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明强著(浙江外国语学院)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24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汉语-语境特征-研究-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境概说1
第一节 语言语境语境学2
一、语境的定义2
二、语境与语言5
三、语境学及其研究内容10
第二节 语境与语言意义11
一、语言意义与语境意义11
二、语境意义的理解14
第三节 语境的功能18
一、生成和解释功能19
二、暗示和引导功能20
三、创造和过滤功能22
四、协调和转化功能24
五、省略和补充功能26
第二章 言内语境与语言意义的彰显30
一、语境对动词语义的彰显31
(一)动作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1
第一节 句法语境与意义的彰显31
(二)使令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2
(三)心理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3
(四)存现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3
(五)趋向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4
(六)能愿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4
(七)判断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5
(九)关系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6
(八)行止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6
(十)授受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7
(十一)形式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8
(十二)交互动词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38
二、语境对形容词语义的彰显39
(一)形容词的类型39
(二)形容词作谓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40
(三)形容词作定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41
(四)形容词作状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42
三、语境对名词语义的彰显43
(五)形容词作补语时语义彰显的语境框架43
(一)名词作主语44
(二)名词作宾语45
(三)名词作定语46
(四)名词作谓语47
(五)名词作状语47
四、副词修饰名词的语义彰显48
(一)能修饰名词的副词49
(二)能受副词修饰的名词49
第二节 语义语境与意义的彰显50
一、语义关系与语义的彰显50
(一)语义表现的两种形式50
(二)语义结构与语义彰显51
二、语义指向与语义的彰显55
(一)语义指向的类型56
(二)语义指向对言内语境语义的彰显作用59
(二)句式的构成与语义特征61
(一)什么是语义特征61
三、语义特征与语义的彰显61
(三)语义特征对言内语境语义的彰显作用63
第三节 语用语境与意义的彰显67
一、句类与语义的彰显67
(一)陈述语气与语义的彰显67
(二)疑问语气与语义的彰显69
(三)祈使语气与语义的彰显72
(四)感叹语气与语义的彰显72
(五)语气类型间的关系73
二、语调与语义的彰显75
三、虚词与语义的彰显77
(一)副词的语义彰显77
(二)助词的语义彰显86
(三)语气词的语义彰显89
第三章 现场语境与言语意义90
一、时间、地点因素91
第一节 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分析91
(一)时间、地点因素是言语交际中的基本语境化线索92
(二)时间、地点的超二维性为话语的言外之意提供了前提93
(三)多层时间、地点因素使话语的语用意义显得更为复杂94
二、自然景观因素95
(一)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衬托人物心情96
(二)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展现情节真实性、人物性格的真实性97
(三)自然景观的描写可以渲染背景、暗寓主题98
第二节 现场语境的主观因素分析98
一、主体与客体99
(一)主体要依据现场语境对语言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控99
(二)主体要依据现场语境对谈话方式进行选择与调控101
(三)客体要依据现场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102
(四)客体可以利用现场语境进行反调控105
二、对象与目的110
(一)交际角色关系直接影响交际结果110
(二)交际目的直接影响对语言的调控112
三、话题与话轮116
(一)什么是话题和话轮117
(二)话题对语义理解有限定作用117
(三)话轮对语义理解有导引作用118
第四章 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120
第一节 社会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121
一、政治思想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121
(一)政治思想决定语言意义的变化121
(二)政治思想带来了政令语言的出现123
(三)政治思想影响流行语的隐现123
二、社会制度对言语意义的影响与制约128
(一)社会制度促成了反映等级制的语词的产生128
(二)社会制度促成了称谓语的变化129
三、经济发展对言语意义的影响131
(一)经济发展产生大量的新词131
(二)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外来词132
四、文化教育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133
(三)经济发展促使语言意义的改变133
(一)受教育的程度影响人们的语言能力134
(二)文化教育对语言面貌的影响134
第二节 文化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138
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138
(一)文化与词汇139
(二)文化与语法141
(三)文化与语用142
(四)文化与语音144
二、语言对文化的投射146
(一)利用文化语境恰当表达146
(二)利用文化语境正确解读语言148
第三节 认知心理背景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彰显151
一、认知心理背景语境的形成151
(一)语言的认知过程152
(三)认知心理背景的特点与评价标准153
(二)认知心理背景的组成153
二、社会政治心理语境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155
(一)权势心理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155
(二)偏见心理对言语的影啊与制约156
三、道德心理语境对言语的影响与制约157
(一)道德心理语境影响和制约话语的表达157
(二)道德心理语境影响和制约话语的理解158
(一)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表达的影响与制约159
四、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的影响与制约159
(二)审美心理语境对言语理解的影响与制约160
第五章 教学语境与语文教学161
第一节 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的新特点162
一、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的新特点162
(一)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163
(二)由规定性走向灵活性164
(三)由单向度走向多维度165
(四)由单一性走向立体化166
(一)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68
二、信息化时代教学语境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168
(二)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169
(三)信息化时代对语文教师语言素质的要求171
第二节 课堂语境与语言调控174
一、课堂语境的特点174
(一)场所和对象的固定性与组织教学的灵动性174
(二)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性与实施计划的灵活性175
(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教学方式的对话性176
(四)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期性与语境的可调控性177
二、课堂语境的语言调控策略177
(一)“民主”的言语心态177
(二)“立体”的言语流程177
(三)“对话”的言语方式178
(四)“建构”的言语目标178
(五)“亲和”的言语趣味179
第三节 阅读教学中的语境策略179
(一)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180
一、语言策略与语境策略180
(二)句法策略与语义策略182
(三)语境策略183
二、把握上下文语境,形成较为敏锐的语境感186
三、利用现场语境,使表达和理解准确自如187
四、调动背景语境,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188
第四节 写作教学中的语境策略189
一、语境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地位190
二、语境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191
(一)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培养较为敏锐的语境感191
(二)指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使表达灵活自如191
(三)指导学生调动背景语境,使表达和理解切境适度192
第六章 广播电视语境与语言运用194
第一节 广播电视语境的形成与形式195
一、广播电视语境的特点195
(四)语境的艺术性196
(三)语境的封闭性196
(二)语境的预设性196
(一)语境的双重性196
二、广播电视语境的新发展197
(一)现场直播的出现打破虚拟性197
(二)热线参与和谈话节目的出现打破封闭性198
(三)播音员由“播”到“说”打破刻板性199
第二节 广播电视语境中的语言运用200
(一)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的相似之处201
一、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之比较201
(二)广播语言与电视语言的相异之处204
二、广播电视语境中的语言调控技巧208
(一)新闻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208
(二)谈话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211
(三)综艺节目的语言调控技巧221
第三节 广播电视语境对公众语言的影响224
一、广播电视语境对语言发展和规范的影响225
(一)广播电视语境在语言规范中的作用225
(二)广播电视语境对汉语规范的影响226
二、节目主持人幽默语言风格的影响235
(一)幽默给观众带来欢乐236
(二)幽默传递给观众智慧236
第七章 广告语境与语言运用238
第一节 广告概述239
一、什么是广告240
(一)广告的定义240
(二)广告的基本要素241
二、广告的种类242
(一)根据广告的主体和目的分类243
(二)根据广告所使用的媒体分类244
(三)根据广告使用的表意手段分类248
第二节 广告语境及其特点249
一、广告语境与广告传播249
(一)广告语言与广告语境249
(二)广告语境对广告传播的影响250
(一)媒体构成的复杂性252
二、广告语境的特点252
(二)使用手段的多样性253
(三)语言运用的艺术性253
(四)广告构思的独创性254
(五)受众心理的可接受性254
第三节 广告语境与语言运用255
一、广告创意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255
(一)表现主题是广告创意的核心255
(二)新颖独特是广告创意的生命256
(三)立足真实是广告创意的依据257
(四)生动形象是广告创意的活力258
(五)文化背景是广告创意的支柱259
二、广告媒体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259
(一)报刊广告的语言运用259
(二)广播广告的语言运用262
(三)电视广告的语言运用266
(四)网络广告的语言运用271
(一)汉字使广告显身275
三、广告手段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275
(二)图画(图片)使广告添趣277
(三)音响使广告动听280
(四)影像使广告生辉280
四、社会文化背景对广告语言运用的影响281
(一)传统文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283
(二)现代意识对广告语言的影响287
第八章 网络语境与语言运用292
第一节 网络语境的形成293
一、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与特点293
(一)传播的速度快294
(二)储存的容量大295
(三)储存方式的多样化295
(四)涉及的范围广295
(五)手段的多媒体化295
(七)使用方式的交互性296
(六)使用的效率高296
(一)利用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297
二、人们对互联网媒体的利用297
(二)利用互联网阅读信息资料298
(三)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299
(四)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办公和电子政务299
(五)利用互联网作为通讯手段300
(六)利用互联网进行交际和娱乐301
(七)网络广告305
(八)网络教育305
第二节 网络语境的特点306
一、网络语境的多样性306
(一)交际主体的多样性306
(二)媒体文化的多样性306
(三)交际方式的多样性306
二、交际范围的全球性306
(一)交际时间的自由性307
三、交际过程的自由性307
(二)交际地点的自由性308
(三)交际内容的自由性308
四、交往情境的虚拟性308
五、交际手段的技术性309
第三节 网络语境与语言运用309
一、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309
(一)快捷、自由、多变的词汇创新310
(二)形象、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314
(三)简约化、粗俗化的表现风格316
二、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运用的影响317
(一)网络语言对报刊语言的影响317
(二)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320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324
主要参考文献327
后记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