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法律保障研究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法律保障研究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
  • 黄颂文,宋才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004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法律保障研究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5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26

一、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陆上边疆区域26

二、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区域28

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29

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区域30

五、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层次多样化的区域34

第二节 贫困、贫困的测量和贫困的演变34

一、贫困及贫困的标准34

二、测量贫困的方法39

三、贫困的演变41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化的基本情况4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存在且高度集中的区域44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46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区域48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消除贫困的历史进程51

一、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52

第一节 20世纪末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及贫困人口分布52

二、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特点54

第二节 20世纪末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56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阶段(1978—1985年)57

二、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减少阶段(1986—1993年)59

三、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1994—2000年)63

四、20世纪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67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历史嬗变72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72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纯收入增幅缓慢及其原因72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民负担没有实质性的减轻81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8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84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86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89

一、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度大91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91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92

三、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基础薄弱94

第四节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95

一、农村现行土地制度不够规范95

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99

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99

第五节 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更为突出100

一、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00

二、贫困是21世纪初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尖锐问题103

第六节 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108

一、贫困地区组织移民搬迁工作跨度大、周期长108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突出109

三、搬迁对象的心理障碍影响移民工作的进度110

第七节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必须规范111

一、扶贫资金筹措困难,资金投入后所有权归属不明确111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112

三、贫困农户难以得到信贷资金支持114

第八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116

一、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原因116

二、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深层原因127

三、扶贫机制的缺陷使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弱化128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状况基本走势135

第一节 扶贫速度趋缓,贫困人口越来越分散135

一、扶贫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135

二、贫困人口趋向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140

第二节 妇女老人儿童将成为最受关注的弱势群体142

一、历史致贫因素趋弱,新致贫因素趋强142

二、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成为实在的弱势群体143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4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之间收入差距悬殊146

三、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全国的恩格尔系数147

一、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坚持扶贫开发的方针149

第一节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方针149

第五章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战略149

二、西部民族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扶贫投入150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走东西扶贫协作和国际合作的新路子151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52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153

一、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153

二、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153

第三节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任务163

一、改善基本生存条件,巩固扶贫成果163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封闭落后的区位条件164

三、培植基础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持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166

四、重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基本素质167

第六章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169

第一节 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169

一、“整村推进”是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根本举措169

二、统筹安排各类涉农资金,调动扶贫主体的积极性173

三、强化监管是“整村推进”取得成功的保证174

第二节 做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77

一、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其评价177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85

三、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188

第三节 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202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民族地区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重点202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扶贫龙头企业211

第四节 注重极贫地区农民的易地开发227

一、极贫地区低人口迁移率的成因227

二、21世纪初移民搬迁的任务和对策231

第五节 完善和发展民族经济优惠政策的若干建议234

一、继续完善和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234

二、继续完善和实行适当减免税收的政策237

三、继续完善和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238

四、继续完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政策240

五、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241

六、继续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242

七、对民族贸易与民族用品生产继续实行优惠政策243

八、支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244

九、在资源开发中要照顾少数民族利益244

十、继续和完善开展边境贸易与实施沿边开放政策246

十一、加快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248

十二、提高法律法规保障程度249

第六节 制定适应WTO规则的西部民族地区农业支持政策249

一、建立符合WTO框架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249

二、调整和完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建议252

第七章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257

第一节 尽快使扶贫开发走上法制化轨道257

一、我国农业立法的历史和现状257

二、必须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走向法制化261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扶贫开发走向法制化的基础270

四、构建《贫困地区促进法》的框架设计建议27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现状277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277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和原则280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及其主要内容283

四、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探讨290

第三节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减轻民族地区农民负担303

一、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303

二、建立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税费制度308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脉络311

第四节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巩固扶贫开发成果311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内核和局限性318

三、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依法解决的十个问题322

第五节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330

一、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原则330

二、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的立法建议332

三、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340

四、小额信贷模式在民族地区的实践和创新342

附录:作者主要法学论著353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