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疾病基础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忠男,曹春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41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疾病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疾病基础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概况1
目录1
第二节 免疫学概况2
第三节 病理解剖学简介3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简介3
第一篇 病原生物学5
第一章 病原生物的基本性状5
第一节 细菌5
第二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15
第三节 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19
第四节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22
第一节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25
第二章 感染25
第二节 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31
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38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38
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40
第三节 噬菌体40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43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43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44
第五章 医院感染47
第一节 概念47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48
第三节 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微生物和临床症状51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52
第六章 实验室诊断与特异性防治55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55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57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59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60
第七章 常见病原菌61
第一节 化脓性球菌61
第二节 肠杆菌科70
第三节 弧菌属78
第四节 厌氧菌80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85
第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89
第七节 其他细菌94
第八章 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100
第一节 衣原体100
第二节 支原体101
第三节 螺旋体103
第四节 立克次体106
第五节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108
第九章 真菌110
第一节 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110
第二节 引起全身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真菌111
第十章 病毒114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114
第二节 肠道病毒121
第三节 肝炎病毒125
第四节 虫媒病毒132
第五节 反转录病毒140
第六节 其他病毒144
第十一章 人体寄生虫学152
第一节 医学蠕虫152
第二节 医学原虫161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166
第二篇 免疫学169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169
第一节 免疫器官169
第二节 免疫细胞170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及特性176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176
第十三章 抗原176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177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79
第十四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182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182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184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作用185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类型186
第十五章 补体系统188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188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189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效应191
第十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93
第一节 MHC结构及遗传特征193
第二节 MHC的分布、结构与功能194
第三节 HLA的医学意义196
第十七章 免疫应答199
第一节 概述199
第二节 体液免疫200
第三节 细胞免疫203
第四节 免疫调节205
第五节 抗原抗体反应及检测方法206
第十八章 超敏反应21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211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21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215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217
第一节 免疫耐受219
第十九章 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19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221
第二十章 抗感染免疫226
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机制226
第二节 各类病原体感染的免疫特征227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231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临床特点231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32
第三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234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235
第一节 肿瘤抗原235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237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238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与治疗238
第二十三章 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240
第三篇 病理解剖学245
第二十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45
第一节 适应245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247
第三节 组织的修复251
第二十五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58
第一节 充血258
第二节 血栓形成260
第三节 栓塞263
第四节 梗死265
第二十六章 炎症267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267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268
第三节 炎症介质272
第四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273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274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278
第二十七章 肿瘤280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280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280
第三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286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287
第五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289
第六节 各器官的常见肿瘤293
第七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97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300
第一节 风湿病302
第二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302
第二节 慢性心瓣膜病304
第三节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305
第四节 高血压306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309
第二十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314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314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15
第三节 肺炎316
第四节 硅沉着病319
第三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322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322
第二节 肝硬化324
第三节 阑尾炎327
第三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329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329
第二节 肾盂肾炎334
第三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338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338
第二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340
第三节 卵巢良性肿瘤342
第四节 乳腺癌343
第三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346
第一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346
第二节 毒性甲状腺肿347
第三节 糖尿病348
第一节 结核病351
第三十四章 传染病351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354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57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358
第五节 伤寒359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362
第四篇 病理生理学365
第三十五章 疾病概论36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365
第二节 病因学366
第三节 疾病经过与转归369
第三十六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371
第一节 体液及代谢371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374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380
第三十七章 酸碱代谢紊乱386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386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389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395
第三十八章 发热397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397
第二节 发热时机体主要代谢和功能的变化399
第三节 发热的防治原则401
第三十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03
第四十章 休克409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及分类409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机制410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412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413
第四十一章 缺氧415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41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与特点416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417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418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419
第四十二章 心力衰竭420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分类420
第二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422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423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变化424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42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427
第四十三章 呼吸衰竭427
第二节 主要功能与代谢的变化429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430
第四十四章 肝性脑病431
第一节 原因与分类431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431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诱因433
第四十五章 肾衰竭435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435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439
第三节 尿毒症442
词汇表445
参考文献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