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2993223.jpg)
- 马德普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1195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潮的发展概况5
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政治思潮7
二、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潮的发展19
三、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31
第二章 西化梦的重温:向往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36
一、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36
(一)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36
(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38
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41
(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41
(二)中国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传统和近代革命的看法55
(三)中国自由主义者对现实问题的看法与主张62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自由主义84
(一)自由主义的贡献84
(二)自由主义的局限86
(三)如何正确对待自由主义90
第三章 现代性的反思:挑战自由主义话语的新老左派94
一、新左派的产生与老左派的发展94
(一)新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94
(二)新左派的形成与代表人物96
(三)老左派的发展与主要代表101
二、新左派的主要思想104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104
(二)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108
(三)对社会主义的期望110
(四)理论交锋与事实争辩——新左派与自由派之争112
(五)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新左派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探索130
三、老左派的基本观点135
(一)对改革开放的批评135
(二)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维护140
(三)对“文革”的“正名”145
四、左右之争中左派的意义与局限147
第四章 转型期政治的思考:反对政治浪漫主义的新权威主义151
一、新权威主义的缘起151
二、近代以来的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155
三、对政治浪漫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的批判160
四、社会转型期权威政治的必要性166
五、新权威主义政治的两重性及向民主政治的过渡172
六、渐进改革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77
七、对新权威主义的批评180
第五章 国家作用的重估:维护国家利益的新国家主义185
一、新国家主义的形成与演化185
二、新国家主义的基本理念191
(一)新国家主义的理论基础191
(二)国家主义的基本理念194
三、何新与自由派的争论208
(一)争论的缘起208
(二)主要分歧210
四、简评226
第六章 民族自尊的复兴:反抗外部压力的民族主义230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231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231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233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237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239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239
(二)生存竞争中的民族主义244
(三)天下主义取向的民族主义251
(四)文化民族主义254
三、围绕民族主义的争论257
(一)对“生存空间理论”的批判257
(二)对“尚武”精神和民族主义扩张性的批判258
(三)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258
(四)对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关系的争论259
(五)围绕文化民族主义的争论261
(六)对未来民族主义走向的设想265
四、小结266
第七章 传统价值的承续:复兴儒学的大陆新儒家269
一、大陆新儒家的发展概况269
(一)大陆新儒家发展大事记270
(二)主要代表人物简介273
二、当代大陆新儒家出现的背景274
(一)全球化、现代性所引发的反思275
(二)现实的社会基础和思想空间276
(三)港台新儒学的影响和大陆儒学研究的深入276
(四)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278
三、大陆新儒家的主要观点278
(一)政治儒学与王道政治278
(二)文化儒学与文化认同282
(三)儒家宪政与仁政288
(四)天下主义儒学与中华民族新制度的建构295
(五)关于儒教问题299
四、围绕大陆新儒家的思想争论302
(一)关于蒋庆政治儒学的争论304
(二)关于陈明文化儒学的争论306
(三)关于康晓光儒学思想的争论308
(四)关于儒教的争论310
五、简评311
第八章 本土资源的挖掘:连接古代与现代的新道家、新法家与新墨家316
一、新道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17
(一)宪政新道家318
(二)天道自由主义322
(三)新道家批判324
二、新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26
(一)新法家的主要思想327
(二)有关新法家的争论333
三、新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35
四、简评338
第九章 西方经验的借鉴:学走第三条道路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340
一、民主社会主义340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340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344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质疑与批评356
二、自由社会主义363
(一)自由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登场及其代表人物363
(二)自由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365
(三)学界对自由社会主义的质疑375
三、宪政社会主义377
(一)宪政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其代表人物377
(二)宪政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380
(三)宪政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382
(四)围绕社会主义与宪政的争论39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创新:在现实挑战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97
一、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398
二、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1
(一)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401
(二)被僵化误解了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40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40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4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1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20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422
四、在现实挑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5
(一)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坚守425
(二)在论争中吸纳,在吸纳中创新427
参考文献429
后记436