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关与交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关与交际](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072892.jpg)
- 李元授,邹振宇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357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公共关系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关与交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语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1
第一章 阡陌纵横皆通达——公共关系概述3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内涵3
一、“公共关系”的译名3
二、“公共关系”一词的多种指代及其含义4
三、公共关系的定义8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14
一、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14
二、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与类型16
三、组织的外部环境与社会形象19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23
一、公众的主要特征23
二、公众的分类27
三、现代公众意识32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36
第四节 公共关系媒体——传播36
二、公共关系传播的特性、要素和类型37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和基本原则39
第五节 公共关系的主要特征42
一、公共关系的本质43
二、公关工作的基本原则43
三、公共关系的主要特征46
思考与训练51
第二章 千里之行足下始——公共关系调查54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54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54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类型55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59
四、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61
第二节 抽样方法62
一、简单随机抽样63
二、分层抽样65
三、等距抽样67
四、整群抽样69
五、阶段抽样70
六、非概率抽样简介70
第三节 问卷设计技巧72
一、问题的类型72
二、提问中的常见错误77
三、问题的排列81
四、问卷说明82
第四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84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84
二、资料的处理与分析87
思考与训练96
第一节 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与作用100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100
第三章 运筹帷幄创意新——公共关系策划100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102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105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程序110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110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112
三、公共关系策划书范例——泰格生态公寓植树节公关策划书120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思维——创造性思维125
第三节 公共关系策划的思维与方法125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29
三、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32
四、公共关系策划的技法136
思考与训练137
第四章 须知工到自然成——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141
第一节 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与原则142
一、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142
二、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145
一、公共关系实施的目标模式150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实施的运作模式150
二、公共关系实施的活动模式156
三、公共关系实施的复合模式161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实施的危机处理163
一、危机事件的特点与分类163
二、危机处理的公关技巧165
第四节 公共关系评估170
一、公共关系评估的步骤170
二、公共关系评估的主要方法172
思考与训练173
第五章 礼仪之邦重礼仪——公共关系礼仪178
第一节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178
一、公共关系礼仪的重要意义178
二、公共关系礼仪的构成与类型181
三、公共关系礼仪的特性185
四、公共关系礼仪的功能187
一、公共关系礼仪的要求190
第二节 公共关系礼仪的要求与修养要点190
二、公共关系礼仪的修养要点192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实务礼仪与公务礼仪199
一、公共关系实务礼仪199
二、公务礼仪207
第四节 公共关系商务礼仪与涉外礼仪208
一、公共关系商务礼仪208
二、涉外礼仪211
第五节 公共关系服饰礼仪与电话文书礼仪214
一、公共关系服饰礼仪214
二、电话、文书礼仪216
思考与训练218
第六章 外修内炼添光彩——公共关系形象塑造221
第一节 大学生应重视公关形象塑造221
一、公关形象塑造的含义221
二、大学生要重视公关形象塑造224
三、塑造公关形象从校园生活开始228
第二节 大学生求职应聘与公关形象塑造230
一、求职应聘的外在公关形象塑造231
二、内在气质与修养234
三、求职应聘公关语言的运用237
思考与训练241
第七章 有规有矩有方圆——交际的原则24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方面的原则244
一、文明礼貌原则244
二、尊重谅解原则247
第二节 符合语境方面的原则250
一、适切原则251
二、得体原则254
第三节 语言表达方面的原则258
一、内容组织原则258
二、信息输出原则262
思考与训练267
一、选择269
第八章 人间冷暖古今同——言语交际的手段、类型和基本矛盾269
第一节 言语交际的手段269
二、组合273
三、选择与组合的理论依据及其哲学意义277
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类型279
一、按言语交际的凭借形式划分类型279
二、按言语交际的意图划分类型280
三、按言语交际的组成格局划分类型281
第三节 言语交际的基本矛盾282
一、思维活动与言语表达的矛盾282
二、言语交际意图与言语交际能力的矛盾284
三、言语交际中内容与形式的矛盾285
四、言语交际中表达与理解的矛盾286
五、言语交际中内容与环境的矛盾287
思考与训练287
一、正确性290
第一节 言语交际的三项要求290
第九章 语短言浅意蕴深——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290
二、可接受性292
三、适切性294
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准确性与模糊性297
一、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属性297
二、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298
三、模糊语的运用301
第三节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适度原则302
一、言语交际与信息传递302
二、关于多余信息303
三、言语交际中的信息适度原则305
思考与训练306
第十章 通情达意两相知——言语交际目的308
第一节 言语交际目的概述308
一、言语交际目的与言语行为308
二、言语交际目的与言语表达的关系310
第二节 言语交际目的的实现313
一、遵守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313
二、言语交际目的的一次表达与分层表达314
三、言语交际目的的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317
第三节 言语交际目的的领会319
一、重视语调的表现功能319
二、注意体态语的表情达意功能320
三、把握交际双方的关系321
四、学会“角色互换”,揣摸表达心理323
思考与训练324
第十一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言语交际对象326
第一节 交际对象在言语交际中的地位327
一、交际对象也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主体327
二、交际对象是交际效果最权威的检验者328
三、交际对象对言语交际活动的制约329
一、不同的思想境界影响着话语的理解331
第二节 言语交际中的共知话题331
二、文化素养对言语交际行为的制约333
三、相同的背景知识是言语交际的媒介334
第三节 言语交际中的心理因素336
一、交际对象的心理状况对言语表达的影响337
二、交际对象的心理状况对话语理解的影响339
第四节 言语交际中的角色关系341
一、每一次言语交际都包含着关系341
二、言语交际中角色关系的种类342
三、角色关系对言语交际活动的影响344
思考与训练348
第十二章 风日晴和人心暖——言语交际环境351
第一节 言语交际环境概述351
一、言语交际环境的概念及分类351
二、言语交际环境的作用353
一、自然环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356
第二节 言语交际中的自然环境356
二、言语交际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与利用358
第三节 言语交际中的社会环境362
一、社会环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362
二、言语交际中的称谓问题365
三、言语交际中的禁忌问题366
第四节 语言环境368
一、语言环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368
二、发挥语言环境的作用,巧妙地组织话语370
思考与训练373
第十三章 真名士也自风流——言语交际的个性、风格和风度375
第一节 言语交际个性375
一、什么是言语交际个性375
二、言语交际个性的形成376
三、言语交际个性的二重性378
第二节 言语交际风格379
一、平直与婉曲380
二、简洁与繁丰382
三、庄重与活泼385
四、文雅与通俗387
第三节 言语交际风度390
一、言语交际风度的内涵390
二、言语交际风度的基本要求391
三、言语交际风度的培养393
思考与训练400
第十四章 艺术佳境可通幽——言语交际的审美追求403
第一节 言语交际与审美403
一、关于语言美的两个层次403
二、汉语特征与汉语运用的审美追求405
三、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对汉语交际的影响407
第二节 言语交际中的含蓄美408
一、含蓄美的构成和功能408
二、含蓄美的文化意蕴411
一、均衡美的含义及构成413
第三节 言语交际中的均衡美413
二、均衡美的文化意蕴416
思考与训练419
第十五章 有来有往有交流——言语交际中的接收与反馈421
第一节 言语交际中的接收421
一、接收的重要性421
二、接收的过程分析423
三、言语接收的3个层次425
四、影响有效接收的诸因素分析426
五、增强有效接收的基本途径429
第二节 言语交际中的反馈432
一、反馈的必要性432
二、反馈的特征434
三、反馈的类型436
四、提高反馈质量的基本途径439
思考与训练441
一、跨文化言语交际与当代社会生活445
第一节 跨文化言语交际概述445
第十六章 地球村里觅知音——跨文化言语交际445
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类型446
三、探讨跨文化言语交际的必要性448
第二节 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障碍及其克服450
一、语言障碍450
二、心理障碍452
三、知识障碍454
四、观念障碍455
五、跨文化言语交际障碍的克服458
第三节 汉英社交语言差异460
一、见面、道别语的表达差异460
二、宴请语的表达差异461
三、致谢语的表达差异462
四、语言禁忌463
思考与训练463
一、什么是非言语交际466
第一节 非言语交际的性质与作用466
第十七章 道是无声却有情——非言语交际466
二、非言语符号是人类最早的交际工具467
三、非言语交际的性质471
四、非言语交际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475
第二节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和特点478
一、非言语交际的功能478
二、非言语交际的特点481
第三节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485
一、动态的无声交际486
二、静态的无声交际492
三、辅助言语交际494
四、“类语言”交际495
五、装饰言语交际497
思考与训练499
主要参考书目503
后记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