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机能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体机能学
  • 洪嘉玲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403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体机能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

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4

四、蛋白质的构象5

五、蛋白质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9

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0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3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13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16

三、RNA的结构与功能20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24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24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24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26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0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30

二、细胞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33

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传导的机制35

四、兴奋性38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40

一、骨骼肌的结构与肌丝的分子组成40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43

三、骨骼肌收缩的表现形式和力学分析45

一、高效的催化效能49

二、高度专一性49

第三章 酶49

第一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49

三、不稳定性50

四、酶活性的可调控性50

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50

一、酶的活性中心50

二、酶原与酶原的激活51

三、同工酶53

一、接近和定向效应54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制54

二、酸碱催化作用55

三、共价催化作用55

四、张力作用55

第四节 辅酶与维生素55

一、辅酶55

二、维生素56

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62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3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6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7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7

五、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8

第六节 酶活性的调节71

一、别构酶71

二、酶的共价修饰71

一、酶的分类72

二、酶的命名72

第七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72

第八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73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73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73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74

第四章 物质代谢75

第一节 糖代谢75

一、葡萄糖的分解代谢75

二、磷酸戊糖途径81

三、糖的贮存与动员82

四、血糖及其调节87

第二节 脂类代谢88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89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95

三、磷脂代谢100

四、胆固醇代谢104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107

第三节 氨基酸代谢112

一、氨基酸的分解代谢113

二、氨代谢117

三、氨基酸转变为生物活性物质122

第四节 核苷酸代谢128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129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132

三、核苷酸代谢异常与临床136

第五章 能量代谢139

第一节 高能化合物——ATP139

一、ATP是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139

二、维持其他核苷三磷酸水平140

三、转变成磷酸肌酸储存备用141

第二节 ATP的生成141

一、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141

二、电子传递链142

三、氧化磷酸化的耦联部位145

四、氧化磷酸化的耦联机制147

五、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148

六、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148

第三节 ATP与离子泵149

一、Na+,K+泵150

二、钙泵(Ca2+,Mg2+-ATP酶)150

三、H+,K+泵152

第六章 肝胆生化153

第一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53

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53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153

五、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154

四、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154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54

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55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155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155

三、生物转化的特点157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158

一、胆汁的组成158

二、初级胆汁酸的生成159

四、胆汁酸的肠肝循环160

三、次级胆汁酸的生成160

五、胆汁酸的生理功用161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161

一、胆红素的来源和生成161

二、胆红素在血浆中的运输162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163

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及胆素原的肠肝循环164

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165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167

第七章 消化和吸收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169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69

四、胃肠激素169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171

一、唾液的分泌171

二、咀嚼与吞咽171

一、胃的分泌172

第三节 胃内消化172

二、胃的运动175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176

一、胰液的分泌177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178

三、小肠液的分泌179

四、小肠的运动179

一、大肠液的分泌181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181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181

第六节 吸收182

一、吸收过程概述182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83

第八章 血液循环187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187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187

二、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188

三、心音190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191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192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94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94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198

三、心电图203

第三节 血管生理205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205

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205

三、动脉血压207

四、微循环210

五、组织液的生成与淋巴循环212

六、静脉血压与血流214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16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与心血管中枢216

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调节220

三、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222

第五节 个别器官循环225

一、冠脉循环225

二、脑循环226

第一节 肺通气228

第九章 呼吸228

一、肺通气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229

二、肺通气原理229

三、肺的容积和肺通气量237

第二节 气体交换239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239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240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241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44

一、氧的运输24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247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250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活动250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252

三、呼吸的化学性调节253

四、周期性呼吸256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概述258

一、肾脏的结构特点258

第十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258

二、肾脏的功能概述260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261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262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62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265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270

一、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机制271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271

二、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274

第四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274

一、神经调节275

二、体液性调节275

第五节 血浆清除率278

一、血浆清除率的计算方法278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279

第六节 尿的排放280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280

二、排尿反射281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282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82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282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284

三、神经递质286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90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291

一、反射与反射弧291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292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292

四、中枢抑制294

第三节 感觉神经系统296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296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296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298

四、痛觉301

第四节 运动神经系统302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02

二、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305

三、小脑306

四、基底神经节307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08

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310

一、自主神经310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13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317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317

一、学习和记忆317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319

三、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320

四、觉醒和睡眠322

第十二章 内分泌324

第一节 概述324

一、激素的分类325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325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326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327

一、下丘脑与腺垂体327

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329

第三节 甲状腺330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331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333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334

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336

一、甲状旁腺激素336

二、降钙素337

第五节 肾上腺338

一、肾上腺皮质338

二、肾上腺髓质341

第六节 胰岛342

一、胰岛素342

二、胰高血糖素344

第十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345

第一节 信息分子与受体345

一、信息分子345

二、受体346

三、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特点348

一、通过质膜受体的信息传递途径349

第二节 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349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的信息传递途径356

第十四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358

第一节 复制——DNA的生物合成358

一、参与DNA复制的引物、酶类和某些蛋白质359

二、DNA的复制过程362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365

四、逆转录合成DNA368

第二节 转录——RNA的生物合成369

一、参与转录的模板、酶和蛋白因子370

二、转录的过程372

三、转录后的加工修饰374

第三节 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78

一、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378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382

三、翻译后加工387

四、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388

第四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389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90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93

第五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397

一、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397

二、抑癌基因400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403

第一节 基因工程技术403

一、重要的工具酶和载体403

二、目的基因的获取407

三、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408

四、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410

五、重组体的筛选411

第二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核酸分子杂交412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412

二、核酸分子杂交413

第三节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415

一、基因诊断415

二、基因治疗417

三、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物医药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