、肿瘤标志物分类479

三、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479

五、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491

第29章 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496

一、细胞性肿瘤抗原修饰的DC496

二、肿瘤抗原肽修饰的DC497

三、肿瘤抗原基因转染的DC疫苗499

第30章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家族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502

第一节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家族502

一、表皮生长因子家族502

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502

第二节 以Her家族成员为治疗靶点的治疗策略509

一、单克隆抗体509

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512

第三节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问题514

一、抗Her-2靶点与细胞毒药物的联合514

二、抗EGFR靶点与细胞毒药物的联合515

第四节 靶向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间的联合治疗策略518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518

第31章 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523

一、保肢重建术523

二、放射治疗524

三、化学治疗525

四、免疫治疗527

五、基因治疗528

六、介入治疗531

七、中医药治疗533

第32章 类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537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情况537

二、病理学和肿瘤组织学537

三、临床表现539

四、辅助检查542

五、类癌综合征和类癌瘤的诊断543

六、治疗544

七、预后549

第33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肿瘤临床的应用551

一、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概述551

二、临床应用554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应用565

第34章 肿瘤外科手术的新思维565

第二节 肝癌手术治疗进展566

一、原发性肝癌肝切除566

二、肝移植与HCC568

三、微创外科与HCC569

四、肝癌复发的防治及再切除570

五、影响HCC预后的因素572

第三节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573

一、合理的术式选择与手术方法改进573

二、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问题577

第四节 腹腔镜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577

一、腹腔镜技术用于恶性肿瘤的分期和诊断577

二、腹腔镜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可以分为预防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减瘤手术578

三、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存在的问题578

一、简介582

第35章 chTNT单抗和chTNT放射免疫治疗582

二、国外有关该产品的研究状况584

三、国内有关该产品的研究状况585

四、应用131I-chTNT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实施586

第36章 多层螺旋CT的技术进展589

第一节 多层螺旋CT的技术特点589

一、多层螺旋CT的发展历史589

二、多层与单层螺旋CT的不同589

三、螺距594

四、多层螺旋CT的优点595

第二节 MSCT的临床应用进展595

一、MSCT对临床工作的改进595

二、MSCT主要应用的进展如下602

第37章 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623

一、近期疗效评价623

二、远(中)期疗效评价631

三、生存质量研究633

第38章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护理638

一、Avastin638

二、IMC-C225639

三、Mylotarg641

四、美罗华642

五、赫赛汀643

六、ZD1839644

七、Glivec646

八、OSI774647

九、Campath648

第39章 腹腔化疗进展650

第一节 胃肠道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制650

一、腹膜播散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650

二、肿瘤腹膜复发和转移的假说——“种子-土壤”学说651

三、肿瘤腹膜复发和转移的假651

说——细胞诱陷假说651

第二节 腹腔化疗651

一、基础理论651

二、作用机制652

三、可行性652

四、常用药物及药理作用653

五、药动学研究653

六、适应证654

七、优势和局限性的评价655

八、腹腔化疗存在的问题656

九、分类656

十、临床研究进展658

十一、操作方法659

十二、并发症及防治660

第三节 腹腔内温热化疗661

一、基础理论661

二、化疗指征662

三、临床研究进展662

四、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663

五、癌性腹水的治疗664

六、温热化疗的不良反应664

缩略词及其中、英文全称对照表6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