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创新心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创新心理
  • 陶国富,王祥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635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大学生-创造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创新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论1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概述1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内涵2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结构4

第二节 创新的诞生与发展10

一 创新学的诞生11

二 创新学简史12

三 创新学的发展15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7

一 大学生应积极改变消极心理18

二 大学生应努力提升向上心理19

三 大学生应及时消除思维垃圾21

四 大学生应经常使用语言提示23

五 大学生应始终保持丰富心智24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策略与模式28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与问题提出28

一 创新的要素28

二 大学生创新的要素31

三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34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策略36

一 策略与解决问题的策略36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39

三 影响创新实现的主要因素43

二 创新的心理操作47

第三节 创新模式简析47

一 创新性思维的一般模式47

三 创新的非认知调控56

第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影响60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心理影响因素60

一 大学生文化影响因素61

二 大学生人际影响因素65

三 大学生学术影响因素68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环境影响因素71

一 大学生的科技环境71

二 大学生的学术环境74

三 大学生的群体环境77

四 大学生的工作环境80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83

一 大学生家庭教育影响因素83

二 大学生社会教育影响因素85

三 大学生学校教育影响因素87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90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的人文素质90

一 自觉的哲学思想91

二 合理的知识结构91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92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92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94

一 左右脑互动与科技创新100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的生理素质100

二 男女性别差异与科技创新102

三 年龄差异与科技创新106

第四节大学是培养创新的关键时期110

一 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110

二 大学时期与创新能力发展112

三 教育实践与创新素质提升114

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与不足117

第五章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122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意识概述122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123

二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125

三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129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130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构成及其影响130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特点及其功能131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133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137

一 兴趣在创新中的作用137

二 树立责任感与升华事业心141

三 大学生创新理想的强化146

第六章 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147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概述147

一 大学生创新心理基本要求148

二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综述149

三 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特点150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修养151

一 大学生创新与德才的关系152

二 大学生创新的道德准则154

三 大学生创新与修养157

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新与音乐159

一 音乐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160

二 音乐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激情165

三 音乐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168

四 音乐促进大学生创造的身心机制170

第七章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175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175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涵176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内容181

三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要求183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分类186

一 大学生模仿创新思维法187

二 大学生移植创新思维法188

三 大学生逆反创新思维法191

四 大学生离散创新思维法192

五 大学生组合创新思维法193

六 大学生还原创新思维法195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技巧197

一 创造思维放松法197

二 创造思维相关法199

三 创造思维转向法200

第八章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03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概述203

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204

二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206

三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209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1

一 大学生创新的观察能力211

二 大学生创新的记忆能力215

三 大学生创新的想像能力217

第三节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19

一 大学生合作协调能力219

二 大学生沟通公关能力222

三 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226

四 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229

第九章 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结构233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者的哲学修养233

一 哲学和科学的双向互动关系234

二 科学中心与哲学高潮的关系236

三 大学生哲学修养与创新的关系241

四 哲学修养对大学生创新的作用242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语言修养243

一 大学生语言的社会功能244

二 大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46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的数学修养249

三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语言修养249

一 创新人才的数学基本功250

二 数学与思维品质的关系252

三 数学可给人以美的修养255

第十章 大学生的创新潜能261

第一节 大学生潜能概述261

一 潜能的“冰山效应”262

二 大学生潜能的认知265

三 大学生潜能的作用268

第二节 大学生潜能的释放269

一 大学生松弛型潜能释放270

二 大学生无意识型潜能释放274

三 大学生刺激型潜能释放277

第三节 大学生潜能的发掘280

一 大学生潜能的自我发掘280

二 大学生潜能的互动发掘283

三 大学生潜能头脑风暴发掘286

第十一章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灵感290

第一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概述290

一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291

二 大学生的创新灵感296

第二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的内容301

一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301

二 大学生创新灵感的内容305

第三节 创新精神与灵感的作用308

一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309

二 大学生创新灵感的作用315

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319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环境319

一 大学生创新与社会环境320

二 大学生创新与家庭环境326

三 大学生创新与学校教育327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330

一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内涵330

二 大学生创新活动模式分析334

三 实践在创新素质形成中的作用338

一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群体提升340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340

二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个体提升342

三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互动提升347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创新障碍349

第一节 大学生认知障碍的克服349

一 大学生对传统思维定势的克服349

二 大学生想像力缺乏的克服353

三 大学生信息饱和的克服355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动机障碍与克服359

一 大学生创新缺乏挑战精神360

二 大学生创新动机薄弱363

三 大学生创新动机过度365

一 大学生文化禁忌的克服369

第三节 大学生文化环境障碍的克服369

二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克服372

三 大学生家庭阻力的克服375

第十四章 大学生的群体创新378

第一节 大学生头脑风暴法的培训378

一 头脑风暴法的特点379

二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381

三 头脑风暴法的程序383

第二节 大学生列举法的培训387

一 特性列举法387

二 缺点列举法390

三 希望列举法392

一 综摄法的特点395

第三节 大学生综摄法的培训395

二 综摄法的步骤397

三 综摄法的效果403

第十五章 大学生创新方法与成果406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方法概述406

一 大学生创新方法的分类及特征407

二 大学生创新方法的评价及应用效果419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的成果420

一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概述421

二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影响422

三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鉴定426

四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社会效应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