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物分子电性距离矢量表征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树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611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有机化合物-分子电性-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机物分子电性距离矢量表征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矢量分子描述子研究的某些进展3
1.2.1 分子连接性指数3
1.2.2 电拓扑状态指数3
1.2.3 分子指纹4
1.2.4 谱学描述子6
1.2.5 CoMFA与GRID描述子7
1.2.6 与CoMFA相关的描述子8
1.2.7 分子相似性描述子9
1.2.8 WHIM描述子10
1.2.9 小结11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2
参考文献14
第2章 建立分子电性距离矢量23
2.1 基于四原子类型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4)24
2.1.1 MEDV-4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4
2.1.2 MEDV-4的构建29
2.1.3 MEDV-4的计算机程序33
2.2 分子全息距离矢量(MHDV)35
2.2.1 原子类型、原子属性、相对键长36
2.2.2 MHDV的构建37
2.3 基于13种原子类型的MEDV39
2.3.1 原子类型与原子属性39
2.3.2 相对电性量度:修正的E-状态指数42
2.3.3 MEDV-13的构建43
参考文献47
第3章 矢量描述子研究方法49
3.1 矢量描述子对分子结构的分辨率50
3.2 变量选择53
3.2.1 描述子变量的初步选择55
3.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变量选择56
3.2.3 基于最佳子集回归的变量选择57
3.3 多元线性回归(MLR)59
3.3.1 模型回归系数60
3.3.2 MLR中几个重要统计量62
3.3.3 标准回归系数和置信区间63
3.4 主成分回归(PCR)63
3.4.1 PCR基本原理64
3.4.2 从PCR模型到MLR模型65
3.5.1 PLSR基本原理66
3.5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66
3.5.2 从PLSR模型到MLR模型68
3.5.3 原始描述子变量的重要性分析69
3.6 模型质量评价70
3.6.1 模型估计能力70
3.6.2 模型稳定性71
3.6.3 模型预测能力72
3.7 应用程序VSMP简介73
3.7.1 VSMP 1.0主要模块与功能73
3.7.2 应用程序VSMP的工作流程75
参考文献76
第4章 MEDV-4用于QSPR研究79
4.1 烷烃分子结构表征与沸点QSPR模型79
4.1.1 烷烃分子的MEDV-480
4.1.2 150个烷烃沸点QSPR模型97
4.1.3 沸点模型的比较分析102
4.2 烷烃其他性质QSPR模型105
4.2.1 密度与折光指数105
4.2.2 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109
4.2.3 表面张力112
4.2.4 摩尔体积、摩尔折光率与蒸发热114
4.2.5 热容与热焓117
4.2.6 液态与气态生成焓122
4.2.7 色谱保留指数124
4.3 链烃及醇结构表征与沸点相关126
4.3.1 63个烯烃127
4.3.2 147个链烃133
4.3.3 106个醇134
4.4.1 66个不含杂原子芳烃与沸点158
4.4 芳烃化合物结构表征与性质相关158
4.4.2 209个多环芳烃与色谱保留指数165
参考文献181
第5章 生物活性物质QSAR研究184
5.1 MHDV用于两组二肽分子QSAR研究185
5.1.1 二肽分MHDV描述子186
5.1.2 最佳主成分数的选择214
5.1.3 主成分回归模型与似回归(MLR-like)模型218
5.1.4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似回归模型222
5.1.5 结果比较225
5.2 MHDV构建取代苯生物降解模型226
5.2.1 取代苯分子结构表征227
5.2.2 最佳主成分数的确定227
5.2.3 似回归模型与检验230
5.3.1 31个甾族化合物的结构表征239
5.3 MEDV-13研究31个甾族化合物的生物活性239
5.3.2 最佳主成分与PLS模型243
5.3.3 变量选择与MLR模型244
5.3.4 结果比较分析248
5.4 MEDV-13研究CCK的生物活性254
5.4.1 CCK化合物的结构表征254
5.4.2 变量选择与最佳子集255
5.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57
参考文献261
第6章 几类COX-2抑制剂QSAR研究264
6.1 吲哚美辛及其酰胺与酯266
6.1.1 吲哚美辛衍生物的结构表征266
6.1.2 最佳主成分与重要描述子选择267
6.1.3 PLSR模型对应的似回归模型273
6.2.1 DAP分子的结构表征275
6.2 二芳基环戊烯酮类(DAP)抑制剂275
6.2.2 最佳主成分选择276
6.2.3 QSAR模型279
6.3 噻唑酮与噁唑酮类(TOS)抑制剂288
6.3.1 TOS分子的结构表征288
6.3.2 最佳主成分选择与PLSR分析290
6.3.3 最佳子集回归与MEDV变量分析296
6.4 3,4-二芳基噁唑酮(DAA)类抑制剂302
6.4.1 DAA分子结构表征302
6.4.2 主成分选择与PLSR模型305
参考文献310
附录 发表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315
1 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15
2 其他论文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