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62309.jpg)
- 张雷声,董正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938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学科: 经济思想史) 中国共产党 经济思想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及最初的经济纲领(1919—1927)35
一、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萌生35
1.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历史抉择35
2.“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论争41
3.党在早期纲领中的经济思想49
二、新民主主义主要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53
1.中共参与起草的国民党“一大”宣言的经济思想53
2.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56
3.对土地与农民问题的探讨62
4.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思想68
第二章 土地革命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1927—1937)72
一、土地革命初期党关于经济问题的看法72
1.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的认识72
2.对中国各类经济的认识74
3.对中国革命性质、任务和前途的认识77
二、土地革命思想79
1.中国进行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79
2.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85
1.关于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91
三、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91
2.关于发展工商业94
3.关于财政金融9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37—1949)102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102
1.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102
2.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106
1.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110
二、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110
2.抗日根据地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思想114
3.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12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28
1.关于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129
2.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135
3.关于保护和利用民族工商业137
四、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141
1.关于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应走向统一142
2.关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四面八方”144
3.关于工作重心适时转移150
五、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152
1.新中国经济方略152
2.新中国经济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蓝图156
3.新中国的经济纲领和施政方针159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949—1956)162
一、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思想162
1.建立与巩固新民主主义经济163
2.抑制通货膨胀,稳定金融物价168
3.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70
4.实行“边抗、边稳、边建”的财政方针173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175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175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与实质180
3.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182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196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203
1.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203
2.计划经济思想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208
3.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215
4.对初步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的方针及计划的探讨217
第五章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227
一、“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思想227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的影响227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思想的形成232
3.“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思路238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最初的总体认识247
1.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初步认识247
2.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认识252
3.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的探讨256
4.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设想263
三、经济调整时期的经济思想274
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75
2.农村经济关系的调整及对包产到户认识的分歧282
3.改善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论探索285
4.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规律的理论探索288
5.“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91
1.从“人民公社”到“五七指示”294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1966—1976)294
一、“五七指示”勾画的社会蓝图及实现途径294
2.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296
二、“政治挂帅”下的经济思想298
1.“文革”前夕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298
2.围绕“抓革命,促生产”展开的争论300
3.“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备经济思想304
三、经济发展问题的论争309
1.以下放权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309
2.经济整顿的思想311
3.对外经济思想领域中的论争319
4.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思想321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的提出和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1978)324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的提出324
1.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提出的背景324
2.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的提出及内容326
二、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331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31
3.社会主义现代化纲领提出的意义331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334
3.关于调整国民经济336
4.关于对外开放338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1978—1992)341
一、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思想341
1.“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341
2.对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探索349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355
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358
5.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363
6.农村管理体制变革365
二、对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探讨366
1.关于改革与管理关系的探讨367
2.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368
3.强国富民的战略构想373
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376
5.对价格、财政、金融、投资改革的思考379
6.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思想386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389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389
2.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的理论394
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9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402
1.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402
2.对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认识407
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论断的内涵409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11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分配理论的新突破415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92— )415
1.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认识416
2.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讨419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新认识421
4.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索42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与发展的新构想426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形成427
2.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428
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构想434
4.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思想436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与政策439
三、国民经济发展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探索442
1.关于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442
2.关于财税体制改革445
3.关于投资体制改革447
4.关于金融体制改革449
5.关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452
6.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54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及其实践455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456
2.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完善459
3.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与发展461
4.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成与启动464
5.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践467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471
7.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化473
结束语478
参考书目500
后记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