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法专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法专论
  • 陈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52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9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法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1

一、证据法与物质论2

二、证据法与反映论5

三、证据法与辩证法7

四、证据法与系统论13

五、证据法与可知论16

六、证据法与价值论25

一、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举证责任概念辨析39

第二章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论39

二、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58

三、控方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69

四、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证明责任问题79

五、法院(法官)的举证责任问题102

第三章 证明标准论113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辨析113

二、几种证据制度证明标准之分析116

三、两大法系诉讼证明标准119

四、诉讼证明标准的性质127

五、刑事证明标准的有关学说148

第四章 论口供的概念、特征与价值159

一、口供概述159

二、口供的特征167

三、口供的价值170

第五章 论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证据能力175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待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基本态度176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待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基本态度184

三、我国对待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基本态度190

四、对待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应有的基本立场192

第六章 论以欺骗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的证据能力202

一、域外有关以欺骗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证据能力的规定与学说203

二、我国有关以欺骗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证据能力的规定与学说209

三、对待以欺骗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证据能力应有的基本立场211

第七章 论卧底人员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证据能力222

一、卧底人员概念辨析222

二、美国有关卧底人员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证据能力的判例分析224

三、对待卧底人员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证据能力应有的立场232

四、卧底人员行为的正当化根据237

第八章 论私人不法获取证据的证据能力242

一、域外对待私人不法获取证据的态度242

二、我国对待私人不法获取证据的态度246

三、对待私人不法获取的证据应有的基本立场248

第九章 论被告人口供补强法则258

一、补强证据概述258

二、单独被告人之口供补强法则265

三、共同被告人之口供补强法则285

四、共同被告人之对质诘问权308

第十章 被告人翻供的审查判断317

一、翻供概念辨析317

二、我国对待翻供应有的立场320

三、以刑讯逼供为由推翻庭外供述问题分析324

第十一章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351

一、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现状351

二、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危害355

三、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分析361

四、构建完善的证人出庭制度377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配套制度401

第十二章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412

一、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概述412

二、比较法视野中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428

三、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435

四、我国是否存在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441

五、我国是否有必要引入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447

六、如何构建我国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452

第十三章 科技证据的法律问题研究465

一、电子证据466

二、DNA证据476

三、测谎技术与测谎结论488

第十四章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496

一、非法证据的界定496

二、非法证据法律效力问题的基本观点506

三、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内容517

四、为什么要排除非法证据528

五、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与难题539

六、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构建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