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消防通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消防通史 下
  • 李采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262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1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消防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九章 中华民国时期1149

第一节 时代概述1149

第二节 火灾要述1156

一、火灾总况1156

(一)火灾发生的原因1156

(二)火灾发生的地区1157

(三)火灾发生的行业部门1158

(四)沿江沿海城市的火灾1159

二、几类火灾的论述1159

(一)战火1160

(二)匪火1168

(三)放火1170

(四)用火不慎1173

(五)玩火和燃放烟花爆竹1181

(六)电器火灾1184

(七)爆炸火灾1186

(八)自燃火灾1190

(九)地震火灾1191

(十)雷击火灾1191

(十一)怪火1192

(十二)原因不明的火灾1193

三、典型火灾析述1194

(一)广州十三行大火1194

(二)故宫大火1195

(三)上海祥经丝织厂大火1199

(四)万县惨案1202

(五)柳州大火1204

(六)天津的空前灾祸1205

(七)火车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1208

(八)长沙旷世大火1210

(九)火焰金山1217

(十)重庆大火1220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消防观念1231

一、科学知识开始普及有利于逐步战胜封建迷信的火灾观1232

二、燃烧氧化学说的传入1235

(一)拉瓦锡发现和建立了燃烧氧化学说1235

(二)晚清传入 民国流传1237

(三)燃烧的氧化学说进入消防领域1240

三、近代消防观念的确立1243

(一)“消防”自日本引进1243

(二)“消防”的根在中国1245

(三)消防新观念1245

(一)中央政府办的消防组织1254

一、中国官办消防组织1254

第四节 民国时期消防组织1254

(二)地方政府办的消防组织1257

二、外国列强在华租界的消防组织1266

(一)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1268

(二)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火政处1276

三、日本势力控制地区的消防组织1279

(一)伪满消防组织1279

(二)汪伪政府办的消防组织1281

四、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消防组织1283

(一)人民军队中的消防组织1284

(二)解放区的消防组织1285

五、民办消防组织1288

(一)民国期间民办消防组织发展1289

(二)农村的水龙会1291

(二)修建警钟楼和会所1300

(三)李平书事迹1304

(四)救火联合会的崛起和衰落1306

(五)大总统褒奖1310

(六)首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消防会议1312

(七)上海救火联合会的影响1320

(八)上海救火联合会的章程1321

第五节 消防法规1329

一、全国性的消防法规1329

(一)有关消防机构设置方面的消防法规1334

二、地方性的消防法规1334

(二)预防灾害方面的法规1347

(三)对若干具体防火事项的禁令1353

(四)专项火险管理方面的法规1355

(五)抢险救灾方面的法规1360

(六)奖惩消防人员方面的法规1370

第六节 消防技术装备1371

一、消防车的引进和发展概况1373

(一)首先引进的消防车1373

(二)各城市相继购买消防车1374

二、消防船1386

三、消火栓的安装和发展1387

(三)义勇消防组织在各地相继出现1392

四、高层建筑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394

六、铁路消防组织1394

七、企事业等单位消防组织1395

五、电话通信的采用1396

(一)救火联合会的诞生1397

八、上海救火联合会1397

(一)电话出世前的消防通信报警1397

(二)上海最早引进电话1398

(三)天津、北京、南京、青岛等城市陆续采用1402

六、化学灭火剂的制造和应用1403

七、民族消防器材工业的崛起1409

(一)上海火政处的修理工场1409

(二)从生产小型灭火机到救火轮1411

八、中国消防器材生产的先驱——薛震祥1413

第七节 消防文化公众传播1418

一、报纸1419

二、志书1426

三、档案和史料1431

四、书刊1432

五、诗、歌、画、照相、雕刻和电影1437

(一)诗1437

(二)绘画和照相1442

(三)碑刻和雕塑1442

(四)影视和幻灯片1443

六、消防口号、标语和开展宣传日、宣传周活动1445

(一)消防口号1445

(二)消防标语1445

(三)消防宣传日、宣传周活动1446

(一)上海救火联合会召开总结评判大会1449

一、消防庆典1449

第八节 庆典、悼念、演习、救济、保险1449

(二)庆祝上海租界救火队成立五十周年1450

二、追悼纪念消防义士1452

(一)上海果育堂救火会会员夏林1452

(二)无锡救火会会员周祖翼1453

(三)吉林市消防队长王仲仁1454

(四)上海每年公祭因公牺牲的救火会会员1454

(五)苏州修建消防义士墓1455

(六)汉口消防义士纪念节1457

(七)重庆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和消防节1458

三、祭龙、演习1461

(一)农村祭龙1461

(二)城镇演习1462

(三)新购、新产灭火器的演示1464

四、火灾救济1466

(一)政要捐钱拨款1467

(三)地方官绅筹款救济1469

(二)地方政府拨款赈灾1469

(四)社会团体募捐救济1470

(五)仁人善士乐助1471

(六)人民军队的赈恤工作1472

(七)柳州救灾1473

(八)长沙救灾1474

五、火灾保险1475

(一)保险的由来和发展1475

(二)火灾保险与消防的关系1477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1481

第一节 时代概述1481

第二节 新中国消防的建立1488

一、接收国民党政府消防机构1488

二、建立新型的人民消防队伍1490

一、火灾总况1491

第三节 火灾要述1491

三、中央消防机构的建立1491

二、火灾原因及典型案例1496

(一)恢复国民经济阶段(1949~1952)1496

(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3~1957)1499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1958~1965)1502

(四)“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1506

三、典型火灾析述1512

(一)周总理视察的第一例火灾1512

(二)震惊中南海的矿药厂大爆炸1518

(三)碰翻煤油灯 工棚起大火1521

(四)全国罕见的俱乐部特大惨案1522

(五)中国采矿史上最大惨案揭秘1523

(六)合江井喷大火1526

(七)盐源县工棚大火1528

(八)“文化革命广场”大火1529

(九)电视转播机房失火 峨眉“金顶”烧光1531

(十)“武斗”炮击 仓库遭焚1534

第四节 我国消防工作指导思想的形成与确立1536

一、毛泽东周恩来关注火灾1536

二、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消防的文件1538

(一)我国第一份火灾通报1538

(二)我国第一个消防工作指导性文件1538

(三)其他4个有关消防工作的文件1539

(四)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提高警惕、确保物资安全的通知》1540

三、“以防为主,以消为辅”方针的确立1541

四、消防工作贯彻群众路线1542

(一)走专群结合之路1542

(二)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思想1543

(三)防范火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1544

五、坚持消防服务于生产建设的思想原则1545

(一)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1546

一、消防组织机构1546

第五节 消防治理1546

(二)消防队伍1548

二、消防训练与装备1553

(一)业务训练课目逐渐完善1553

(二)消防装备不断改善1556

三、消防教育工作的开展1558

(一)旅大消防训练班1558

(二)选派干部赴苏联留学1559

(三)建立消防学校和开办省、市级消防训练班1561

四、消防监督管理的实施1562

(一)建筑设计审核制度的确立1562

(二)开展防火安全检查1565

(三)重点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1567

(四)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消防管理1571

(五)火灾事故的调查1573

一、第一部国家级消防法规的诞生1575

第六节 消防法制建设1575

二、行政性消防法规及规章的制定1578

三、技术性消防法规的制定1581

第七节 消防技术1582

一、消防科研1583

二、防火技术1584

(一)落实建筑防火措施 营造安全可靠环境1585

(二)对建筑火灾理论、建筑防火和防火材料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1586

(三)电气防火技术不断提高1590

(四)防雷击和防静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592

三、灭火技术1593

(一)灭火剂的开发和利用1595

(二)消防器材与装备1605

第八节 消防的公众传播1606

一、国家领导人为消防题词1606

(一)形式力求群众喜闻乐见1607

二、人民政府对消防的传播1607

(二)内容力求通俗易懂1608

(三)着眼现实又重长远1609

三、报刊对消防的传播1611

(一)消防大事不断见诸报端1611

(二)报导群众消防新风尚1613

(三)“党的好女儿”向秀丽烈士的事迹全国传颂1614

四、群众性的消防传播1615

(一)自我教育1615

(二)自防自救1617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下)1618

第一节 时代概述1618

第二节 火灾要述1623

一、火灾概况1623

(一)80年代出现了一个火灾高峰1624

(二)90年代特大恶性火灾集中爆发1626

(三)改革开放以来火灾损失上升的主要原因1629

二、典型火灾析述1630

(一)白云机场202号客机大火1631

(二)哈尔滨城区“4·17”大火1632

(三)拉卜楞寺大经堂火灾1635

(四)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1637

(五)哈尔滨亚麻厂大爆炸1639

(二)工作上抓好两个“结合”1641

(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641

(七)黄岛油库大火1647

(八)成功扑救梨子园铁路隧道火灾1652

(九)治淮水利精英葬身云华宾馆1654

(十)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大火1657

(十一)震惊中外的清水河仓库大爆炸1659

(十二)吉林市银都夜总会特大火灾1662

(十三)阜新艺苑歌舞厅特大恶性火灾1665

(十四)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恶性火灾1668

(十五)沈阳商业城火灾1671

(十六)镇远县朝阳坝隧道火灾1673

(十七)“大舜”号轮渡船大火1675

(十八)萍乡市烟花大爆炸1677

(十九)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大火1679

(二十)洛阳东都商厦特大恶性火灾1680

第三节 消防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与发展1682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消防工作1683

二、两个重要文件和两次重要会议1687

(一)消防工作方针的转变1687

(二)《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发表1689

(三)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消防工作会议1691

(四)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全国消防工作会议1692

三、消防工作的具体指导思想1693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全方位服务的思想1694

(二)坚持群专结合、多种消防组织形式共同发展的思想1695

(三)坚持群众路线、调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的思想1695

(四)坚持依法治火、发展科技强消的思想1696

(五)以人为本思想是指导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697

第四节 消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1698

一、各级公安消防组织机构1699

(一)公安部消防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1699

(二)各公安消防总队的组织机构1700

(三)各公安消防支队及支队以下的组织机构1701

(四)公安特勤大队的组织机构1703

(五)职业制公安消防队的优越性1703

二、多种形式的社会消防组织机构1705

(一)区、县(市)出资建立的专职消防队1705

(二)转轨改制中的企业专职消防队面临危机1706

(三)自办联办的乡镇专职消防队1707

(四)消安公司组织的专职消防队1708

(五)体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民间消防队1709

(六)遍布城乡的义务消防队1710

三、行业系统的消防组织机构1711

(一)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消防工作1711

(二)面临新挑战的港航消防工作1713

(三)体制经过调整的民航消防工作1714

(四)现役制和职业制并存的林业消防部门1717

四、公安消防部队的政治教育和队伍建设1720

(一)三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1720

(二)各类学习、教育、娱乐和警民共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等活动1723

(三)学天津总队和按纲建队活动1725

五、消防英模和标兵单位不断涌现1727

(一)“雷锋式民警”、一级英模邵裕桥1727

(二)知识分子典范、消防规范奠基人张永胜1728

(三)荣获英模称号和荣立一等功的先进集体1729

(四)消防部队英模事迹巡回报告团1730

(五)命名上海市车站中队“模范消防中队”称号1731

(六)模范消防警官刘文龙1732

六、新型的后勤保障工作1734

(一)后勤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健全1734

(三)后勤保障业务制度规范标准1735

(二)后勤保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1735

第五节 消防监督管理的新发展1736

一、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建立1737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1739

(一)建立健全消防监督机构1739

(二)建筑工程的消防审验管理1740

(三)重点防火单位的监督管理1742

(四)危险品、爆炸品的生产、储运管理1751

(五)消防产品的质量管理1755

(六)对农村的消防监督管理1760

(七)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技术培训工作1763

(八)火灾调查与处罚1766

(一)建立和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1771

三、消防社会化管理1771

(二)各部门的联合检查整治1772

(三)社区消防管理1775

四、火灾统计管理1778

(一)火灾统计的改革和发展1778

(二)火灾统计分析和消防管理水平的提高1780

第六节 灭火能力的提高1782

一、队伍训练和不断创新的灭火技战术1783

(一)消防队伍为扑救火灾作出了巨大贡献1783

(二)历次会议和文件使战训课目贴近了实战要求1788

(三)灭火技术战术有了全面创新和发展1791

二、迅速发展提高的消防装备和队伍1795

(一)成倍提高的公安消防装备力量1796

(二)迅速发展的各类消防队伍1799

(一)从《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标准》到青岛会议1801

四、新建和扩建的消防队(站)和指挥中心1801

(二)不断新建、各有特色的城市消防指挥中心1804

第七节 逐步健全的消防法制建设1805

一、国家级消防法律法规的制订颁布180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180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809

(三)刑事治安领域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1812

二、消防法规1814

(一)行政性法规1814

(二)地方性法规1815

三、消防行政规章1816

(一)公安部或公安部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发布的消防行政规章1816

(二)其他部委制定颁布的消防行政规章1818

(三)地方性消防行政规章1819

四、以《建规》为基础的消防技术标准1820

五、消防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1822

(一)消防行政复议1823

(二)消防行政诉讼1825

六、消防法学理论初现端倪1826

第八节 日益增强的消防科技1828

一、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829

(一)两次全国消防科研会议1829

(二)四个消防科研所和四个消防技术检测中心1830

(三)三个标准化委员会1836

(四)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两个火灾原因鉴定中心1837

(五)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科研机构对消防科学的研究1838

二、丰硕的消防科研成果1840

(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消防科研成果1840

(二)获得奖励的其他消防科研成果1842

三、消防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消防工程中心的建立1843

四、几经变化的消防生产行业管理1846

(一)消防电子产品1849

五、消防技术产品1849

(二)消防车1853

(三)消防员个人装备1855

(四)抢险救援器材1856

(五)固定灭火系统和灭火剂1857

(六)灭火器1859

(七)防火材料1859

第九节 消防教育1862

一、两次院校调整勾画了消防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1863

(一)加快消防高等教育的两次院校调整1863

(二)建立消防高级警官培训基地1864

二、社会化的消防高等教育初步兴起1866

三、处于转型和加强中的消防中、初级教育1868

(一)消防教导队和消防指挥学校从提高、发展到减少的变革1868

(二)不断改制完善的中小学(社区)消防初级教育1870

一、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1873

(一)中宣部和公安部下发通知1873

第十节 蓬勃开展的消防宣传1873

(二)公安部消防局召开的一系列宣传工作会议1874

(三)消防宣传队伍的建设1878

二、突破禁区,火灾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社会新闻1880

三、配合重大消防事件 开展系列宣传1881

四、“119”消防节正在向我们走来1884

五、宣传形式多样 百花争艳1886

(一)公众传媒中的专版、专栏节目1887

(二)消防影视空前繁荣1888

(三)消防报刊 雨后春笋1890

(四)消防图书硕果累累1894

(五)消防网站前景光明1899

(六)消防展馆方兴未艾1901

(七)消防队(站) 对外开放1902

(八)丰富多彩的社会性消防宣传1903

(九)弥补空白的消防戏剧1906

第十一节 消防社团的兴起和国际交流1907

一、中国消防协会的诞生1908

(一)中国消防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08

(二)中国消防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09

(三)中国消防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10

(四)中国消防协会的工作机构及组织形式1911

二、地方和行业消防协会的建立1912

(一)地方消防协会的建立1912

(二)行业消防协会的建立1915

三、消防学术和社会活动广泛开展1918

(一)配合形势和行政部门开展消防活动1918

(二)广泛开展消防科普活动1921

(三)定期举办国际消防设备展览会1922

四、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和技术合作1922

(一)不断增多的对外访问交流1923

(二)积极参与国际间重大合作交流项目及取得成果1925

五、其他消防社会团体1930

(一)全国少年儿童消防教育活动指导委员会1931

(二)全国妇女消防教育活动指导委员会1931

第十二章 责任重于泰山1934

第一节 杰出的贡献 深远的影响1934

第二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主要内容1939

(一)思想上突出一个“责任”1940

(三)方针上贯彻“三句话”1941

(四)方法上记住四个“坚持”1942

(五)操作上,落实五方面消防整改措施1946

第三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渊源、诞生和发展1948

一、渊源在长春1948

二、诞生于上海1949

三、发展于北京1953

第四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公开发表与宣传1956

一、公开发表1956

二、北京的反映1958

三、三本专题著作的出版1960

(一)《现代社会发展与消防》1961

(二)《学习〈责任重于泰山〉文集》1964

(三)《责任重于泰山文集》1966

第五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内核1967

第六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哲学地位1970

第七节 《责任重于泰山》的理论价值1975

第八节 责任重于泰山思想理论在实践中延伸1981

一、全国各地抓紧贯彻落实1981

(一)各地领导高度重视 迅速传达贯彻1982

(二)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治理1983

(三)积极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1984

(四)严格消防监督管理,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指示,提高防火灭火能力1985

二、各地党政领导的表态1986

(一)贾庆林:出台六条治火措施1986

(二)李长春: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指示上来1987

(三)刘明祖:把灭火的钱用到防火上1988

(四)张德邻:三年改变消防面貌1989

(五)闻世震:突出重点,依治治火1990

(六)田凤山: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1991

(七)孙文盛:时刻绷紧防火这根弦1993

三、三句话走过五年 两个字深入人心1994

(一)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1995

(二)心系人民安危1996

(三)肩负泰山之责1997

(四)构筑现代化城市消防安全体系1998

(五)与时俱进,开创消防工作新局面2000

一、史地简述2002

第一节 香港消防2002

第十三章 港澳台地区消防2002

二、火灾要述2007

(一)概况2007

(二)几类火灾的简述2009

(三)特大火灾举例2015

三、管理公共事务中的消防治理2022

(一)消防组织机构设置和技术装备2023

(二)消防组织的职责任务2025

(三)消防人员2026

四、消防法规2028

(一)《刑事罪行条例》第60条及《火灾调查条例》2029

(二)《建筑物条例》2030

(三)《危险品条例》2031

(四)《香港商业住楼宇消防法案》2032

(五)《消防装置与设备规例》和《消防装置设备承办商规例》2032

五、消防基础设施建设2033

(一)新建国际机场2034

(二)海底隧道2035

(三)地铁2036

(四)油库2037

(五)加油库2037

六、消防信息传播和消防工作社会化2038

第二节 澳门消防2041

一、史地简述2041

二、火灾要述2044

(一)火灾总况2044

(二)几类火灾综述2046

(三)重点火灾举例2053

三、管理公众事务中的消防治理2060

(一)消防组织机构设置和技术装备2060

(二)消防队的任务、职责和权利2064

(三)消防人员的条件和待遇2066

四、消防法规2068

五、消防设施建设2072

(一)消防用水建设2072

(二)消火栓的设置2073

(三)消防车道建设2074

(四)高楼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设置2075

六、消防信息传播和消防工作社会化2076

第三节 台湾消防2079

一、史地简述2079

二、火灾要述2085

(一)概况2085

(二)几起火灾的简述2087

(三)特大火灾举例2097

三、管理公众事务中的消防治理2099

(二)消防组织机构和技术装备2100

(一)消防工作的隶属关系2100

(三)消防组织的职责和权利2103

(四)消防人员2105

四、消防法规2106

(一)有关消防工作全面性的行政法规2107

(二)有关消防部门自身建设方面的法规2107

(三)有关消防勤务方面的规定2107

(四)有关消防基础建设方面的规定2108

(五)有关危险物品管理的法规2108

(六)有关消防工作社会化方面的法规2109

五、消防基础设施建设2111

(一)救火栓的建造2111

(二)供公众使用建筑物消防基础设施建设2112

(三)特殊场所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2113

六、消防信息传播和消防工作社会化2115

附录21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