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理学新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心理学新发展
  • 李维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4064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62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心理学新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2

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渊源20

三、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从传统走向变革的社会心理学36

四、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建构主义社会心理学65

第二章 社会生活与主观幸福 81

一、进步的矛盾 83

二、幸福之源:经验主义的理论95

三、主观幸福的相关研究和若干发现106

四、主观幸福的跨国研究119

五、主观幸福的客观指标和国家之间的幸福差异134

第三章 社会认知:归因、偏见、劝说和洗脑146

一、印象形成:判断类型和归因范畴146

二、证实偏见、自我实现预言和认知歪曲157

三、社会性偏见和歧视166

四、劝说和详尽阐述的可能性模型176

五、洗脑的模式和研究191

第四章 社会压力:遵奉、屈从、失调与应激203

一、遵奉的动力和策略203

二、屈从的实验和解释211

三、遵奉和屈从的认知结果:认知失调225

四、认知失调现象的选择性解释232

五、社会压力的应激处理策略237

第五章 友谊、孤独、爱情与约会强奸251

一、关于文化与亲密关系的观点252

二、吸引和关系的研究254

三、相互喜欢的诱导、人格特征和感觉得到的相似性260

四、友谊与孤独266

五、爱情:三元说和依恋说278

六、约会诱奸和约会强奸291

一、性取向:把自己看作一名有性能力的人300

第六章 性取向、性动力、性表示和性模式300

二、性动力:性关系和性反应311

三、性表示:类型与方式318

四、性模式:婚前性行为和婚后性行为323

五、性生活的三个现实问题329

第七章 家庭生命周期的婚姻顺应340

一、现实生活对传统婚姻模式的挑战 341

二、配偶选择与婚姻成功的预示因素350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假说与婚姻356

四、婚姻顺应中的阻力363

五、单身、同居和同性恋婚姻370

一、婚姻解体的人口统计383

第八章 婚姻解体和家庭暴力383

二、离婚的决定、原因和后果387

三、关于婚姻顺应的一种悖论397

四、对离婚的顺应和再婚 402

五、家庭暴力:虐待妻子和孩子 406

六、家庭暴力的干预 416

第九章 职业选择和职业风险 430

一、制约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430

二、职业选择的发展模型 440

三、变化的工作性质:情境,教育与收入,劳动力队伍的人口统计 447

四、工作压力 461

五、职业领域的性骚扰 472

第十章 团体动力、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487

一、团体动力的社会促进作用487

二、团体行为和团体思考:个案研究496

三、团体冲突和团体合作508

四、团体懈怠: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520

五、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527

六、社会支持的概念模型和范围536

第十一章 攻击、反社会人格和利他行为548

一、攻击:一种社会问题549

二、决定攻击的因素554

三、愤怒与攻击563

四、武器变量的介入和校园暴力570

五、反社会人格583

六、利他行为的研究593

第十二章 物品滥用:吸毒、酗酒、嗜烟和咖啡因615

一、物品滥用的流行率和并发症616

二、饮酒卫生与酗酒的原因及干预625

三、吸烟:尼古丁成瘾和脱瘾637

四、咖啡因的心理社会影响:消费、中毒和病理644

第十三章 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662

一、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率663

二、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与相关症状668

三、受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676

四、干预和预防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687

五、特定阶层的存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伦理政策697

第十四章 法律与秩序:目击证词、民事托管、儿童监护和犯罪行为 712

一、目击证人记忆效度的经验主义研究713

二、目击证词与暗示效应719

三、精神病患者的民事托管和法律问题725

四、从“因精神病而无罪”到“有罪,但有精神病”734

五、儿童监护与监护争议739

六、犯罪行为:Ⅰ类犯罪和Ⅱ类犯罪7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