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曲艺志 河南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ISBN中心
- ISBN:750760089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73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766页
- 主题词:曲艺史(地点: 中国) 曲艺史(地点: 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曲艺志 河南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罗扬凡例1
综述1
图表31
河南省行政区划图33
大事年表34
曲种表57
志略63
河南坠子65
曲种65
鼓子曲70
大调曲子73
三弦书75
评书79
河南大鼓书82
河洛大鼓85
道情87
灵宝道情91
善书92
莺歌柳94
莲花落95
十不闲97
河南竹板快书98
洪山调99
山东琴书101
山东大鼓103
大铙104
小铙106
锣鼓书108
四块瓦108
迷胡书110
淮调111
划龙船112
灶书113
打五件115
地灯溜子116
宜黄117
槐书118
山东快书119
相声120
快板书121
故事122
花鼓124
拉洋片125
曲(书)目128
二嫂买锄133
一柄短剑133
九美图134
八块八134
八差诗134
丁兰刻木135
七侠五义135
三侠剑136
三洪传136
三国136
三省庄137
三催劳模137
三考新郎137
三打乌龙镇138
三堂会审138
小寡妇上坟139
小两口争灯139
小八义139
小黑驴139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140
小丁香扫盲140
小姑贤140
大宋金鸠记141
大八义141
山猫嘴说媒142
大战杨湖142
大红袍142
女状元143
女货郎143
义犬救主143
五彩云144
五女兴唐传144
下南唐144
五个鸡蛋145
五子传145
王祥卧冰146
六柳新歌146
五虎平西146
王二姐思夫147
王天保下苏州147
凤仪亭148
火烧绵山148
王麻休妻148
天宝图149
月下来迟149
月唐149
双锁柜150
不罗嗦151
斗“牛”记151
双枪老太婆劫刑车151
水漫金山152
井台会152
邓政委找牛152
劝大烟152
包公访太康153
比婆家153
开电磨153
包公案154
包公夸桑154
打连科155
白蛇传155
白绫记155
打蛮船156
打渔杀家156
打黄狼156
礼多人不怪157
目连僧救母157
东汉志157
古城会157
丝绒记158
对绣鞋158
仨女婿拜寿158
龙三姐拜寿158
巧嘴八哥159
玉虎坠160
平原枪声160
巧戏经理160
平贵登殿160
老少换161
回马枪失灵161
回龙传161
访蘑菇老人162
老贫农算帐162
休丁香163
孙夫人祭江163
闯江记163
华容道163
刘公案164
关公辞曹164
关公战秦琼164
红莲嫂165
红灯记165
刘云打母165
好媳妇166
安安送米166
红枪会里打牛朋166
李逵夺鱼167
李天保吊孝167
余宽休妻167
李豁子离婚168
李老三修渠168
李小娥闹分家168
私访包公169
豆腐李娶亲169
苏武牧羊169
芙蓉镜169
两亲家170
状元祭塔170
杨家将171
抗赋捐171
两把菜刀171
张廷秀私访172
张松献地图172
张连卖布172
卖“手扶”173
卖水饺173
张衡观天173
张桂花借砖173
卖油郎独占花魁174
卖丫鬟174
卖杂货174
金鞭记175
拉车工175
拉荆笆175
金镯玉环记176
金钱记177
孟丽君178
姑娘心里有主意178
金凤赎婆婆178
姑嫂观灯178
奇案千里驹179
拦花轿179
罗成算卦179
夜走良门镇179
虎口夺盐180
京郎认父180
空城计181
青衣女181
刮胡子181
明清剑侠图182
英勇奋斗十八年182
拔牙182
姜子牙卖面183
封神榜183
岳飞传183
炮打山海关183
响马传184
草船借箭184
俞伯牙碎琴184
济公传185
狮子楼185
秋江赶舟185
拴娃娃185
春风处处186
相府借银186
拷红186
看风水186
查衙门187
削价姑娘187
春妞进城187
粉妆楼188
徐良挂帅188
临潼斗宝188
亲家母打架188
爱田新歌189
鸳鸯扇189
倩女离魂189
准不准190
借髢髢190
秦琼打擂190
黄河激浪191
黄马告状191
假坟记191
梁山伯与祝英台191
接闺女192
偷石榴192
黄道翻身桥192
趄挑袍193
绿牡丹193
探亲193
猪八戒拱地193
温凉盏194
棉田风波194
湘子传194
喝麦仁195
彭总认亲195
游西湖195
蜜蜂记196
群曲闹公堂196
雍正剑侠图196
摘棉花197
滚油桶197
歌唱黄河197
聚宝盆197
鹦哥殡母198
醉打山门198
潇湘哭黛198
鹤惊昆仑198
鞭打芦花199
黛玉悲秋199
懒婆娘199
薛刚反唐199
露泪缘200
霸王别姬200
音乐201
河南坠子音乐205
大调曲子音乐221
三弦书音乐244
河南大鼓书音乐263
河洛大鼓音乐277
道情音乐289
灵宝道情音乐301
善书音乐311
莺歌柳音乐314
十不闲音乐318
洪山调音乐319
大铙音乐326
小铙音乐332
四块瓦音乐334
锣鼓书音乐336
迷胡书音乐346
淮调音乐349
划龙船音乐355
灶书音乐356
打五件音乐358
宜黄音乐360
浚县大槐树书场363
槐书音乐363
表演366
道情的表演形式369
表演形式369
大调曲子的表演形式369
河南大鼓书的表演形式370
锣鼓书的表演形式371
洪山调的表演形式371
评书的表演形式372
淮调的表演形式372
河南坠子的表演形式373
善书的表演形式375
三弦书的表演形式375
河洛大鼓的表演形式376
花鼓的表演形式377
地灯溜子的表演形式377
灶书的表演形式377
绕口令378
表演技法378
说功378
衬白379
喉音379
唇音379
舌音379
鼻音379
散白379
贯口白379
过口白379
滚口白379
韵白379
二本腔380
变口380
喷口380
二话380
开脸380
一惊一乍380
唱功380
大本腔380
笑唱381
炸音腔381
卧嗓381
云遮月381
巧唱381
脆唱381
紧唱381
慢唱381
哭唱381
身段382
做功382
手势382
眼法382
步法385
卖法385
交流386
转相386
双相386
跳进跳出386
弹铰子387
定位387
动作虚拟387
道具虚拟387
口技387
垫话开场388
甩镲388
简板两头响388
钢棒触弦388
仿声琴技388
四肢不闲388
变功388
抓现389
接场389
刹书389
铰子390
蹚水390
击节乐器和道具的使用390
简板390
八角鼓390
李逵夺鱼391
渔鼓391
醒木391
折扇391
响子391
曲(书)目选例391
双枪老太婆劫刑车393
晴雯撕扇394
巧嘴八哥396
长坂坡397
狮子楼397
卖丫鬟398
古城会399
草船借箭400
燕青打擂400
李豁子离婚401
打灶君402
徐良挂帅403
桌案405
舞台美术405
演出场所装置405
帐幔406
桌围、椅帔406
书桌摆设406
玻璃牌匾406
骑门彩407
底幕407
挂布407
善书棚装置408
锦旗409
屏风409
活动舞台409
化妆与服饰410
台标410
长衫411
中式斜襟彩衣裤411
量天尺412
旗袍412
道情服装412
道具412
醒木412
折扇412
锣鼓书鼓架413
龙船413
手巾413
纸人413
照明与音响414
十不闲锣鼓架414
打五件鼓架414
鳖灯415
韩凤魁大铙班416
机构416
班社与演出团体416
刘氏书班417
王学道书班417
曹虎便锣鼓书班417
韩广成琴书班417
灵宝县西车村道情班418
三门峡交口盲人锣鼓书班418
王玉兰坠子班418
鲁元臣坠子班419
郭家洛阳琴书班419
陕县赵老虎铰子书班420
刘蔚然坠子穴420
范家坠子班420
平原省曲艺队421
邓县曲艺改进社421
商丘市曲艺说唱团422
商丘县曲艺队422
郑州市曲艺说唱团423
南阳县石桥镇大调曲子研究社423
河南省曲艺木偶剧团424
偃师县曲艺队426
南阳市曲艺说唱团427
南阳县曲艺说唱团428
新乡市曲艺说唱团428
濮阳县曲艺队429
鲁山县曲艺队430
安阳市曲艺队430
漯河市曲艺说唱团431
新野县曲艺队432
开封市曲艺演唱团432
洛阳市曲艺说唱团433
辉县曲艺队433
栾川县曲艺队434
西峡县曲艺说唱团435
南召县曲艺说唱团436
驻马店地区说唱团437
柘城县说唱团437
淅川县中心曲艺组438
苏永华坠子小组438
禹县顺店清音社439
玩友组织及业余团体439
泌阳县城关镇大调曲子业余演唱班440
范县赵菜园玩艺儿会440
太康县弦歌社441
淅川县城关镇鼓子曲自乐班441
汝南县万寨丝弦道班442
张紫宸迷胡书班442
宜阳县老婆抗日宣传队443
泌阳县羊册大调曲子业余演唱班443
南阳市宛曲改进社444
淅川县荆紫关坐乐班444
河南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业余演出队445
南召县云阳曲艺改进社445
林县合涧区老大娘说唱团445
焦作市业余曲艺团446
郑州职工业余相声队446
河南省大调曲子训练班447
漯河市大调曲子二六会447
艺校、训练班447
河南省游艺训练班447
河南省戏曲学校曲艺班448
开封长春会449
行会、协会、学会、研究机构449
河南省教育厅戏曲编审委员会450
新郑县三皇会450
焦作市三皇会450
范县书词联合会451
长春书词正己会451
河南省曲艺工作委员会452
商水县曲艺工作者协会452
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分会453
林县盲人曲艺协会453
河南省戏曲工作室曲艺组454
淅川县民间艺人协会455
永城县曲艺工作者协会455
演出场所456
相国寺游艺场459
相国寺曲艺厅461
民权县白云寺庙会463
杞县孔庙大殿书场463
宝丰十三马街书会464
永城县保安山奶奶庙庙会464
许昌河街书会465
正阳县湖北会馆小舞台466
三门峡市杨家窑村窑洞书场466
浚县善局(佛堂)宣讲棚467
许昌县篮书会467
禹县神垕镇西河坡书场467
淅川县李官桥老茶馆468
邓县南阁阁楼曲子茶居468
鹿邑县辛集茶馆468
灵宝县寺河街老爷庙书会469
新乡市人民曲艺厅469
许昌县洪德宝茶馆469
内乡县城关田家茶馆470
信阳市跑马场说书场470
项城县范家书场470
长垣县郜坑书棚471
信阳县和平茶馆书场471
邓县竹林茶社471
永城县草棚书场471
郑州老坟岗游艺场472
驻马店游艺场曲艺棚472
长葛县菜茂记酒楼472
西华县逍遥镇关帝庙书棚472
鄢陵县城隍庙?(mái)书场474
浚县察院同乐院书场474
宁陵县吕家客店书场475
濮阳县曲艺厅475
商丘市朱集新市场游艺场475
洛阳衙门台(青年宫)游艺场476
焦作市老广场西南口曲艺棚476
睢县曲艺厅476
安阳曲艺园476
开封市龙亭公园曲艺茶社478
尉氏县曲艺厅478
镇平县曲艺茶馆479
汲县曲艺厅479
虞城县曲艺厅479
光山县曲艺园480
南阳县石桥镇文艺茶社480
河南曲艺厅481
驻马店市曲艺厅481
息县东关曲艺棚481
沈丘县曲艺厅482
正阳县曲艺厅482
原阳县曲艺厅482
商丘市玖营门曲艺厅482
安阳牡丹亭483
潢川县曲艺厅483
兰考县火车站曲艺厅483
信阳市曲艺一厅484
延津县曲艺厅484
唐河县曲艺厅484
偃师县曲艺厅485
信阳县曲艺厅485
信阳市曲艺二厅485
滑县道口镇曲艺厅485
民权县曲艺厅486
封丘县职工体育场书场486
三门峡市湖滨曲艺厅486
辉县曲艺厅487
新乡市曲艺厅487
邓县曲艺厅488
焦作市老广场西南口曲艺厅488
南阳市曲艺厅488
新野县韩志茹茶馆489
罗山县涩港文化站说书场489
夏邑东关粮所曲艺棚490
宜阳县曲艺厅490
范县曲艺厅490
虞城县利民曲艺厅490
中牟县曲艺厅491
永城县曲艺乐园491
夏邑县曲艺厅491
浚县文化馆文艺厅492
内黄县曲艺厅492
鄢陵县板车流动舞台492
息县文化馆曲艺厅493
西华县曲艺厅493
镇平县西关二队茶社493
开封纪万春家庭书场494
巩县回郭镇公社文化分馆曲艺厅494
淅川县李加强曲艺茶社494
柘城县流动说书棚495
确山县文化馆文艺厅495
商丘市智广曲艺厅495
扶沟县曲艺厅496
西华县逍遥镇文化馆曲艺厅496
朱福庆曲友家庭书场496
宝丰书场496
清丰县简易曲艺厅497
罗山县文化局娱乐场497
还愿书498
祈愿书498
演出习俗498
丧葬书499
喜庆书499
唱门500
哄赌书500
应节书500
赐善书500
开光书500
唱书棚501
撂地501
逛夹道501
赶庙会501
应约书502
派管书503
拜师504
正本书504
义务演出504
亮艺504
开场504
敬祖师505
盘道506
联穴506
戒律506
行艺规矩507
封板507
说行话507
拜同行507
场距507
相不打照面507
相不骚台507
献艺508
禁忌508
同师不通婚508
乞唱509
文物、古迹510
淇县汉代东方朔戏优人铜镜511
济源县汉代俳优陶俑511
南阳汉代抱相俑陶水榭511
安阳县天禧镇宋墓说唱壁画512
禹县白沙宋墓说唱壁画512
巩县唐代参军戏粉彩俑512
焦作西冯封村金元墓说唱雕砖俑513
宋代《清明上河图》513
洛宁宋墓说唱雕砖513
尉氏县清代渔鼓514
灵宝县明代简板514
禹县明代筝514
上蔡县明代说唱金人514
灵宝县明代吟唱宣卷铜俑514
嵩县清代三弦515
嵩县清代扬琴、铰子、八角鼓、四弦、醒木、拍板515
西华县清代筝、扬琴515
西峡县清代八角鼓、脚梆、三弦、醒木516
嵩县清代坠琴516
嵩县清代扬琴516
郑州清代说唱渔鼓道情青花瓷罐517
泌阳县清代泌胡517
邓县清代匀板517
三门峡清代《圣谕广训》刊本518
新野县清代屳曲曲谱抄本518
开封邱祖庙519
巩县清代木刻唱本《戒洋烟文》519
南阳县石桥镇清代古筝519
陕县《十二月花》唱词手抄本520
新县新四军说唱抄本520
大梁日报·大梁漫语521
天中日报·梁苑书评521
报刊、专著521
报刊521
河声日报·锦绣万花谷521
新地522
豫言·书话522
嵩岳日报·文苑522
南阳日报·白河副刊523
平原523
平原文艺523
翻身文艺524
郑州晚报·文化宫524
河南日报·副刊524
许昌曲艺525
群众艺术525
商丘文艺526
郑州演唱526
奔流·戏剧专刊526
群艺报·说说唱唱527
河南戏剧527
曲艺厅527
传奇故事528
新乡晚报·小曲艺528
豫苑528
河南曲艺528
郑王醒世词529
中州古调529
专著529
鼓子曲言530
鼓子曲存530
民众娱乐调查530
河南鼓子曲531
河南坠子书531
南阳三弦书初探532
河南传统曲目汇编(大调曲子专辑)532
河南十年曲艺选532
河南省曲艺创作座谈会文集533
花草集533
河南三十年曲艺选533
大调曲子初探534
乔清秀坠子唱腔集534
南阳鼓词浅释535
河南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专辑)535
传奇大书艺术535
谈新故事创作536
乔绅士花钱为唱曲537
刘明光三制坠子弦537
轶闻传说537
一字师537
卖房学〔码头〕537
汤印侯气死刘香礼538
孟文甫三弦奏雨声538
唱悲书哭瞎双眼538
?倒山538
刘文龙恃才巧作诗539
一百一十三所庙540
设法镇场540
说书赢大戏540
二指拉独弦540
不解捆540
干儿刘墉541
高元均遇响马541
弟兄补台541
柳敬亭不姓柳541
耿振子告状542
憋嘴秀才542
一辈子吃不完的盘缠542
小花牛543
好的不能多吃543
说书救父543
大调曲救活小茶馆543
所长设宴543
三求如意弦544
抢家什争听《下南京》544
“哭死也是美死啦”545
欠两头不够一挑儿545
师旷习坠琴546
黄马褂的来历546
床前终了曲546
老尹先儿巧点人数546
狐仙听书547
白菜地练艺547
抱瓜听书548
白书、老母猪、板凳548
渔鼓起源的传说549
说书的由来549
忍冻听柳敬亭说书549
河南坠子的由来(一)550
河南坠子的由来(二)551
三弦书的起源(一)552
大调曲子的起源552
鼓词的起源553
大鼓的起源(二)553
三弦书的起源(二)553
大鼓的起源(一)553
莺歌柳的传说554
孔门讨饭554
蛮船鼓的传说(一)554
蛮船鼓的传说(二)554
曲艺艺人敬邱祖555
醒木与惊堂木555
简板的传说555
“马街书会”的传说556
坠子“七真八派”的由来556
“徽宗语”的由来558
谚语560
谚语、口诀、行话560
口诀567
行话569
诗词571
其他571
泌阳县艺人收徒大帖574
平顶山旧曲(书)目折574
河南省曲艺讲习班纪念章575
河南省民间职业艺人登记证575
河南人民出版社1953—1985年出版的曲(书)目一览576
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获奖名单583
1980年河南省第三届职工文艺会演曲艺节目获奖名单584
品评奖曲艺部分获奖名单585
1982年河南省文艺创作作585
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曲艺作品评奖河南获奖名单585
1985年河南省邮电系统第二届职工文艺评比演出曲艺节目获奖名单586
1982年河南省首届故事汇讲优秀故事员获奖名单586
河南1984—1985年首届曲艺创作评奖获奖名单587
河南省参加全国曲艺会演获奖名单588
曲艺灌制唱片名单589
传记597
李建瑞599
理鬯和599
程万琳600
高小娥600
王庚轩600
吉德声601
薛玉湘601
王水定601
杜希春602
王周南602
李善人娘603
尹怀勤603
胡明善604
蒿天云604
史江604
樊小聚605
杨宗山605
艾宝莲605
马玉堂605
汤印侯606
郭自谦606
张明元607
董金秀607
张永法608
雷明608
孙杏林609
段润生610
刘蔚然610
李明贵611
万道同612
武景州612
朱二狗613
邵元振614
吕禄614
王自联615
李启元616
程至宽616
王铁生617
史吉娃617
李明义618
张紫宸619
高连奎619
赵言祥620
刘忠堂620
张治坤620
安玉松621
曹东扶622
陈永清623
侯文明624
焦玉卿624
陈志魁624
程元方625
张鸿喻625
张杰尧626
戴耀庭627
张三妮627
张天倍628
裴长义628
高成彬629
高学斌630
曹虎便630
赵翠亭630
孟治法631
李永高631
程秀生632
范明言632
程礼严633
朱和川633
杨子固634
马鸿宾634
刘福昌635
李治邦635
徐宝瑜636
毕礼端636
王省吾637
赵相臣637
张长弓638
梁香阁639
王亚平640
沈冠英641
何士林641
李道钦643
赵少勤643
朱元立643
萧书太644
王干臣644
张全有645
李荣基645
何思功645
朱子英646
陈满功646
张清轩647
贾景枢647
谢克宗648
苏义昌648
李占营649
张玉清650
楚至刚650
张秀山651
王国栋651
宋克真652
王双歧652
程文和653
程启彬654
赵殿臣654
张华亭655
冯纪汉656
赵老虎656
陈福增656
刘明枝657
赵玉琴658
赵元修659
荆永福659
任毅660
范乃仲661
马艳秋662
附录665
雍正六年河南总督田文镜禁止演唱罗戏、说书唱曲(节录)667
雍正五年七月河南总督田文镜禁止说书唱歌词等(节录)667
河南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创办游艺训练班的规则668
乾隆十七年西华知县宋恂严禁说书唱曲的《保甲条例》668
乾隆十年洛阳知县龚崧林严禁出丧演戏668
河南省国民政府教育厅戏曲审查会审查戏曲的办法671
河南省国民政府教育厅戏曲编审委员会审查准演、禁演及新编鼓词节目672
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关于改造民间艺人、旧艺人和民间艺术、旧剧的一封信673
冀鲁豫民间艺术研究联席座谈会全体代表告同行同业书676
冀鲁豫行署审查公布准予说唱鼓词节目678
冀鲁豫行政公署关于旧戏班旧艺人的改造及农村剧运方向的指示679
河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关于举办河南省曲艺人员训练班的通知681
河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财政厅和文化局关于训练盲艺人的通知682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各地建立曲艺组问题的通知683
河南省文化局、河南省公安厅关于曲艺人员和曲艺团体等旅行演出的几项暂行规定的联合通知684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贯彻文化部“关于对民间职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民间职业艺人进行救济和安排的指示”的几点意见686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举办曲艺人员讲习班的通知686
河南省编制委员会关于请示成立省曲艺委员会与曲艺队的批复689
中共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党组的批复690
关于举行全省曲艺、木偶、皮影会演的请示690
河南省文化局参加全国曲艺会演准备工作的通知691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贯彻执行文化部“关于加强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的挖掘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692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举行全省现代曲目会演大会的通知694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抽调部分曲艺艺人作者集中创作、改编新大书的通知694
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关于曲艺和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准备工作问题的通知695
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696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民间艺人696
河南省文化局、河南省曲艺家协会转发文化部、中国曲协”关于收集整理曲艺遗产及曲艺史料资料的通知”697
河南省文化局关于加强对曲艺工作领导的意见700
后记703
索引707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709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