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
  • 张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34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环境污染-污染防治-环境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篇 环境保护法律与环境管理7

1 环境保护法律9

1.1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9

1.1.1 环境法的概念9

1.1.2 环境法的特征9

1.2 我国环境法体系10

1.2.1 宪法性规定10

1.2.2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10

1.2.3 环境保护单行法11

1.2.4 环境标准23

1.2.5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25

1.3 环境法律责任制度26

1.2.6 我国参加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26

1.3.1 环境民事责任制度27

1.3.2 环境刑事责任制度28

1.3.3 环境行政责任制度31

2 环境管理35

2.1 环境管理制度35

2.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5

2.1.2 “三同时”制度37

2.1.3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38

2.1.4 排污收费制度39

2.1.5 排放许可证制度41

2.1.6 现场检查制度42

2.1.7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43

2.2.1 企业环境管理概述44

2.2 企业环境管理44

2.2.2 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构45

2.2.3 企业环境管理措施47

2.2.4 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工业污染物全过程控制49

2.2.5 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国际通行的现代企业环境管理模式52

第2篇 废水处理57

废水处理概述59

3 物理处理单元技术与操作管理61

3.1 均和调节61

3.1.1 均和调节作用61

3.1.2 调节池61

3.2 筛除62

3.2.1 筛除作用62

3.1.3 调节池的混合62

3.1.4 操作管理62

3.2.2 筛除类型63

3.2.3 操作管理64

3.3 沉淀64

3.3.1 沉淀作用64

3.3.2 沉砂池64

3.3.3 沉淀池67

3.3.4 隔油池71

4.1.3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72

4.1.2 混凝作用72

4.1 混凝72

4 化学处理单元技术与操作管理72

4.1.1 混凝原理72

4.1.4 混凝剂73

4.1.5 专用设备75

4.1.6 操作管理80

4.2 中和81

4.2.1 适用对象81

4.2.2 中和方法81

4.2.3 酸碱废水相互中和设施82

4.2.4 药剂中和处理设备设施82

4.2.5 过滤中和设备设施84

4.3.2 氧化法85

4.3 氧化还原85

4.3.1 基本原理85

4.3.3 还原法86

4.3.4 设备与装置86

4.4 化学沉淀87

4.4.1 基本原理87

4.4.2 设备和装置88

5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技术与操作管理89

5.1 气浮89

5.1.1 适用对象89

5.1.2 气浮的基本原理89

5.1.3 气浮类型89

5.1.4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90

5.1.5 气浮池91

5.1.6 专用设备92

5.1.7 运行管理92

5.2 吸附93

5.2.1 适用条件93

5.2.2 吸附与吸附平衡93

5.2.3 操作方式94

5.2.4 吸附剂及再生94

5.2.5 影响吸附的因素95

5.2.6 吸附设备95

5.3.1 基本原理96

5.3 离子交换96

5.3.2 离子交换工艺过程及设备97

5.3.3 操作管理与维护97

5.4 电解98

5.4.1 基本原理98

5.4.2 电解槽99

5.4.3 电解处理过程中异常问题100

5.5 膜分离100

5.5.1 膜分离法的分类与特点100

5.5.2 膜分离的方法100

5.5.3 反渗透法101

5.5.4 超滤法103

6.1.1 基本原理104

6 生物处理单元技术与运行管理104

6.1 活性污泥法104

6.1.2 曝气池构造与主要运行方式108

6.1.3 曝气及曝气设备114

6.1.4 其他活性污泥法117

6.1.5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122

6.2 生物膜法126

6.2.1 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127

6.2.2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127

6.2.3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运行形式128

6.2.4 运行管理130

6.3 厌氧生化法131

6.3.2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132

6.3.1 厌氧法的基本原理132

6.3.3 厌氧法的工艺和设备135

6.3.4 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141

7 污泥处理单元技术与运行管理148

7.1 污泥概述148

7.1.1 污泥的来源148

7.1.2 污泥的分类与特点148

7.1.3 表示污泥主要性质的指标149

7.1.4 污泥调理149

7.2 污泥浓缩151

7.2.1 浓缩方法及特点151

7.2.2 重力浓缩151

7.2.4 离心浓缩法153

7.2.3 气浮浓缩153

7.3.1 作用154

7.3.2 消化池运行管理154

7.3 污泥消化154

7.4 污泥的脱水与干化155

7.4.1 污泥脱水方法的基本原理155

7.4.2 污泥的机械脱水155

7.4.3 污泥的自然干化157

7.5 污泥的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158

7.5.1 污泥的综合利用158

7.5.2 污泥的最终处置159

8.2 污水处理厂的检测与监控160

8.2.1 检测与监控项目160

8.1 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制度概述160

8 污水处理厂的管理160

8.2.2 计量与检测仪器161

8.3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165

8.3.1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及其管理要点165

8.3.2 污水处理厂设备的完好标准和修理周期166

8.3.3 设备管理资料167

8.4 水泵167

8.4.1 污水泵的操作和管理要点168

8.4.2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168

8.4.3 故障及排除169

8.5.1 罗茨鼓风机的工作原理170

8.5 罗茨鼓风机170

8.5.2 罗茨鼓风机的操作171

8.5.3 罗茨鼓风机的保养172

8.6 离心鼓风机173

8.6.1 开机前的准备173

8.6.2 运转174

8.6.3 运行中的巡视174

8.6.4 停机175

8.6.5 紧急停机175

8.6.6 保养要求175

8.8 安全生产管理176

8.8.1 概述176

8.7 螺旋泵176

8.8.2 安全生产制度177

8.8.3 防毒气179

8.8.4 安全用电180

8.8.5 防溺水和防高空坠落181

8.8.6 化验室安全知识181

9 工业污水处理182

9.1 啤酒工业污水的处理182

9.1.1 污水来源182

9.1.2 污水水量与水质182

9.1.3 污水的处理技术183

9.2.2 污水处理187

9.2.1 污水来源187

9.2 酒精工业污水的治理187

9.3 肉类加工污水的治理190

9.3.1 污水来源及特性190

9.3.2 污水处理191

9.4 造纸污水的治理194

9.4.1 造纸污水的性质194

9.4.2 碱法制浆污水处理195

9.4.3 制浆造纸污水处理厂外处理197

9.5 印染工业污水的治理202

9.5.1 污水来源及特性202

9.6.1 污水性质204

9.6 化纤工业污水治理204

9.5.2 污水处理204

9.6.2 污水处理与利用205

9.7 制药工业污水的处理(生物制药)207

9.7.1 污水来源及特性207

9.7.2 污水处理208

第3篇 废气治理及运行管理211

10 粉尘性质与除尘装置213

10.1 粉尘的物理性质213

10.1.1 粉尘的粒径与粒径分布213

10.1.2 粉尘的密度213

10.1.6 粉尘的安息角214

10.1.5 粉尘的电学性能214

10.1.4 粉尘的润湿性214

10.1.3 粉尘的比表面积214

10.1.7 粉尘黏附性215

10.1.8 粉尘的爆炸性215

10.2 除尘机制215

10.2.1 重力沉降215

10.2.2 离心沉降216

10.2.3 静电沉降216

10.2.4 惯性碰撞216

10.2.5 拦截作用217

10.2.6 扩散沉降217

10.3.1 除尘装置的性能218

10.3 除尘装置218

10.3.2 机械式除尘装置221

10.3.3 过滤除尘器227

10.3.4 电除尘器234

10.3.5 湿式除尘器238

10.3.6 其他设备246

10.4 除尘装置的运行管理249

10.4.1 除尘装置的选择及适用范围249

10.4.2 除尘装置的运行管理251

10.4.3 各类除尘装置的运行管理254

10.4.4 除尘装置运行管理实例258

11.1.3 吸收设备263

11.1.2 吸收法特点263

11.1.1 吸收基本原理263

11.1 吸收法与吸收设备263

11 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与设备263

11.1.4 吸收气态污染物的工艺配置问题273

11.2 吸附法与吸附设备275

11.2.1 吸附基本原理275

11.2.2 吸附法特点275

11.2.3 吸附设备276

11.3 催化法与催化反应器278

11.3.1 催化法的基本原理278

11.3.2 催化法特点278

11.3.3 催化反应器278

11.4 燃烧法281

11.3.4 催化法的工艺配置问题281

11.4.1 燃烧法基本原理282

11.4.2 燃烧法特点282

11.4.3 废气燃烧设备282

11.5 冷凝法与冷凝设备284

11.5.1 基本原理284

11.5.2 冷凝法特点284

11.5.3 冷凝设备284

11.6 净化装置的运行管理285

11.6.1 净化装置和系统的选择285

11.6.2 净化系统的运行管理286

12 SO2废气的净化288

12.1.1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289

12.1 石灰/石灰石法289

12.1.3 石灰—亚硫酸钙法291

12.1.2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装置291

12.2 双碱法293

12.2.1 钠碱双碱法293

12.2.2 碱式硫酸铝—石膏法295

12.3 氨—酸法297

12.4 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SO2300

12.5 钠碱法302

12.5.1 亚硫酸钠法302

12.5.2 亚硫酸钠循环法303

12.6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305

13.1.1 水泥工业废气的来源及特点308

13.1.2 水泥工业废气的治理技术308

13 工业废气的治理308

13.1 水泥工业废气的治理308

13.2 钢铁工业烧结厂废气的治理311

13.2.1 烧结厂废气的来源及特点311

13.2.2 烧结厂废气的治理311

13.3 电力工业废气的治理315

13.3.1 燃煤电厂废气的来源及特点315

13.3.2 电力工业废气的治理315

第4篇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327

14.1.1 压实329

14.1 物理处理329

14 固体废物的处理329

14.1.2 破碎330

14.1.3 分选331

14.1.4 脱水与干燥340

14.2 化学处理341

14.3 生物处理342

14.4 热处理342

14.4.1 焚烧342

14.4.2 热解343

14.5 固化处理343

14.5.1 水泥固化343

14.5.3 热塑性材料固化法344

14.5.2 石灰固化344

14.5.4 有机物聚合固化法345

14.5.5 玻璃固化法345

14.5.6 自胶结固化法346

15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347

15.1 资源化的原则和基本途径347

15.1.1 资源化的原则347

15.1.2 资源化的基本途径347

15.2 固体废物在建材方面的利用348

15.2.1 高炉渣在建材方面的应用348

15.2.2 钢渣在建材方面的应用349

15.2.3 粉煤灰在建材方面的应用349

15.2.4 煤矸石在建材方面的应用350

16 城市垃圾的处理352

16.1 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技术352

16.2 城市垃圾的焚烧353

16.2.1 控制参数353

16.2.2 焚烧系统353

16.2.3 焚烧设备354

16.2.4 对二次污染物的控制355

16.2.5 垃圾焚烧的典型流程355

16.2.6 工程实例——深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356

16.3 城市垃圾的堆肥处理359

16.3.1 堆肥技术的种类359

16.3.2 好氧堆肥360

16.3.3 厌氧发酵364

16.4 城市垃圾的卫生填埋365

16.4.1 卫生填埋法的原理365

16.4.2 场地的选择及设计366

16.4.3 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367

16.4.4 气体的产生及控制368

16.4.5 填埋方法369

16.4.6 填埋操作370

17 危险废物372

17.1 危险废物的定义372

17.2 危险废物的特点373

17.3.2 中国危险废物的分类374

17.3.1 危险废物的一般分类方法374

17.3 危险废物的分类374

17.4 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及处置376

17.4.1 产生来源分析376

17.4.2 安全填埋法377

第5篇 工业污染源监测379

18 工业废水(污水)污染源监测381

18.1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381

18.1.1 采样点的布设原则382

18.1.2 采样时间和频次382

18.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383

18.2.2 流量的测量方法383

18.2.1 废水/污水流量测量原则383

18.2 流量监测383

18.3.1 废水样的采集384

18.3.2 水样的保存方法386

18.4 水样的预处理387

18.4.1 水样的消解387

18.4.2 水样的富集和分离388

18.5 废水监测项目的测定389

18.5.1 pH值389

18.5.2 矿化度390

18.5.3 氨氮(NH3—N)391

18.5.4 生化需氧量392

18.5.5 化学需氧量394

18.5.6 总氮395

18.5.7 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396

18.5.8 钙、镁(总硬度)397

18.5.9 铬398

18.5.10 其他项目的监测方法399

18.6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400

18.6.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400

18.6.2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401

18.6.3 实验室分析质控程序402

18.7 污水自动监测系统403

18.7.1 污水自动监测仪403

18.7.2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05

19.1.2 监测项目407

19.1.4 监测要求407

19.1.3 监测内容407

19 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407

19.1.1 监测目的407

19.1 监测目的、项目、内容和要求407

19.2 采样408

19.2.1 采样位置408

19.2.2 采样孔和采样点408

19.3 基本烟气参数的测定410

19.3.1 温度的测量410

19.3.2 压力的测量410

19.3.3 流速和流量的计算411

19.3.4 含湿量的测定413

19.4.1 颗粒物采样方法及装置414

19.4 颗粒物采样方法及测定414

19.4.2 采样体积的计算416

19.4.3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417

19.4.4 颗粒物中有害组分的测定418

19.4.5 烟气黑度的测定418

19.5 烟气采样方法及测定419

19.5.1 采样原则419

19.5.2 采样系统及方法419

19.5.3 烟气组分的测定421

19.6 烟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424

20.2 噪声测量仪器426

20.2.1 声级计426

20.1 工业噪声测量项目426

20 工业噪声测量426

20.2.2 频谱分析仪427

20.2.3 自动记录仪428

20.2.4 实时分析仪428

20.3 工业噪声测量方法428

20.3.1 机械设备噪声的现场测量428

20.3.2 工厂车间(或室内)生产环境噪声测量429

20.3.3 厂区环境噪声测量429

20.3.4 厂界噪声测量430

20.3.5 厂外环境噪声测量430

参考文献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