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交通事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学
  • 刘玉增,王洪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323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事故-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路交通事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及特征1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1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3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5

一、交通事故的形态分类5

二、交通事故的等级分类7

三、交通事故的原因分类8

四、交通事故的肇事主体交通方式分类10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及现状10

一、国外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11

二、我国的交通事故发展情况13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学的研究内容18

一、道路交通事故学的定义18

二、道路交通事故学的内容19

三、道路交通事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0

第二章 交通事故的基本成因22

第一节 交通事故成因概述22

一、道路交通系统22

二、交通事故的形成过程24

三、事故成因理论25

四、交通事故的成因模型28

五、交通事故的成因分布30

第二节 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31

一、人的反应特性对交通事故的影响31

二、影响人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32

第三节 交通事故中的其他因素36

一、车辆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36

二、道路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38

三、环境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40

四、交通安全管理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42

第三章 交通事故的分析再现44

第一节 车辆制动分析44

一、车辆的制动性能44

二、直线行驶车辆的制动分析50

三、转弯行驶车辆的制动分析53

四、摩托车的制动分析54

一、碰撞的基本原理56

第二节 碰撞事故分析56

二、汽车与汽车碰撞58

三、汽车与两轮车碰撞61

四、汽车与行人碰撞64

五、汽车单车事故68

第三节 事故中人的动态分析71

一、人机工程学基础理论71

二、事故中人的运动分析76

第四节 交通事故仿真技术82

一、概述82

二、交通事故再现的理论基础83

三、交通事故分析再现系统85

四、交通事故仿真88

一、交通事故处理的任务94

二、交通事故处理的原则94

第一节 交通事故处理的任务与基本原则94

第四章 交通事故处理概述94

第二节 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与回避95

一、交通事故处理的主管95

二、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96

三、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回避98

第二节 交通事故处理的简易程序100

一、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100

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处理102

第三节 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103

一、一般程序的适用范围103

二、一般程序的内容103

三、处理涉外交通事故的特别程序规定107

四、处理涉及港、澳、台交通事故的特别程序规定110

第五章 交通事故现场处理111

第一节 概述111

一、交通事故现场的定义及分类111

二、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任务112

第二节 交通事故现场的抢救114

一、交通事故现场抢救的基本要求114

二、交通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护115

三、交通事故现场险情的处置119

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120

第三节 交通事故现场的保护与清理121

一、交通事故现场的保护121

二、交通事故现场的清理121

第四节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123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意义125

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任务125

三、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组织126

四、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步骤127

五、常见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重点128

六、计算机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应用129

第五节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现场处置131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135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特点135

三、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的勘查重点136

四、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查缉137

第六节 交通事故处理的现场强制措施140

一、现场强制措施的概念141

二、现场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要求141

三、采取现场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142

第六章 交通事故的调查取证146

第一节 概述147

一、证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47

二、证据的法定形式147

三、证据的分类148

四、证据能力与证据效力151

五、证据的收集153

六、证据的审查判断154

第二节 交通事故物证的勘验158

一、物证勘验的基本要求160

二、道路及交通设施勘验160

三、地面物证勘验162

四、车体物证勘验164

五、人体物证勘验169

六、其他物证勘验170

七、物证的提取171

第三节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制作172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格式175

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作用175

三、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内容结构176

四、制作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基本要求176

第四节 交通事故现场图的绘制177

一、交通事故现场图的分类及格式179

二、现场图的绘图元素179

三、现场定位180

四、现场图的绘制190

第五节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与摄像195

一、交通事故勘验照相196

二、交通事故勘验摄像196

第六节 讯问与询问201

二、讯问和询问的内容204

一、讯问和询问的基本要求204

三、讯问和询问的方法及程序205

第七节 交通事故中的检验鉴定207

一、交通事故检验鉴定的基本知识208

二、交通事故物证的检验鉴定208

三、交通事故车辆技术鉴定210

四、道路及交通设施技术鉴定214

五、交通事故人员伤亡鉴定217

六、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220

七、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评估222

第八节 交通事故认定224

一、认定交通事故的含义及特征225

二、交通事故的事实认定225

三、交通事故的成因认定226

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227

五、认定交通事故的程序228

六、对交通事故认定的法律救济与法律监督233

第七章 交通肇事的法律责任234

第一节 概述236

一、交通肇事法律责任的概念236

二、交通肇事法律责任的种类236

三、交通肇事法律责任的归责237

四、交通肇事法律责任的免除240

第二节 交通肇事行政处罚241

一、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原则242

二、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种类242

三、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裁决243

四、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程序244

五、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救济245

第三节 交通肇事刑事处罚249

一、交通肇事罪及其特征251

二、交通肇事罪的认定252

三、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标准253

四、交通肇事刑事处罚的程序254

第四节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255

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258

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258

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请求人及承担人259

四、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260

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解决263

第八章 交通事故案卷268

二、交通事故案卷的组成275

第一节 交通事故案卷的基本内容275

一、交通事故案卷的作用275

三、交通事故案卷的基本要求276

四、常用交通事故案卷文书的格式及其用途279

第二节 交通事故案卷的管理280

一、交通事故案卷管理的基本任务314

二、交通事故案卷的建立314

三、交通事故案卷的保存和销毁314

四、交通事故案卷的利用319

五、交通事故案卷的移交320

六、违反交通事故案卷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322

第九章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与预测323

二、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系统324

一、交通事故数据的采集324

第一节 交通事故数据的采集与管理324

第二节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334

一、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意义337

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337

三、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图表338

四、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340

五、交通事故的统计报告343

第三节 交通事故的预测347

一、交通事故预测的概念349

二、交通事故的预测方法349

三、全国交通事故预测实例350

第十章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360

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发展概况362

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分类362

一、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概念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二节 道路交通安全的宏观评价363

一、宏观评价的基本方法364

二、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364

三、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现状368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的微观评价371

一、微观评价的理论体系372

二、微观评价的主要内容372

三、微观评价的基本方法373

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安全防护374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防护概述378

一、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的研究内容378

二、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的原则379

三、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381

第二节 主动性安全措施386

一、人的驾驶行为模型386

二、驾驶人的工作可靠性387

三、汽车主动安全技术389

四、其他主动安全措施396

第三节 被动安全性措施398

一、汽车车身安全结构399

二、乘员安全保护装置402

三、道路护栏408

第四节 交通事故黑点整治409

一、交通事故黑点的概念409

二、交通事故黑点的鉴别410

三、交通事故黑点的整治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