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燕赵文艺史话 第4分册 书法卷 美术卷 摄影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燕赵文艺史话 第4分册 书法卷 美术卷 摄影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034159.jpg)
- 冯思德总主编;张从海,汉风(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780673790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4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音乐史-河北省;舞蹈史-河北省;曲艺史-河北省;杂技-戏剧史-河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燕赵文艺史话 第4分册 书法卷 美术卷 摄影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书法卷3
第一章 燕赵古国 杰思不凡3
一、北地雄风3
二、邯郸遗萃8
三、邢侯之宝12
四、中山奇秀15
第二章 两汉铭刻 耀世出群19
一、成熟隶体19
二、装饰奇葩23
三、汉碑洋洋26
四、草圣名家35
第三章 魏晋北朝 碑志卓荦41
一、第一魏碑41
二、墓志大观45
三、写经圣手51
四、名臣名家54
一、碑楷嬗变59
第四章 隋唐五代 法度森然59
二、行书新篇66
三、古体中兴71
四、截、拽之诀76
第五章 北宋辽金 异体同源78
一、《定武兰亭》的发现79
二、河北籍书家李宗谔、宋绶82
三、礼颂之书87
(一)苏东坡与《中山松醪赋》95
四、苏轼、蔡京的大家风流95
(二)蔡京《送李誴移守保塞诗碑》101
五、辽代书法103
六、金代书法107
第六章 元明胡汉 名作纷披116
一、松雪杰出116
二、渔阳勃发120
三、帖学正宗125
一、清初之帖学132
第七章 清代民国 碑帖错综132
二、鉴藏与燕赵法帖142
三、碑派巨匠张裕钊148
四、碑派风靡154
五、馆阁遗响161
第八章 建国初期 民间书法173
一、根植民间 薪火相传173
二、社会动荡 艺术徘徊179
第九章 书协成立 书法升温180
一、协会成立及历届代表大会180
(一)第二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181
(二)第三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181
二、展厅冲击182
(一)国内交流展182
(二)国外交流展186
第十章 多元发展 各领风骚189
一、黄绮书法189
二、旭宇书法191
三、坚持传统 崇尚个性193
四、时代书风 兼收并蓄200
五、书法理论 走向深入203
美术卷207
第一章 燕赵美术 历史丰碑207
一、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条件207
二、大美、壮美是燕赵美术最主要的审美品质208
三、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是燕赵美术繁荣的根本所在210
四、燕赵美术在中国美术中的历史地位211
第二章 史前奠基 彪炳千古214
一、史前美术通览214
二、泥河湾文化及燕赵先民最早的美饰物品和美饰形式217
三、磁山文化神秘质朴的陶器220
四、红山文化及造型生动的石雕人像223
五、雄浑博大的仰韶文化彩陶225
六、丰富多彩的龙山文化遗存及黑陶文化226
一、夏、商、周美术通览228
第三章 夏商周杰作 神秘沉雄228
二、浑朴、神秘的夏、商陶塑230
(一)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陶器制作230
(二)商代的白陶、原始瓷器和陶塑“人面形器盖”231
三、神秘、沉雄的商周青铜器233
(一)“?作父丁提梁卣”233
(二)“鱼龙纹铜盘”、“三角云纹孟姬匜”234
(三)西周的青铜器235
四、代表商代漆器最高成就的薄板胎漆器237
五、西周的玉器雕塑238
第四章 春秋战国 博大悲壮240
一、春秋、战国美术通览240
二、浑厚、粗犷的春秋青铜艺术243
(一)春秋青铜铸造技术与装饰艺术243
(二)“交龙纹壶”、“波曲纹四耳鉴”及其他青铜艺术珍品246
(一)中山国及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249
三、博大、悲壮的战国青铜雕塑艺术249
(二)“刻铭铁足铜鼎”、“夔龙饰刻铭方壶”及战国青铜礼器252
(三)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十五连盏灯”、“错金银龙凤方案”258
(四)“错银双翼铜神兽”、“错金银铜虎噬鹿”及战国青铜动物雕塑261
(五)“银首人俑铜灯”、“铜人”及战国青铜人物雕塑265
四、奇特、冷峻的战国陶塑267
(一)战国黑陶的巅峰之作——“黑陶鼎”、“黑陶甗”、“鸭形尊”267
(二)“九鼎八簋”、“虎头形陶水道管口”等燕下都巨型陶器269
五、多姿多彩的中山玉雕271
六、气韵生动的青铜画像纹装饰艺术275
第五章 秦汉相承 浑厚单纯279
一、秦汉美术通览279
二、宏大单纯的汉代绘画282
(一)写意画的启蒙之作——望都汉墓壁画282
(二)安平汉墓壁画《出行图》284
(三)中国最早的界画——安平汉墓壁画《建筑图》286
(四)石枕彩绘《人物鸟兽云气图》287
(五)铜管错金银《狩猎图》289
(一)青铜人物雕塑“长信宫灯”及与实用功能的巧妙结合290
三、浑厚、精湛的汉代青铜雕塑艺术290
(二)青铜动物雕塑“朱雀衔环杯”、“朱雀灯”、“卧羊灯”及与实用功能的巧妙结合291
(三)精美神秘的“错金银博山炉”、“乳钉纹铜壶”、“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错金银鸟篆文铜壶”292
四、雄浑壮美的石雕和拙朴单纯的陶塑295
(一)西汉“石雕人”和“石俑”295
(二)东汉“大陶楼”296
(三)陶塑“绿釉厨夫陶俑”和“绿釉陶猪”298
五、飞扬灵动的汉代玉雕298
(一)“金镂玉衣”及其工艺300
(二)靖王刘胜墓的“透雕双龙高纽谷纹璧”302
(三)怀王刘修墓的佩玉303
(四)简王刘焉墓出土的玉器珍品307
(五)穆王刘畅墓的“透雕龙螭纹青玉璧”和“玉座屏”309
六、巧夺天工的汉代金器311
(一)“贴花镶琉璃面马蹄金”和“贴花镶琉璃面麟趾金”312
(二)“金龙”、“金辟邪”和“金羊群”312
一、南北朝美术通览314
第六章 南北朝奇葩 神秘静穆314
二、神秘静穆的南北朝绘画316
(一)茹茹公主墓壁画316
(二)磁县北朝湾漳墓壁画——《神兽图》和《仪仗人物图》318
(三)磁县北齐高润墓壁画《举哀图》320
三、冷峻宏大的南北朝雕塑321
(一)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322
(二)响堂山石窟雕刻323
(三)北朝墓群和封氏墓群的陶俑325
(四)“青釉仰覆莲花尊”326
(五)“按盾武士俑”327
第七章 隋唐五代 豪迈自信328
一、隋、唐、五代美术通览328
二、影响深远的隋、唐、五代绘画331
(一)展子虔与中国最早的青绿山水画《游春图》331
(二)荆浩与其影响深远的北方山水画333
(三)胡瓌与其《卓歇图》335
(四)雍容酣畅的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及浮雕336
(一)隋代安济桥的雕刻339
三、张力十足的隋、唐、五代雕刻艺术339
(二)隋代“鎏金铜释迦多宝像”341
(三)唐代“铜鎏金天王立像”342
(四)唐代“白石菩萨立像”342
(五)五代“沧州铁狮子”344
四、邢窑345
(一)中国最早的白瓷345
(二)邢瓷珍品——“白瓷蟠龙莲花熏炉”、“白瓷双龙耳瓶”、“白瓷狮”等348
五、唐代正定开元寺钟楼与开元寺塔349
一、辽、宋、金美术通览350
第八章 辽宋金鼎立 穷理尽性350
二、理性高扬的辽、宋、金绘画353
(一)赵佶与中国最早的画院353
(二)《瑞鹤图卷》、《芙蓉锦鸡图》的审美特征355
(三)许道宁与其《关山密雪图》356
(四)赵伯驹、赵伯骕的绘画357
(五)赵孟坚与他的《墨水仙卷》、《墨兰图》360
(六)《茶道图》、《星图》及宣化辽代墓壁画361
(七)北宋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壁画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壁画366
(八)井陉柿庄金墓壁画368
三、严谨精美的辽、宋、金雕塑369
(一)我国最大的铜铸佛像——正定隆兴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370
(二)北宋石雕“陀罗尼经幢”371
(三)北宋木雕“力士立像”372
(四)宋三彩观音菩萨坐像373
四、定窑374
(一)定瓷的刻花、划花和印花374
(二)定瓷精粹——“白釉刻花龙首净瓶”、“白釉孩儿枕”等377
五、磁州窑380
(一)磁州窑及其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380
(二)“剔白地黑花墨龙纹梅瓶”及其它梅瓶383
(三)多姿多彩的瓷枕艺术385
六、技艺高超的建筑艺术387
(一)燕赵古塔387
(二)正定隆兴寺394
一、元、明美术通览398
第九章 元明逸思 高蹈振远398
二、意象萌动的元、明绘画401
(一)赵孟頫的国画及“书画同源”理论401
(二)刘贯道与其《消夏图》404
(三)《归庄图卷》与何澄的绘画艺术405
三、宏大精湛的壁画406
(一)毗卢寺壁画406
(二)曲阳北岳庙壁画409
四、东方的“美神”——正定隆兴寺“彩411
塑观音”411
五、影响深远的建筑艺术412
(一)万里长城412
(二)保定古莲花池415
第十章 清代遗脉 交融嬗变418
一、清代美术通览418
二、走向现实的清代绘画421
(一)方观承与其《御题棉花图》421
(二)与罗聘齐名的画家张赐宁423
三、宏大精美的雕刻艺术424
(一)世界最高的密宗木雕佛像424
(二)孝陵石像生425
四、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建筑艺术427
(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427
(二)清代皇家陵寝——清东陵、清西陵436
第十一章 现当代会通 繁荣多元441
一、现当代美术通览441
二、为民族生存和社会理想而创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美术446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446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美术449
(三)冀中年画研究社——“美术运动上的创举”451
三、河北对新中国美术的巨大贡献453
(一)新中国最早的美术出版社——大众美术社453
(二)新中国美术的主力从这里457
走来457
(三)赵望云的北方农村写生及对中国画的重大影响458
(四)开一代新风的中国画家黄胄460
四、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的美术461
(一)中国画461
(二)油画464
(三)版画467
(四)漫画469
(五)水彩、水粉画471
(六)年画472
(七)连环画475
(八)宣传画477
(九)新中国最早的普及性美术刊物之一——《河北画报》479
第十二章 新时期风采 群星灿烂482
一、新时期美术通览482
二、繁荣、多元的新时期美术488
(一)中国画488
(二)油画494
(三)版画499
(四)漫画501
(五)水彩、水粉画504
(六)年画506
(七)连环画、插图509
(八)雕塑512
(九)设计513
(十)美术理论517
(一)武强年画519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519
(二)辛集农民画523
(三)蔚县剪纸和其它剪纸524
(四)唐山皮影527
(五)曲阳石雕530
(六)糖人和面塑531
(七)衡水内画533
(八)吴桥木偶、拉洋片535
(九)民间泥娃娃536
(十)胜芳彩灯538
(十一)民间草编539
摄影卷543
第一章 河北早期摄影543
一、清末民初作为新文化象征的民间摄影活动543
二、革命战争年代河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摄影活动545
三、抗战时期革命文化的榜样——《晋察冀画报》549
四、抗战时期革命文化的重要阵地——《冀热辽画报》和《冀中画报》563
(一)《冀热辽画报》563
(二)《冀中画报》565
五、晋察冀与华北解放区的摄影展览活动566
六、战争年代革命摄影队伍的组建与培训569
第二章 河北早期的革命摄影家573
一、革命战争年代活跃在河北的重要摄影家573
(一)革命队伍摄影奠基人沙飞573
(二)石少华在河北的摄影创作活动575
(三)罗光达、雷烨在河北的摄影创作活动576
(四)吴印咸、徐肖冰在河北的摄影创作活动579
二、革命战争年代河北籍的优秀摄影家581
第三章 建国后的河北摄影工作616
一、《河北日报》初创时期的摄影活动616
二、河北省摄影学会在天津时的工作618
三、“文革”中的摄影与“海河影展”619
四、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办公室的成立与工作620
第四章 新时期蓬勃发展的河北摄影622
一、应运而生的摄影家协会622
二、迎接建国35周年影展作品观摩会的前前后后624
三、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629
四、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摄影创作队伍630
五、走向世界的河北摄影633
六、河北摄影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635
第五章 河北摄影的特点及艺术风格636
一、军事题材摄影636
二、风光艺术摄影639
三、纪实风情摄影642
四、体育摄影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