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教育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学教育心理学
  • 章志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2949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辅 少儿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学教育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小学教育心理学3

第一章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简史3

第一节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3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3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6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8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0

一、教育心理学的性质10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2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15

二、几种主要的教育心理研究方法16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简史22

一、欧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2

二、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5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7

第二章 学习、教育与发展30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30

一、学习30

二、学习过程31

三、学习的种类34

四、学习的作用37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39

一、联结派的学习理论39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42

三、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45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48

第三节 学习、教育与发展的一般关系49

一、身心发展的一般概述49

二、学习与身心发展的关系53

三、教育与发展54

第四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的一般特点55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55

二、小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57

第三章 学习动机61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61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61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62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65

四、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动机的关系67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68

一、强化理论68

二、成就动机理论69

三、归因理论75

第三节 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78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78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79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81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81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83

六、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85

七、恰当地运用竞争与合作86

第四章 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90

第一节 概念学习90

一、概念的含义和结构属性90

二、概念学习93

三、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的特点104

四、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105

第二节 规则学习108

一、规则学习的性质108

二、规则学习的方式110

第三节 技能学习113

一、技能学习的性质114

二、认知技能学习117

三、动作技能学习123

第四节 知识的保持127

一、知识保持过程127

二、知识的遗忘及记忆策略130

第五章 学习迁移与知识应用135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135

一、学习迁移135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135

三、学习迁移的测量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139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143

一、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143

二、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146

三、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149

四、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151

五、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152

第三节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57

一、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157

二、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163

第四节 知识应用169

一、知识应用的概述169

二、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170

第六章 学习策略173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173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173

二、学习策略的主要类型176

三、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78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179

一、复述与复习策略179

二、精细加工策略183

三、组织策略187

四、其他学习策略189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193

一、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一些主要因素193

二、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196

第七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199

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概念199

一、问题199

二、问题解决200

三、问题教学202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及方法步骤203

一、问题解决的理论203

二、问题解决步骤的模式208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培养214

一、影响因素214

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219

第四节 创造性220

一、创造性的性质220

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222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227

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233

五、关于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建议238

第八章 道德性与品德的形成242

第一节 道德行为、道德性与品德的概念242

一、道德与品德242

二、道德性与品德的心理结构245

第二节 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247

一、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247

二、道德信念的形成248

三、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252

四、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255

五、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257

第三节 国内外道德性的研究和理论260

一、道德性发展的研究260

二、道德性形成内外条件的研究268

三、我国当前品德心理的研究274

第四节 价值观及其教育279

一、价值观279

二、价值观作用的研究280

三、价值观的培养283

第九章 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287

第一节 群体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87

一、群体概述287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88

三、竞争和合作293

第二节 班级群体和集体296

一、班级群体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296

二、班集体及其形成过程299

三、建设班集体中的关键问题301

第三节 纪律问题及其管理309

一、课堂纪律及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309

二、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和管理312

三、班级群体纪律不良和管理317

第十章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322

第一节 个性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322

一、个性和个性差异322

二、教师的责任是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325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326

第二节 学生气质和性格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29

一、气质及其类型329

二、性格及其个别差异330

三、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进行教育333

第三节 能力差异和性别差异与教育335

一、能力及其个别差异335

二、性别差异与教育340

第十一章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347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347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34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348

三、心理健康的衡量方法352

第二节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54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355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心理因素360

第三节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374

一、小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374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类376

三、小学生的学习适应378

四、小学生的情绪适应386

五、小学生的行为问题391

第四节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392

一、心理健康教育393

二、心理评估394

三、心理咨询395

四、心理治疗396

第十二章 小学教师心理399

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角色399

一、教师的角色意识399

二、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401

三、教师的角色冲突及解决407

第二节 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410

一、教师的认识特征411

二、教师的情感意志特征414

三、对教师个性特征的研究417

第三节 师生关系423

一、师生人际关系的特点423

二、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425

三、师生冲突及其处理429

后记435

附 小学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439

出版前言439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441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442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479

附录 题型举例484

后记4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