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写作趣味集 续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写作趣味集 续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005551.jpg)
- 刘保全,陈光明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0113·36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写作趣味集 续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严肃·认真·勤奋3
勤奋好学的孔子3
洛阳纸贵4
刘勰假扮卖书贩6
衣服笔记8
王羲之与“鹅掌戏”8
白卷秀才9
一篇文章一场病10
名家的失误11
杜牧焚诗稿12
呕心沥血12
王安石求教儿媳13
苏洵焚稿14
苦学成名15
一句六改16
苏东坡续对悔过17
徐霞客写游记18
蒲松龄落第自勉19
吴敬梓“暖足”19
袁才子乱改诗20
励志图强的名人对联21
勤奋的写作生活23
坚持奋斗结硕果24
鲁迅“喝酸酒”25
不是为了报酬26
鲁迅写《杨贵妃》的腹案27
写在烟盒上的歌词28
“美学老人”的座右铭29
生命的意义30
一丝不苟31
毛主席写稿欢迎修改32
毛主席的自学对联34
周总理改字34
陈毅喝墨水的故事35
巴金轶话36
脖子上挂墨水瓶的作家37
老作家与小字典37
高士其学外语38
陈登科的第一篇稿子40
写在《资本论》上的小说40
除夕之夜的黄宗英41
谌容成名之后43
他们遭到退稿43
编辑的职责44
《资本论》——用生命写成的书45
列宁是一位卓越的编辑47
在失恋中奋斗48
无秘诀可寻49
贵在勤奋50
诗人的辛勤劳动50
处处留心皆学问51
书迷但丁51
契诃夫与小作品52
可惜吗?时间!52
失去左手,还写成《堂·吉诃德》53
小说象酒54
最可靠的“航标”54
不灰心丧气55
果戈理寻求批评57
米勒挨饿不卖裸体画58
列宁的“面包墨水瓶”59
巴尔扎克的斗室60
足迹61
马可·波罗在狱中写书61
监狱里写成《怎么办?》62
卓别林重金买题材63
为孩子们写作的安徒生64
时间的利用65
俞伯牙学弹《高山流水》69
二、生活·实践·创作69
西门豹让路对对子70
倚马可待71
生活给李煜词以生命72
诗人际遇73
以马为师74
细察出佳句75
走马观花76
苏轼论画77
苏东坡文思如泉78
洞房对联79
苏轼评《竹诗》80
范成大改诗81
陈师道闭门觅句82
高则诚吃糠83
李时珍写蛇83
施耐庵观虎84
李氏兄弟夜读85
张生游山86
触景生情86
才子续诗87
皇帝投稿88
黄牛浴水图89
一份调查报告90
老舍写作的入门经验91
夏衍写《包身工》91
一场小误会92
萧三、郭沫若合作联珠对93
李季学民歌94
“切莫陷进写作的坑里”94
高尔基“化装”95
深入生活96
在冷雾中探索阳光97
孤舟渡海获真情98
列宁投稿98
清倒过来试试吧101
肖伯纳的厚鞋底101
“摄取别人的身体与灵魂”102
记者与“乞丐”103
枪林弹雨中的现场采访104
作家的烹调、裁缝手艺105
成功的前提106
七行半短文106
艺术家的晚年107
三、感情·形象·真实111
屈原含愤赋《离骚》111
七步成章112
“用笔不灵看燕舞”113
诗赋取士114
一腔激情化《书愤》115
泪倾柴房“牡丹”芳116
吴昌硕拜师117
小人物的大挽联120
鲁迅挥大笔,捍卫先行者120
齐白石“告白”121
假如陶行知还健在122
慧眼识“寒松”123
冯玉祥的护林诗123
《沁园春》咏雪词124
无畏者的畏惧125
彭总改诗125
巴金的“鞭子”126
革命·爱情·诗篇127
文怀沙的狱中诗128
王力的爱情诗129
茅盾的捐献129
施今墨诗谢周总理邓大姐132
冯德英写“三花”132
农民心欢畅,挥毫写中堂133
荐才134
作家写作的时候要动感情134
“您千万别寻短见啊!”137
别林斯基慧眼识诗才137
作家上了自己的当140
《茶花女》和“巴黎茶花女”140
朋友之间142
福尔摩斯不能死142
四、内容·形式·技巧147
用记忆去“画”147
李白请妻子评诗147
“红叶题诗”的故事149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149
王琪对诗151
欧阳修招人改文151
“艺术夫妇”的雅趣153
“改死为活”的佳例153
郑板桥吟诗赶小偷154
锦上添花之笔155
颠倒成妙对156
“烘云托月”156
蒲松龄的“甜酸苦辣”157
一张嬉笑怒骂的“药方”158
智辨伪书159
《野渡无人舟自横》161
刘定尤对诗联163
辨字定案164
谢觉哉诗讥吴佩孚166
张天翼制作的《写作公约》166
郭沫若的梨儿诗167
艺人联168
妙手改诗169
白话标题的妙用170
老舍的写作诀:“转圈子”170
老舍的“瞎凑”诗171
梅兰芳尊师172
徐迟同志的采访173
邓拓的写作功夫174
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175
“老天真”肖军176
母鸡为什么下鸭蛋178
刘绍棠的“冷热结合”179
陈老总应考对子180
华罗庚的文才180
彭真同志谈新闻采访和写作181
象绣花一样地做文章182
玛拉沁夫焚稿183
韩素音的写作习惯184
修改了四十遍184
写作的秘诀186
作家必须拥有非凡的观察力187
狄更斯重视细节描写187
左拉与莫泊桑188
入迷189
多改出佳作189
有才华就写得短190
一场激烈的新闻争夺战191
马雅可夫斯基剃光头192
几秒钟内发出的一则新闻193
柯南道尔退稿193
写作之前要充分掌握材料194
文章不厌百回改195
奇特的休息方法196
冒险采访小偷197
杰克·伦敦化妆采访197
几个星期与几分钟198
胆量过人的勒丽·蓓蕾199
为主人公找个好名字200
开头的艺术201
丘吉尔采访历险记202
一封巧妙的情书203
大兵记者恩尼·派尔203
五、个性·风格·创新207
悄听意见207
陶渊明与诗和酒207
语不惊人死不休210
诗情险僻的孟郊212
依样画葫芦213
四才子补诗213
小卒有真才214
于细微处见功夫215
朱元璋做诗216
郑板桥妻背练字217
语言要新218
孟姜女庙门联220
指墨画的创造221
陶行知数字入诗吊伟人222
夏衍造新字222
华罗庚的中学作文223
老舍的“自传”224
郭沫若诗题《捣药图》225
徐悲鸿贫困不卖画226
梅兰芳烧现金支票227
如何对待别人的创作经验228
耐人寻味的戏联228
作家有创新的权利229
名家的兴趣230
青少年成才的作家231
只有蠢人才欣赏蠢人232
海明威写作二三事233
大仲马和他的作品234
音乐家巴赫的“罪名”235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237
克拉克的预见238
一堂绘画课238
福楼拜的星期天239
一字值万金240
高尔基笔名的由来241
六、精确·通俗·生动245
圣人诗也要改245
刘方平善于捕捉形象246
“意则期多,字则期少”246
一篇只有二十个字的祭文247
苏东坡吃“皛饭”248
苏小妹论诗249
文不在多而在精250
辛弃疾改词251
刘伯温咏诗惊明帝252
“罗嗦”公子写信253
秀才买白菜254
凤头、猪肚、豹尾255
难得的佳联255
别出心裁的信257
陶行知写通俗诗257
准确无误写捷报258
胡乔木评改《祖国高于一切》259
郭沫若改诗救少女260
忍心割爱262
斯大林改报告262
剩了四个字263
四句谚语概括历史263
一个字的社论264
七、多读·多写·多练267
凿壁借光267
江泌追月268
七步、五步、三步成诗269
“喝墨水”面面观271
江郎才尽272
提要钩玄273
欧阳修对修改文章的态度274
岳飞的学习精神274
贵在持之以恒275
袁枚“笔不老”之诀窍276
钱癖·马癖·书癖277
从小养成的好习惯279
名人的读书雅号280
有志者事竟成282
勤学三例283
徐特立“学足三余”284
曹禺和《雷雨》285
郑振铎的乐趣286
读书似寻宝的秦牧287
走到那里,读到那里288
静下心读点书吧289
养成随手记下的习惯290
契诃夫三改标题292
柯贝特买书292
匿名的投稿者293
高尔基爱书如命295
世界上退稿最多的作者295
杰克·伦敦学词语296
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297
马克思的一天297
列宁读书时勤于动笔299
名人的工作时间299
歌德提高鉴赏力的办法300
一生苦读从不懈怠301
托尔斯泰的笔记301
发表作品要慎重302
八、用词·造句·标点305
半副春联305
一字之差状元丢305
农民巧对皇帝306
郑板桥断案307
原来姓“橛”308
《红楼梦》里为什么没有“她”308
康有为巧用标点符号309
“我不敢娶!”310
妙联讽权贵311
举人战胜状元312
毛病出在“故”字上313
汤水鸡314
用字要慎重314
可顺读倒念的对联315
白字先生的告示315
春联的误会316
巧妙的婚书317
白字县官318
斧正318
秀才与花农319
回敬320
一窍不通320
留不留321
三句话不离本行322
两副艺联323
重视语言的艺术323
适得其反324
“桂冠”的来历325
牛·牛尾·牛毛326
黄兴写挽联326
枇杷与琵琶327
一字之错相差近三百年328
“茶馆”中的“意思”328
毛主席改标点329
周总理改错字330
叶帅填词纠正会风331
胡耀邦同志改对联331
中顾委一同志修改多字歌332
错字误事情333
一次灾难性的差错333
莎士比亚掌握多少语汇?334
啊,标点符号!335
福楼拜的“三词”336
笔名趣闻336
九、附录小资料339
朱熹的读书方法339
小说的由来342
克鲁普斯卡雅谈读书方法343
妨碍创造的三个敌人345
读书“五步法”346
生活精神347
读书“三忌”与“三贵”347
写字歌诀348
写稿歌349
写稿九忌349
文病十二种350
文章“三怕”与“四贵”351
作文基本要求口诀351
标点符号歌352
标题制作“八要”“八忌”353
关于“外一首”353
写作谚语诗354
华章尽从苦中出355
写作谚语集锦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